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前移一步 惠企主动一分

——莆田市公安局华亭派出所工作提质增效护航企业发展

近年来,莆田市公安局华亭派出所依托华林园区警务网格站因地制宜、不断探索,以“枫桥经验”为引领,坚持警务前移、服务前倾,助推护航企业发展、立体化治安防控、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等工作提质增效,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企业的“华亭”模式。

培训班开进园区

2月22日上午,华亭派出所社区民警黄圣走进华林工业园区组织某企业财务及主管人员开展反诈主题宣传活动。

“虽然我们都觉得自己不会被骗,但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黄警官今天和我们交流的反诈知识很有针对性!”企业员工林先生说道。

近年来,该所探索实行企业“一企一策”,民警、网格员联合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新入职员工实行“一揽子”清单举措:即关注国家反诈App、加入反诈宣传微信群等,上好岗前“反诈第一课”。

此外,该所实行园区工厂错峰宣传制度,在员工上班前或者午餐期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针对不同人群,结合典型案例,开展针对性宣传防范,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防范能力。

调解室开出和谐

为妥善化解园区矛盾纠纷,华亭派出所在华林园区警务网格站设立调解室,实行“公调对接”机制,打破调解“单打独斗”壁垒,联动华林园区管委会、城厢区劳动人事争议速裁委员会、律师、网格员等力量组成调解队伍,将华林园区警务网格站与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作为调解平台,做到“能调尽调、以调促和”。

今年1月初,华林工业园区某工厂员工意外死亡,其家属与企业就赔偿金无法达成一致。该所了解情况后,由社区民警黄圣联动城厢区调解中心、华林园区管委会、驻站律师同步介入,开展化解工作。民警一方面从法律的角度对家属解释分析,另一方面结合辖区涉企意外死亡案例与家属详细解说,用情、礼、法让死者家属消除心中的疑惑。历时9天、8次调解,死者家属与企业达成一致意见,该起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服务站开到企业

“平时我们想去办证要特地请假,现在民警上门办证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接过送上门的居住证,某企业员工小曹为民警点赞。

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华亭派出所以华林园区警务网格站为基点,形成“一刻钟辐射圈”,推行“委托式”管理服务,由社区民警、网格员与企业管理员“一对一”对接,了解企业需求,收集需办理居住证人员名单,并开展流动窗口服务,上门为企业员工开展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居住证办理等高频服务项目。

2023年以来,华林园区警务网格站共组织开展居住证办证专场5场次、办理居住证300余张。

(本报记者 陈静 通讯员 陈赛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