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上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向东看去,前海自贸区的繁荣尽收眼底,深圳侧东人工岛上方的广深沿江高速如长虹卧波,车辆川流不息;上方的深圳机场航道繁忙,平均每一分钟便有一架飞机起降。向西远眺,深中通道西岸桥头堡中山翠亨新区正开足马力,各项建设如火如荼,一排排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焕发新的生机。

深中通道这一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如同一条巨龙飞架在伶仃洋上,将珠江东西两岸紧紧相连。原本长达120多公里的路程,如今缩短至仅20多公里,车程也由原先的2个小时缩短至仅30分钟。不仅如此,深中通道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经济动脉和区域融合发展的里程碑,预计每天高达十万辆车次。珠江东西两岸城市的各行各业正蓄势待发,全力以赴抢抓重大机遇,期待接住深中通道的“流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一横”盘活珠江东西两岸

深中通道路线起自广深沿江高速机场互通立交,通过广深沿江高速二期东接机荷高速,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市马鞍岛登陆。项目全长24公里,双向八车道,采用100公里/小时的技术标准,通车后将成为架起珠江口“A”字形交通骨架的“关键一横”。

正是这“关键一横”,成为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相互连通的纽带,辐射、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联动发展。其中,经过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可直接与广深沿江高速、宝安机场、大铲湾港区、大空港区之间的快捷交通转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因此,在深中通道开建伊始,各界对珠江西岸尤其是中山地区的经济发展预期不断抬高。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规划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王国文认为,深中通道的开通一定会带来集合效应和梯度转移效应,时间半径缩短后加密城市群的联系,有可能从原来的“3+3”变成“6+1”的城市群组合,6个城市形成一个紧密的加密城市群,交易成本降低的同时使人员资金等要素联动更加便捷。

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士伦同样认为,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将成为一个新的起点。“不要只看现在中山与深圳的差距,更要看到在大湾区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中山未来的前景。”在梁士伦看来,如果从官方到民间能够拧成一股绳聚力发展,那中山必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也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提供经验示范。

深圳企业挺进西岸产业腹地

“深中通道开通后遍地机会,深圳要起到经济发展先行示范和先行探索的作用,瞄准产业发展最前沿高端领域,充分参与全球产业竞争,就应该要有很深的产业腹地。”王国文直言。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早已洞察先机,将目光投向中山、江门、珠海等城市。其中,具有丰富土地资源的中山,正成为承接深圳优质创新产业外溢转移的桥头堡。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2018年12月,比亚迪中山工业园智能终端项目在中山启动。如今,比亚迪、彩迅电子等一批深圳链主企业先后就近落户中山实现了增资扩产,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超500亿元。今年截至目前,中山计划新动工深圳重点工业项目13个、计划投资总额54.8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部位于深圳宝安的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直言是深中通道的受益者。“我们公司总部深圳,其中一个生产基地位于中山,另外公司位于珠海的办公大楼中心正在建设中。”影石创新员工周先生平时在中山工作,主要负责售后的部分,周末需要往返中山和深圳。“深中通道开通后我个人的通勤时间成本会减少很多。另外像我们的影像产品上线的时候,我们研发在深圳,有部分实验室在中山,部分产品生产在中山,对于影石来说中山通道的开通提高了我们两地互通的效率。”

不仅如此,珠江西岸庞大的文旅、商业消费市场潜力也亟待释放。去年12月,海雅缤纷天地在中山启动全球招商,并联合香港兰桂坊打造中山商业地标。其规划建设的海雅缤纷天地涵盖购物中心、国际休闲餐饮娱乐街区、双子塔写字楼、文化艺术中心,将为湾区消费者带来更加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革新。且该商业地标地理位置优越,接驳轻轨南头站,毗邻广珠西线高速,15分钟直达广州,深中通道通车后,将正式开启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辐射湾区及周边城市2500万消费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深圳到粤西,要从虎门大桥或者南沙大桥,三四个小时的车程,让许多游客望而却步。”深圳新景界创景国际旅行社的总经理助理黄楚平,作为资深旅游从业人员早已嗅到深中通道通车后为旅游行业带来的“超级流量”。从去年开始,他和团队小伙伴们就开始谋划深中通道开通之后的旅游产品,并计划于本月底在中山设立分支机构,以积极拓展并拥抱这一新兴市场。

“深中通道通车后,包括中山在内的粤西地区的旅游产品都更加容易设计和推广,目的地的游玩项目也随之变得更丰盛。而且通过对目标客群的调研发现,粤西游客对深圳的现代化城市风貌、历史遗迹和文化特色有着浓厚的兴趣。”黄楚平透露,他和同伴们不止于深中双城的调研,更是深入到佛山、江门、珠海、阳江,挖掘隐藏在深巷中的美味,探访被岁月雕琢的古迹,体验美丽乡村的宁静。黄楚平表示,深中通道开通在即,10多条粤西纵深旅游的产品已经推出,而且收客也不错。

深中双城趋向“同频”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让中山有了更多直接参与世界产业分工的机会。但也有声音认为,对比珠海、江门等西岸城市,中山也有自身局限。“能不能从规划等层面让深圳深度参与进来,与深圳同步,建立‘深圳标准’,真正做到‘同城’。”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士伦指出。当前,中山与深圳从官方到民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合作越来越深入。“深圳怎么做,中山也怎么做;深圳能做到什么程度,中山也做到什么程度。要让在深圳的人来到中山感觉不到差别。”

为了与深圳“同频”,中山也更为主动对接深圳,立足“深圳所需”、发挥“中山所能”,积极推动在产业集群协同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主题产业园共建共享等领域开展合作。今年截至目前,中山计划新动工深圳重点工业项目13个、计划投资总额54.8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壮大现代产业集群,参与深圳“20+8”战略性产业集群分工,去年初中山提出打造“新十大舰队”。“我们学习借鉴深圳成功经验做法,制定了‘新十大舰队’发展规划,在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发展任务、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等方面,与深圳‘20+8’产业政策作了衔接,强化与深圳产业政策协同。”中山市工信局局长林伟强介绍。

除了产业规划,深中两地在招商方面也已展开联动。去年6月,深圳·中山联合招商大会暨宝安九围国际总部·翠亨深中合作产业园推介会在深圳举行,这是深圳、中山两市首次面向全球联合招商。目前中山与深圳前瞻产业研究院、深圳市人工智能协会等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借智借力开展产业规划研究并绘制招商图谱,协同推动产业强链补链。

记者了解到,2024年深圳·中山联合招商大会正在积极筹办中。据林伟强介绍,两地将联合招引培育产业链供应链关键企业,共同补齐产业薄弱短板环节,推动“深圳总部+中山基地”“深圳链主+中山配套”“深圳研发+中山转化”协作模式落实落地,不断开拓“双城联动”产业合作新模式。

承载大产业需要大平台。为了承接外溢的产业资源,深中两市谋划在中山建设深中经济合作区,其中马鞍岛35平方公里、南朗片区19平方公里、民众片区12平方公里。深中经济合作区如何建?林伟强介绍,按照产业链协同互补、优势产业规模扩张、新兴产业增长点培育的思路,两地在合作区共同培育电子信息、健康医药、新能源等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目前已明确合作区空间选址、功能定位和产业方向,形成规划建设深中经济合作区建议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群组合从“3+3”到“6+1”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深圳要起到经济发展先行示范和先行探索的作用,瞄准产业发展最前沿高端领域,充分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站在全球视角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这就需要深圳必须具备紧密的城市群,有很深的产业腹地。深中通道的开通将中山等城市纳入到紧密城市圈中,就可以成为产业腹地。

王国文认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深圳是大湾区内投资、产业密度最高的区域,面临着要素外流的需求。就尤如海平面比较高的时候必然外溢,就要修通更多的沟渠引水。土地稀缺的深圳外溢需求非常紧迫,这遵循的是经济规律,是生产要素追求成本优势的驱动,必然会使产业、企业转移到更低居住成本,更宽松居住环境中,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对深圳来说,腾出来的产业空间会有新的产业填补进来,在深圳建立的“20+8”的产业集群中,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有着非常强的吸引力,深圳也成为了世界“无人机之都”,全球低空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城市,这些都是不断产生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圳也不断有新的产业要素密集产生、生长,又把传统的产业制造生产部分通过梯度转移出去。深圳可以腾出更多空间、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新的增长点,集中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医疗器械、大数据等新兴产业。

王国文提到,深中通道的开通会使“深莞惠”“珠中江”交换交流变得更便捷,会加密城市群的联系,虽然对结构不会产生影响,但有可能从原来的“3+3”变成“6+1”的城市群组合,也就是6个城市形成一个紧密的加密城市群,使人员资金等要素联动更加便捷。城市群发展起来后,共享效率会更高,比较优势会产生梯度转移,深中通道进一步实现同城化后,也会有人才、研发等优势吸引到深圳来。

统筹:南都记者 张艳丽 吕婧

采写:南都记者 张小玲 吕婧 张艳丽 黄璐

摄影:南都记者 赵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