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北的广阔版图上,一场震惊中外的外交角力正在上演。著名的曾纪泽奉命独闯虎穴,踏上了远赴俄国重新谈判的艰难征程。这位清朝特使要依据什么来修改之前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他又将如何在强权的压迫下为国家捍卫尊严?鲁迅先生曾赞曾纪泽"才高识逾人远,大无畏于强权"。然而,在这场棋局中,强大的俄国又将持何等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背景渊源:中俄在新疆的利益角力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如饿狼般窥视着中国的广衰疆土,新疆地区作为中国西北的战略重地,岂能幸免?那里不仅是中亚诸国与中原通衢的必争之地,更是欧亚大陆腹心,战略控制着整个西域。

清王朝自康熙皇帝起,历经几代人的艰辛,终于收复了当年从蒙古游牧民族手中割据而出的新疆。康熙亲征准噶尔汗国,灭绝了嚣张已极的噶尔丹势力。雍正、乾隆帝继而征服了西藏,东番、西戎尽数臣服,国土重新并入整个新疆和西藏,版图终于彻底统一了。

然而,就在清军镇守边疆之时,来自西方的另一股凶猛力量已经开始觊觎。俄罗斯沙皇彼得大帝窥视着这片肥沃的领土,竭力扩张势力范围。从彼得大帝起,俄国开始了向南渗透的扩张道路。他们驻扎在西伯利亚,不断筑垒,逐步深入中亚地区。

最初,俄军曾与当年的准噶尔汗国发生几次边界冲突。那时,蒙古汗国的游牧民族仍在广阔的草原上驰骋,没有现代的国界观念。俄军趁虚而入,在塔拉、塔城等地建立要塞,将蒙古人的草场一点点蚕食掉,引发两军多次交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总统伊犁等处将军"重兵镇守后,俄军才勉强止步。然而,他们并未真正放弃。1865年至1877年间,俄国唆使奴才阿古柏在新疆建立哲得沙尔汗国,趁机插手干涉内政,意图东渐中原。

幸运的是,当时的清军统帅左宗棠、文祥有识之士,坚决反对退守。在他们的建议下,慈禧太后下诏授命左宗棠节制三军,命其出师征剿,终于击溃外侮,平复了新疆。

而正当时人以为暂时恢复了安宁,却不料出现了新的隐患......

二. 丢失伊犁:崇厚赴俄签订《里瓦几亚条约》

新疆危局暂时被压下后,清政府也未曾就此松懈。慈禧太后专门派遣大臣崇厚前往俄国,希望能与之就边界问题达成协议,明确划分中俄疆界。当时的情势是,左宗棠已将叛军剿灭,但俄军仍久盘踞伊犁。双方形同陌路,何以撤离?

然而,出使俄国的崇厚却不胫而走,擅自与沙俄代表签订了一纸损害中国利益的《里瓦几亚条约》。根据该约,清朝不仅将伊犁九城和附近广袤领土割让予俄国,更需向俄方一次性赔付500万卢布的巨额赔款。

此约一经签订,立即在京师引发轩然大波。无论是当朝光绪帝还是文武大臣,都对这一耻辱性的丧权条约勃然大怒。毕竟,伊犁不仅是新疆腹心要地,更是连接中亚与中原的战略咽喉。一旦失守,将彻底打开俄军入侵的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如此重大危机,慈禧太后遂下令重新派遣使臣前往俄国,务必将伊犁夺回中国版图。为此重任,清政府最终挑选了大臣曾纪泽出使,并授予其特使全权。

曾纪泽赴俄之际,形势已是背水一战。俄方已拿下条约,并以此为依据驻扎重兵把守伊犁。曾氏一到彼得堡,便遭到俄方阻挠与讥诮,彼等已把伊犁看作囊中物,对曾纪泽根本不予理睬。

面对如此强横嚣张的态度,曾纪泽并未退缩。他深知此行关系重大,伊犁之去留,将影响整个中俄关系发展大势。因此,他决意力排万难,一定要重新夺回失地。

为达此目的,曾纪泽首先翻阅了有关边疆的古籍史料,希冀从中寻找一线曙光。他发现,当年清朝征服新疆之时,是按照蒙古噶尔丹族与俄国签订的界约行事的。这构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个前提。

有了这一发现,曾纪泽立刻着手查找准噶尔汗国与俄罗斯大公国之间划定疆界的具体文献。经过几番艰难寻访,他终于找到了这份珍贵的政府档案。这无疑是个重大突破,为后来的谈判奠定了基础。

三. 曾纪泽奉命重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获得了重要线索后,曾纪泽并未就此自满。他意识到,要完全扭转被动局面,还需从侧面发掘更多有利因素,方能在谈判中占据主动。为此,他立即着手探寻蒙古民族的游牧历史。

经过一番仔细查阅,曾纪泽发现,蒙古各部落世代游牧于草原之上,生活方式游走自由,从无现代国界概念。彼时,俄罗斯向西伯利亚推进时,正是趁虚打诈。俄军不断在莽原上建立前锋驻地,逐步蚕食内陆,霸占草场。与蒙古人发生多次冲突后,才被迫停下了脚步。

追根溯源,这本就是俄国人骗占领土的始末。曾纪泽一鼓作气,继而着手搜寻当年准噶尔汗国与俄罗斯大公国之间所签订的界约文本。这不仅是划定疆界的重要依据,更是清朝取回失地的法理基础。

经过艰难探访,曾纪泽终于从朝野官员手中找到那份久违的秘档。那是一份记录着准噶尔汗国向西扩张、与俄罗斯曾发生边界战争的旧约。双方当年明确以鄂木河和鄂毕河上的黑角沿线为界,南北划分疆土。

有了这份关键性文书,曾纪泽终于拥有了与俄方叫板的有力法宝。但面对强敌,单凭一己之力显然难以撼动。为确保万无一失,他遂写书函回国,请求清政府增派干将出马,以实力相助。

慈禧太后接报后,立即命令左宗棠领兵压境俄国。这位久经沙场的名将,已是雄踞重镇伊犁城,熟知俄军一切部署。一旦曾纪泽交涉无果,左帅定将身先士卒,痛击沙俄猖狂,威逼俄军彻底撤离。

有了坚强军事力量的压迫和历史界约的依凭,曾纪泽终于做好了与沙俄决战的准备。在彼得堡的俄方大使馆中,一场外交攻防战已拉开序幕...

四. 曾氏坚韧:50余场艰难谈判

曾纪泽的一炷香盼来的太平桥使团此前所带的,是崇厚署名签订的《里瓦几亚条约》。俄方理直气壮,认为条约已生效,清朝无权反悔。曾纪泽则掷地有声,一再驳斥条约非国家意志,是赤裸裸的主权侵犯。

就在双方激烈交锋之时,左宗棠奉命在伊犁地区高度戒备,随时准备开战。面对来自内外的双重压力,俄国政府勉强同意与曾纪泽重新谈判,但态度强硬,根本不想就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判开场,俄方代表便直斥曾纪泽无凭无据,公然挑衅沙皇威严。曾纪泽当即掷出那份珍贵的准噶尔汗国与俄罗斯大公国旧约,以铁证反驳对方言辞。双方立即陷入了激辩僵局。

次日,俄方又信口开河,污蔑清廷曾攻伐和藩民族。曾纪泽立刻翻出关于蒙古族游牧历史的史料,分析准噶尔为游牧有加没有国土疆界观念,并非所谓"打家劫舍"。

就这样,双方在彼得堡的使馆中反复争论、唇枪舌战达数十回合。曾纪泽一一据理力争,层层递进,揭穿俄方一切谬论。

然而,就在僵持对峙之际,曾纪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他原定的助手、同是清朝使臣的兆佳,竟突然当众背叛投诚俄方!兆佳直斥曾纪泽"刁钻顽冥",对俄方信誓旦旦。曾纪泽万没想到,自己人竟如此叛国卖力。

面对意外变故,曾纪泽并未气馁,而是孤身力战。他掷地有声,痛斥兆佳为"亏心之徒",并将其驱逐出境。随后,曾氏独自应对俄方的百般刁难,孤军奋战,绝不示弱。

每逢谈判,他都掷地有声、游刃有余,对手无从反驳。不论俄方提出何等无理要求,曾纪泽总能以满门学问,以实证史料,一一反击战而胜之。

就这样,曾纪泽在彼得堡屡战屡胜,与俄方僵持了长达半年之久,历经50余次艰难谈判。最终,俄方不得不承认,崇厚所签条约是违背双方旧约精神的勾当,同意重新商议分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荣归故里:曾氏谈判赢得伊犁

经过半年的艰难博弈,曾纪泽终于迫使俄国政府低头。沙皇最终同意废除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重新回到当年准噶尔汗国与俄罗斯大公国签订的旧约框架内。

根据新的协定,双方以鄂木河和鄂毕河上的黑角沿线为界,南归中国,北属俄罗斯。伊犁九城及其广阔附属区域,全部重新纳入清朝版图。曾纪泽用智慧和勇气捍卫了国家领土完整。

谈判取得如此漂亮胜利,首要功臣自然是曾纪泽大人。他担纲使命重临俄境,在强敌环伺下孤军奋战数月,终凭历史铁证和扎实学问一一驳斥了对手的谰言。

他以诚信为本,面对兆佳的投机叛变丝毫不为所动,始终矢志不渝为国效命。更可贵的是,尽管条件艰苦,曾纪泽从未气馁,反而格外沉着冷静,百折不挠地坚持理念。

如此宝贵品德,不禁让人想起当年孔子的教诲:"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面对强权威逼,唯有大智大勇者方能无惧无惧如是而为。

另一功臣则是左宗棠大将军。这位清朝名将镇守边城伊犁,身先士卒操练军心,警惕俄军叵测。在曾纪泽外交攻防的同时,左帅用武力对俄国造成巨大压力,迫使对方不得不重新考虑分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最好的外交往往是实力雄厚的武力撑腰。当年中俄就伊犁交锋正是最好的注脚。正是有了左宗棠的坚壁清野,俄军才不得不对曾纪泽俯首称臣,不敢再胡作非为。

如此一来,清朝终于收复了伊犁九城及其广大地区,扭转了丢权辱国的被动局面。一直被俄国人视为囊中之物的新疆腹心,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此役,可谓清朝外交上的重大胜利。

归程上,曾纪泽身怀遗重,曾在大使馆中遭遇刺客行凶,幸免于难。一路上他仍旧谨慎小心,终于凯旋而归。当年的中俄谈判斗智斗勇,曾纪泽更是英雄无疑。他的坚韧和勇气,捍卫了国家神圣领土,永载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