本文系真实案件,资料来源:
中新网---《退休女教师杀死学生母女》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案件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她推开老师家的门,迎接她的,不是热情的问候,而是一盆滚烫的开水。钻心的疼痛瞬间袭满全身,她吃痛蹲下身去,本能地双手抱头。

来不及张口质问,因为下一秒,她的双手就被斧头劈断了,恐惧、绝望、愤恨、难过、后悔,各种情绪掺杂在一起,她好想问出一句“为什么”,但直到失去意识,她都没有机会说出一句话。

她躺倒在地,血水流了满脸满身,模糊了双眼,也寒透了人心。

透过血水,她隐隐约约看到了老师那张扭曲的脸,看到了老师那副狠戾的表情。一个声音一遍遍在心中响起“这不可能,这怎么可能,老师,你明明对我那么好?”

她努力扭过头去,看向孩子的位置,可她得到的,只不过是临死前的最后一记暴击,孩子躺在血泊中,早已奄奄一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她叫张小晴,单亲家庭长大。

母亲在她三岁时便离家出走,她记不起母亲的模样,也从未享受过一丝母爱。每次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妈妈抱着,她总会偷偷流眼泪,她多么想,也能体验一次母爱,哪怕一次,也足够。

父亲自小就对她漠不关心,有了后妈之后,她在这个家里,就更没有了立足之地。

长期压抑的生活,导致她的性格孤僻敏感,也从不与人沟通,她有一片独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她从不会向任何人打开心扉,也不允许有任何人闯进自己的世界。

直到她遇见赵老师,那束人生中的第一道光。赵老师40岁,是张小晴的高中班主任,得知张小晴的家庭状况后,她开始默默关注起了这个特殊的孩子。

有一次,张小晴没有来上学,赵老师便打电话给张父询问缘由。

“小晴爸爸,小晴怎么没来上学,是有什么事耽搁了吗?”

“啊,老师,那什么,我们小晴准备退学了。”

“为什么呀,小晴学习成绩很好,现在退学太可惜了!”老师有些震惊,班里前三名的优秀学生,居然会主动退学。

“那啥,我们家里供不起她了,让她早早出去打工,补贴一下家用,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张父努力解释着,希望赵老师能理解自己。

没想到赵老师直接挂掉电话,骑车赶到了张小晴家里。一进门,赵老师就看到了坐在椅子上默默流眼泪的张小晴,以及旁边正在咒骂的张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小晴爸爸,一定要对孩子负责啊,你现在让她退学,是在害她,将来孩子会恨你的你知道吗?”赵老师进门就对着张父一顿指责,她希望能说服张父,让张小晴去继续上学。

“这,这......哎,实话跟您说,我现在是供不起她了,我家没那个闲钱啊!”张父有点心虚,他不敢直视赵老师的眼睛。毕竟他的闲钱,都是留给与后妈所生的小儿子的。

赵老师想了一会,抬头对张父说道:“孩子学费我出一半,这样总行了吧。”

这个时候的赵老师,在孤立无援的张小晴心里,是散发着圣光的。在这一刻,她甚至嗅到了一丝丝母爱的味道。

回到学校,师生两人的关系亲近了很多,赵老师会经常喊张小晴去自己家里吃饭,然后两人一起聊天,一起看电视,甚至一起逛街。赵老师也会单独给她辅导功课,替她排忧解难。

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张小晴才知道,原来赵老师也曾受过严重的心理创伤。她曾有过一个孩子,只不过孩子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

失去孩子后的赵老师心如刀绞,抑郁了好长一段时间。没想到一年后,她的丈夫又因意外去世,幸福美满的家,转眼之间,只剩下了她一个人。

赵老师被困在悲伤里,无法自愈,亲戚朋友都劝她找个老公,再生一个孩子。可她一听到孩子两个字,就会产生应激反应。她严词厉色地拒绝了所有提亲,就这样,直到40岁,她仍是孤身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底,只是她不想再度承受这种失去的痛苦,那种感觉,生不如死。就因为她承受过,所以她太怕了,她怕失去,怕失望,怕失落,她的心已经极其脆弱,脆弱到经不起哪怕一点点的风浪。

她独自一人生活了十几年,这些年间,也曾孤单,也会害怕,她害怕老了以后,便无一人再记得她,她会如空中飘絮一样,风中来,风中去,甚至不会留下任何生存过的痕迹。

直到她遇见了张小晴,一个与自己无比相像的孩子。

她看着张小晴总是可怜兮兮的模样,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保护欲。她甚至将张小晴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她愿意为张小晴付出,也愿意为张小晴投入感情。

与张小晴相处的这些日子里,她有了一种做母亲的幸福感。她担心张小晴与同学相处困难,也焦虑张小晴的学习成绩。

时间一长,她越来越无法离开张小晴,她甚至以为,张小晴就该属于自己,张小晴必须最爱自己。

越怕失去,就越想抓紧,一种扭曲的心理逐渐产生,强烈的保护欲,变成了强烈的占有欲,甚至还会发展成强烈的掌控欲,就连她自己,有时也会被自己的这种想法所吓到。

03

高考过后,张小晴如愿考进了心仪的大学,赵老师也非常激动,她为张小晴而感到娇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小晴动情地对赵老师说道:“老师,谢谢你高中三年的陪伴,如果不是你,我可能早就退学了,放心,只要我回来,就先去看你。”

张小晴流下眼泪,是感动,也是感恩,她早已将赵老师当成了自己的母亲,她对赵老师的感情,甚至超越了亲生父亲。

大学毕业后,张小晴留在了外地工作,并且在那里找了一个男朋友。当她将这个消息告诉赵老师的时候,赵老师却一反往常,并没有给她祝福,也没有为她开心。

当然,张小晴并没有察觉到赵老师这种细微的情绪变化。

就在女儿4个月的时候,张小晴打算抱着孩子,回老家看望赵老师。她敲开赵老师的房门,抱着女儿走了进去。

但是她不知道的是,这间有着诸多回忆的房间,会在下一刻,成为她们母女俩的噩梦。

赵老师看到张小晴来看望自己,脸上露出了欣喜之色。她对张小晴很是想念,就像个老母亲一样,张罗着做饭,幸福地哄娃。房间里时不时传来的笑声,任谁听到,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张小晴看着赵老师头上出现的白丝,顿时心疼了起来。她深情地看着赵老师,说了一番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这一辈子,没有孩子,也没有老公,老了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多可怜。”张小晴本意是心疼赵老师,但没想到这句话,挖开了赵老师内心深处最不能提及的痛。

她本以为,有了张小晴,便不会再是孤苦一人。没想到,在张小晴眼里,自己与她始终是两条无法相交的平行线。

这也让赵老师没来由得从心底升出一股对张小晴的恨,这种恨意在她心里突然生了根,发了芽,并且迅速膨胀!

04

那个时候,大家同是天涯沦落人,两颗破碎的心互相吸引,互相治愈,互相救赎。

而如今,一个早已抛却了童年时期的恶梦,家庭幸福美满;而另一个,却扔旧独自一人,守着无边无际的黑暗,承受着无穷无尽的痛苦,舔舐着永不会愈合的伤口。

那种不平衡,那种不再被需要,那种被丢弃的感觉,堵在赵老师的心头,让她有一种想要毁掉张小晴的冲动。她想将张小晴再度拉入泥潭,要让她比自己还要不堪。

“小晴,你下去帮我买一袋大米吧,家里一点米没了,我又腿脚不便。”

“没问题,那孩子就劳烦老师帮忙照看一下了。”

“放心吧,哄孩子我在行。”

张小晴没有任何防备,将孩子丢在屋里,就下了楼。但当她再次回来的时候,却被埋伏在门后的赵老师泼了一盆沸水。张小晴裸露在外的皮肤瞬间蜕掉,她惊慌失措,大声尖叫,并本能地做出防御,蹲下身去双手抱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紧接着落下来的,是重重劈砍下来的斧头,张小晴被赵老师砍倒在地,一下,两下......

此时的赵老师,已经没有了一丝怜悯之心,也没有了一丝人性。张小晴强撑着最后一丝力气,往女儿的方向看去,才发现女儿早已倒在了血泊之中。

2014年6月7日,安徽长丰县水湖镇老红旗大楼内发生了一起凶杀案,行凶者是一名老师,被害者是她的学生。她主动打电话自首,请求法院判自己死刑。

经过鉴定,她患有偏执性精神障碍,案发时正处于发病状态。最终,她被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限其减刑。

一念冲动,两条人命,赵老师万死难抵,千死难消。偏执的性格,往往会伴随潜在的暴力倾向,甚至会有更严重的反社会人格,遇上这种人,一定要注意辨别,尽早远离。

(本文人名均为化名,图/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