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明是好心劝架,却受伤进了医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杨某贤的父母外出打工,留下他和姐姐在老家与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2022年9月30日,杨某贤邀约几个朋友到家里吃饭。邀约的人中有隔壁村的许某,许某又邀约了杨某锋和向某一起前往杨某贤家。在吃饭过程中,一桌人都喝了酒。吃完饭后,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后来,突然闯进来两名醉酒男子,两人一进屋便拉着杨某贤等人喝酒,喝着喝着杨某贤和两名男子吵了起来。杨某锋等几人连忙上前劝架,许某把杨某贤拉开,杨某锋把两名男子拉到一边,争吵才停止。杨某贤的姐姐怕事情闹大,便给其父亲杨某打电话,杨某让两名男子的家属将他们领回了家。

两名男子走后,杨某锋数落了杨某贤几句,杨某贤不服气,杨某锋便踢了杨某贤一脚,杨某贤正准备动手,被在场的其他人劝住了。杨某锋和许某、向某准备离开时,杨某贤顺手捡起一个啤酒瓶朝杨某锋的后脑勺砸去,杨某锋当场晕倒。在场的人随即将杨某锋送到医院抢救。

杨某锋出院后进行鉴定,其伤情达到脑部十级伤残和开颅术后十级伤残。杨某锋住院期间,杨某贤的父母支付了医疗费,但因受伤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赔偿事宜,杨某锋与杨某贤及其父母协商未果,便将杨某贤及其父母告上了法庭。

丘北县人民法院审理该案过程中,杨某贤的父母认可造成伤害的事实,但认为杨某锋要求的赔偿金额过高。法院最终判决杨某锋承担20%的责任,杨某贤承担80%的责任,即杨某贤及其父母承担8万元赔偿,杨某贤及其父母当庭支付了4万元。

  法官提醒

本案虽因法定情形免予起诉,但警示教育意义深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发生矛盾纠纷在所难免。遇到纠纷劝架时要采取理智的方式,不可“爆粗口”或动手,若劝说无效或无力劝说应及时报警,防止事件恶化。

本报记者 朱光清 通讯员 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