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搞了一辈子军事、政治,没看到中国的航空母舰,我是不甘心的啊!”

1973年会见外宾时,周总理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而2012年辽宁舰的交付,则是对这一心愿的稍许慰藉。

十年三舰,中国速度令人钦佩,无数人对中国的004型航母翘首以待,殊不知早在2018年“天机”就泄露了。

中国航母事业一路走来,经历了哪些坎坷?6年前的“预兆”又指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中国航母零到三,外国媒体吹又贬

属于中国人的航母梦,诞生的时间并不晚。

早在1928年底,国民党海军署长陈绍宽就向政府提交了报告,主张要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

而当时世界上首艘有全通式飞行甲板的航母才刚刚诞生了10年。

经过短暂的讨论后,海军给出了一份“6年军舰制造计划”,打算在计划时间里制造1艘航母、4艘巡洋舰、24艘潜水艇以及28艘驱逐舰,还有其他各类舰艇100余艘。

若能落实,的确能有力改善中国海军实力不振局面。

然而,彼时内有军阀争霸、外有强敌窥伺,再考虑到财政、技术等要素,该计划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前海军的其他计划也大抵都是如此,宛如“空中楼阁”。

新中国成立后,想要建造航母的心愈发迫切了,毛主席、周总理等人在会见外宾时都曾提及过。

而原因也很简单,当时的“五常”里只有中国没有航母,根本无力与英美法等国竞争“航母大国”地位。

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给我们创造了机会,瓦良格号作为苏联遗产被乌克兰拿出来拍卖。

最终被国人拍下,一路辗转来到大连港,经过10年的休整重建终于换来了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艘航母,中国的航母事业明显顺遂了许多。

在辽宁舰交付海军7年后,中国第二艘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

而且与辽宁舰不同,山东舰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可谓是土生土长。

又过了3年,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了。

它所沿用的技术比山东舰更为先进,上面装配有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排水量也十分惊人。

以至于一公开露面就迅速引起了西方媒体的注目,心态复杂地对它既吹又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西方媒体之所以大肆鼓吹福建舰有多么“先进”,完全是为了制造噱头,同时激起外国民众紧张,此外多少还有些夸大中国“威胁”的意味;

还有些西方人放不下心中的优越感,于是开始自我安慰:

福建舰比起西方最新航母尤其是核动力航母来说不算什么,中国航母事业虽然发展得比较快,但是在技术和规模上比起西方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无论是过度鼓吹、炒作,还是自我麻痹、安慰,都是不正常的心态。

中国航母事业走得快且稳健,这是我国海军发展和国防安全的需求,同西方国家并无关系,并不存在什么“竞争”

至于一味着眼于福建舰的不足,拿它和核动力航母进行比较,更没必要。

中国“004型”航母的消息早就传出来了,且有不小可能是核动力航母,西方又何愁无对象可比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核动力航母的介绍与必要性

顾名思义,核动力航母就是以核反应堆提供动力的航空母舰,目前能做到这点的有美国和法国。

尤其是美国,在见识到核动力航母的优势后,直接淘汰了所有常规动力航母,目前仍服役的航空母舰全都是以核动力驱动。

核动力航母的优势主要包括五方面,分别是续航、装载、补给、隐蔽性以及综合作战。

续航、装载和补给很好理解,加注一次核燃料就可以行驶很长时间,中途无需频繁补给,空出来的空间和沉重可承载更多武器人员。

隐蔽性主要指的是它同常规动力航母不同,在进行能量转化的过程中不需要氧气的参与,自然也不需要冗杂的进排气系统。

简化了结构不说,也没有那么多高温燃气的红外特征,不容易被对手监测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综合作战能力,则主要体现在核动力装置能提供更充沛的能源、可以保证更持久的战斗状态以及拥有更高的作战效能上

总的来说,核动力航母的综合评价指数是要比常规动力航母高的。

然而,更优异的性能往往也意味着制造起来更困难。

想制造核动力航母,要先满足核动力装置技术、安全防护技术以及电子弹射技术等前置需求。

成本更高且不说,更换下来的核燃料如何处理也着实令人头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的戴高乐航母虽然是核动力航母,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根本做不到20年更换一次核燃料;

美国核动力航母更多,服务期限长维护时间也长,相关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掩盖,但最后也还是要“直面现实”的。

尽管核动力航母问题不少,依旧无法泼灭各国的研究热情,目前不少国家都将研制核动力航母提上了日程。

我国也不例外,2018年初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在“新时代发展战略”中就提出:

“要以构建中国特色海上作战体系为牵引,加快实现核动力航母攻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有些人质疑中国能不能制造出核动力航母,可考虑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能自主建造核潜艇,如今核能力运用愈发成熟,研制出属于我们的核动力航母也不出奇。

最有趣的是,就在今年3月我国海军政委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还提出了有关中国第四艘航母的事情。

当被人问及,中国的第四艘航母会不会是核航母的时候,海军政委笑而不谈,只模糊地表示“很快会告诉你们的”。

不得不说,这十分引人遐想。

而有些细心网友翻阅过往新闻后发现,关于这件事的“天机”,早在2018年就在一则专利授权公告中有所透露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 、专利授权公告透露“天机”

2018年4月24日,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提交了一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其名称叫做“船用双堆核动力系统联合指挥台”

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随后的公告中对这一专利授权有所提及。

据悉,在我国各式船舶中装配核反应堆的并不算多,容易联想到的也就浮动式核电站、核潜艇以及核动力航母这三大类。

其中浮动式核电站很容易就能排除掉,毕竟那上面的反应堆主要用于发电,也用不上联合指挥台。

该专利应用于核潜艇的可能性也很低,毕竟遍观全球核潜艇,使用的基本是单个反应堆,“双堆核动力系统联合指挥台”同样没有用武之地。

反复思量还是用在核动力航母上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004型航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应堆当然不是越多越好,很多时候要受到功率限制,比如说美国首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航母,就用了八个A2W压水反应堆。

这种反应堆并不是为航母量身定做的,功率上比较小,因此只能用数量来凑。

后来美国在技术上有所改进,在建造尼米兹级航母时就采用了双反应堆。

当时还有人建议采用“四反应堆”,这样万一其中一座反应堆出现故障,剩下三座反应堆继续工作,也能为航母保留75%的动力。

然而,考虑到成本和空间问题,最终还是双反应堆的方案通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为什么不是“单反应堆”,一则和功率有关,二则也是出于安全方面考量。

不然唯一的核反应堆故障,航母就直接成了一堆废铁了。

中国004型航母如果是核动力航母,借鉴美国经验采取双反应堆设计的可能性非常大,唯一的问题就是我国能不能造出来。

由于中国004型航母迟迟没有公布详情,外界已经有人猜测,中国遇到“技术瓶颈”了。

当然,这也不是外界第一次对中国技术提出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2009年英国《简式国际海军》就指出中国不可能在2015年之前建成航母,英国海军少将史蒂文还言之凿凿地提出中国面对的“四大技术难题”

结果出人意料,2012年9月中国首艘航母就交付海军了,即“辽宁舰”。

由此可见,外界的猜测未必为真。

更不用说今年3月海军政委在回应新型航母的时候,也特意强调了中国在建造航母方面没有技术瓶颈。

当然,袁政委之所以没有直接作出答复,反而是笑着含糊其词,也可能是出于另一种原因,即记者提出的问题指向本就不够明确。

严格意义来说,“第四艘航母”和“004型航母”还是有区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 、解释与思考

虽然说上述两个名称没有明确区分,可在军迷圈子里,二者在约定俗成上还是有所不同,中国第四艘航母可能是福建舰二号。

如果是这样,那它大概率就不是核动力航母;至于004型航母,则有很大概率是核动力航母。

核动力航母固然有其优越性,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福建舰也不差,很多时候并不是航母上堆的“先进技术”越多,航母就越强。

就拿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航母来说,据说它装配了美国最先进的技术,应用了许多新概念。

可结果呢?建造周期一再拖延、建造成本比预算高了五分之一也就算了,关键成果还不尽如人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2018年媒体披露出来的实验数据来看,它连续4天保持作战状态的可能性还不到10%,各种故障频出,属实令人失望。

而我国当下虽然已经有了3艘航母,听起来不少,可这个数量还远远无法满足我国的需求。

其实美国也是这样想的,别看美国航母数量已经上了两位数,它在海军建设方面还是很愿意“下血本”的——

2022年7月美国海军协会网站公布了一版“海军指导计划”,其中赫然提到,为了应对中国的“挑战”,美国有意在2045年之前部署500艘军舰,还有3000多架各型飞行器。

在此背景下,我国若是还只有3艘航母,难免有些相形见绌,这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海军的目标也不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还是那句话,我国建设海军并不是针对任何国家或特定目标,也不会对任何国家和地区构成威胁,只是为了维护自身的主权和安全利益。

对于制造核动力航母,我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当年我们想要突破核潜艇技术壁垒的时候,情况比现在困难多了,没图纸、没资料、更没经验,还要面对来自西方的技术封锁,可最终我们还是取得了成功。

如今,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航母,各项技术也趋于成熟,研究属于自己的核动力航母不过是水到渠成罢了。

不管接下来的这艘航母是全新型号还是“福建舰2号”,同样都是捍卫国家安全的国之重器。

一路走来不易,我们由衷地希望祖国航母事业能发展得越来越好,待到“深蓝海军”建成完备,我国的海上安全自然也能更上一个台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海军政委回应第四艘航母:中国建造航母技术没有瓶颈》 环球网

《心态纠结,外媒炒作中国第三艘航母,大谈神速与威胁,不忘自我安慰称仍有差距》 环球网

《实用新型专利·十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