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高考钉子户”梁实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从1983年开始,他先后28次参加高考,梦想有一天能坐在川大的教室里上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成绩出炉,梁实总分446分,再次无缘川大。

28次高考只为上川大

梁实的父母都是老师,从小会给他们订阅《红领巾》等刊物阅读。

或许是由于父母的影响,他对上大学有一种执念。

他曾经上过技校,也曾考上了大专,但是坐在教室里的他感觉这并不是他想要的大学。

于是没几个月他就离开了学校,退学后回家继续复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几年的时候,有高考预考,好几次他都成功通过,顺利拿到了高考名额。

放开高考之后,他的高考之路就变得顺畅了不少。

次年高考时,由于做题速度慢,他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

但是只做了170分的理综竟有160的高分,这大大地激励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几年里,他断断续续地一直在参加高考,成绩也从最开始的370提高到了四百多分。

在他心里,只有考上川大才能圆梦。

2016年高考,他说“如果这次再考不上,明年就不考了。”

在众人期盼中,他取得了453分的成绩,这是他自高考以来的最好成绩。

或许还是放不下心中的大学梦,或许是被分数鼓舞到,他并没有放弃第二年的高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期间他也曾多次达到二本线,但是离他理想的院校还有差距。

今年是他的第二十八次高考,却依旧没能逃过落榜的命运。

看到成绩的那一刻,他整个人都糟糕透了。

二十八次高考,次次无缘川大,再度说是最后一次高考,有人说他在作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他回怼道“质疑我的才是小丑!”

为何二十八次终是落榜

或许这和他的学习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

从小上学时,他就不爱做题,起初备战高考时,他依旧保持着这个习惯。

翻开习题册,他会直接查阅答案,跳过了思考的步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他认识到了刷题的重要性,改正后,他的成绩也有了质的飞跃。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坐不住。

其实好几次高考之前,他都有报名参加补习班,也曾到学校冲刺班借读。

但是每次没过多久他就退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他这种基础弱,一直处于四百多分的瓶颈期的学生,或许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才能有所突破。

大多数时候,专业人士的点拨比自己琢磨来得更快、更有效率。

还有就是他的备考周期短,对知识吸收的不够透彻。

几乎每年他的备考周期都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备战高考是一个长线任务,仅有三四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够。

除了这些主观因素,一些身体上的客观情况也影响着他的发挥。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记忆力也大不如前,对知识的吸收也更加困难。

这让原本成绩平平的他学起来更加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原因叠加在一起,或许就是他多次落榜的根源所在。

结语

很多人都说他在作秀,但其实他只是在朝着自己的理想努力。

或许很多人会说他考得很烂,可他五十多岁的他已经比很多的高三学子都优秀了啊。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坚持的可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