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半月谈》2024年第10期内容

城市老旧小区私搭乱建一直是社区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私搭乱建不仅影响建筑物外观形象,也容易造成邻里矛盾,还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问题。长期以来,政府对私搭乱建等现象也经常开展执法整治,但往往是前脚拆、后脚建。私搭乱建如何治标又治本?本期“基层圆桌会”邀请到江苏、天津、辽宁的多位社区工作者,听听他们有什么高招。

沈阳市大东区津桥街道河畔社区王丽娟:

 王丽娟(图中浅蓝色上衣)在工作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丽娟(图中浅蓝色上衣)在工作中

解决私搭乱建的问题要靠“三治”。第一是法治,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确保对私搭乱建行为的有效监管。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对私搭乱建行为的持续治理。第二是德治,从社区层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私搭乱建危害性的认识。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方式,普及城乡规划知识,增强公众遵守规划、维护城市形象的意识。第三是自治,让公众参与到社区治理中。鼓励公众参与对私搭乱建现象的防治、管理和监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工人员拆除私搭乱建建筑

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老虎桥社区狄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狄音(左)查看万辉园小区地库是否存在私自占用、违法建设情况

针对居民小区违建问题,我们通过完善物业管理制度,加强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私搭乱建的情况。对于私搭乱建的,我们联合城管等部门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形成震慑效果,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同时,设立社区、城管违建举报电话,鼓励居民举报私搭乱建行为,增加社会监督力度,有效打击违规行为。针对自然村组违建问题,我们建立村规民约,规范村组建设行为,保障自然村组建设合法有序。加强巡查力度,严格落实网格员每日一巡查,在巡查中发现的私搭乱建问题进行及时制止和劝导教育。对于拒不整改的违建行为,联合城管部门依法进行查处。另外,我们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引导,提高居民对私搭乱建的认识,增强法制意识。

天津市河东区二号桥街道陶然庭苑社区张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丽(右)在工作中

社区之前最大的问题是地上的违法建筑特别多,居民和物业矛盾比较大。如何拆除小区违法建筑,是社区党委面临的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面对居民的不理解、不支持,社区党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其中有一对夫妇买房装修入住才大半年,抵触情绪很严重。社区党委了解到夫妇二人都是党员,于是每天晚上都会在他们下班回家后跟他们谈心,经过近10个晚上的促膝长谈,最后夫妻俩表示无条件支持拆违。以此为突破口,社区党委打响了拆违第一枪。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努力,陶然庭苑社区拆除了全部违建及圈占,社区党委“硬”起来了,群众对社区党委也“信”起来了。对于小区私搭乱建的管理,我认为要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通过成立业主委员会、居民议事会等组织,让居民参与到小区管理的决策和监督中来,共同维护小区的和谐稳定。

南京市高淳区淳溪街道栗园社区赵晓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晓红(左)走访居民,了解群众需求

我们辖区内大多数是老小区,没有物业服务公司,由社区托管,时常会遇到一些居民私搭乱建的不文明行为。整治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居民利益诉求多元化、意见难统一。为解决这一问题,社区积极整合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社区干部、退休职工、社区民警、社区老居民等资源,着力用好用活党员服务队、网格员队伍、人民调解队队伍,坚持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私搭乱建行为,通过入户宣传、微信群宣传等方式,积极争取群众对私搭乱建整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在社区还积极开展议事协商,以栗园“邻距离”议事平台,创办栗园“邻距离·邻帮邻”党建特色品牌,通过“居民事、居民议、居民定”的模式,更好地让“旁观者”转向“参与者”“推动者”,调动居民参与私搭乱建治理的主动性。

天津市河东区上杭路街道第六大道陆典庭园社区李迎:

 李迎(右)在社区工作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迎(右)在社区工作中

近期,社区内70多位乒乓球爱好者自发组成乒乓球队。由于没有固定活动场地,队员们在小区内私自圈占了一处80平方米的场地作为专属训练场地,虽然暂时解决了场地问题,但也影响了其他社区居民的权益。面对这一难题,社区坚持入户走访,与队员面对面交流问需。随后,社区党委经过研究,决定在园区内帮大家寻找合适场地解决活动需求。经过一个多月的协调沟通,计划将社区内一处闲置场地用作乒乓球队的活动室。场地问题解决后,乒乓球队成员们主动撤去圈占,当天就恢复了社区环境,得到社区群众的广泛好评。我认为,推进拆违工作,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真正了解居民私搭乱建的目的和需求,并真正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积极配合拆违、主动拆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区居民在小区新添置的乒乓球桌打球 黄宗治 摄

沈阳市沈河区多福社区樊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樊月(左二)在多福社区内与居民一同体验漆扇制作

多福社区在整治私搭乱建时坚持改造意愿、改造需求和改造内容倾听群众意见,大力倡导“人民小区人民建”理念,引入“人民设计师”和“人民监督员”,充分激发居民参与改造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共同建造、共同监督、共同参与目标。社区先后成立了家园守护、治安防范、爱心帮扶等10个特设党支部和志愿服务团队,以党组织力量实现建管并重。

半月谈记者:尹思源 沈汝发 于也童 刘艺淳 / 编辑:孙好

责编:褚孝鹏 / 校对:张子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