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里的人,家家户户都年入百万!”

在江西一个叫余干的小县城里,有一个叫“石溪”的小村子,平日里看不到村民下地干农活,也看不到他们开着渔船去打渔,但是村里家家户户的年收入,少说都在数百万,甚至是千万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在几十年前,石溪村还是有名的贫困村,家家户户连吃饱饭都成问题。

一直到20多年前,村里人却突然开始富裕起来,而且还不是一户人家“暴富”,而是家家户户都走上了致富路。

这也不禁让人好奇了,石溪村的人,究竟是如何发家致富的呢?

接下来的内容,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男子深陷“重金求子”骗局

想要知道石溪村是如何“发家致富”的,还要从2016年开始说起。

当时江西警方,接到了一个安徽男子打来的报警电话,他说自己深陷“重金求子骗局,在被骗了9000块钱后,已经找不到对方了。

警方通过了解,这个安徽男子叫王强,2016年3月,他在上网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一则“重金求子”的广告,上面的富婆名字叫张静,28岁,长得年轻貌美。

王强一看就心动了,他赶忙给张静打去了电话,经过了一番沟通后,王强对张静是深信不疑,当时王强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对方见面,结果张静却说,自己担心被骗,希望王强能先给一笔“诚意金”,等到两个人见面后,她就将这笔钱如数归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强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所以他赶忙给张静汇去了9000块钱。

结果钱到账了,他再给张静打电话,却发现怎么也打不通了。

这个时候,王强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他后悔也晚了。

因为在和张静聊天的过程中,王强得知对方是江西人,他便给江西警方打去了电话,而江西警方,根据王强提供的线索,竟然将嫌疑人所在的范围,锁定在了石溪村。

也是通过这件事,彻底揭开了石溪村的“暴富”真相,那么这到底咋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农妇全职当“富婆”

这个自称叫张静的“富婆”,她的真名叫卢秀。

因为在警方调查期间,她仍然在网上行骗,所以警方很快就通过排查,在石溪村抓住了正在行骗的卢秀,让人没想到的是,王强扩中的“求子富婆”,竟然是一个生育了两个孩子的农村妇女。

除了张静这个名字外,卢秀还在网上化身不同名字的富婆行骗。

在她落网的时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已经诈骗了20多万,受害者都是和王强一样,被照片上年轻貌美的“求子富婆”吸引,殊不知自己已经落入了诈骗陷阱。

在石溪村,干着“重金求子”勾当行骗的村民,并不是只有卢秀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早从2010年开始,石溪村就有多人因为“重金求子”诈骗被抓,但该骗局却还是层出不穷,当地村民也都继续铤而走险,继续在为网上大肆行骗。

别看村里人都没啥文化,但是却都靠着“重金求子”骗局走上了致富路。

当地村民介绍,只需要买一张不需要实名登记的电话卡,然后再利用其他人的银行卡收取诈骗来的钱财,之后他们就通过在网上发“重金求子”的广告,全国各地的上当者,就都主动加他们好友了。

而村里人要做的,就是每天坐在电脑前,跟着全国各地的网络好友聊天,等到时机成熟了,就找机会行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在石溪村,不论男女老少,只要靠着“重金求子”行骗,那么在网络上,各个都是年轻貌美的“求子富婆”,所以石溪村不仅是全国有名的诈骗村,还是全国有名的“富婆村”,因为在网上看到的“重金求子”信息,大多数都是从石溪村发出来的。

而他们的主要诈骗对象,就是单身、文化水平不高的中老年男性。

快的话只需要几天的时间,这些被诈骗的对象就会主动将“诚意金”汇入他们指定的账户中。

更加让人没想到的是,在石溪村,“重金求子”竟然被他们搞成了产业化一条龙。

看起来是村里人都关起门来,坐在自家电脑前各骗各的,但实际上他们村却非常团结,并且根据村里人的文化程度、聪明程度、反应程度等,还都分配了不同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方说,若是文化程度比较高的,那么就负责给大家写诈骗剧本。

若是脑子比较灵活,平日里说话办事反应都比较快的,则负责扮演律师等角色。

同时还有几个胆大心细的村里人,固定负责帮大家去银行取款。

也是靠着将诈骗变成“产业化”,石溪村的人,才会在短短几年,就都发家致富,家家户户都盖上了三四层的小别墅,很多村民的银行余额,也都是在数千万以上。

看到这里,或许有朋友会好奇了,说起来“重金求子”这样的骗局并不算罕见,而且是很多年前就有的骗局,这个骗局也不是石溪村发明的。

那么为何偏偏是石溪村,将这个骗局形成了“产业化”呢?

或者说,石溪村的人,又是怎么想到用这个骗局来“发家致富”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全国有名的诈骗村

提到诈骗,或许很多朋友会以为,是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才出现的,但实际上早在60多年前,国内就有“诈骗村”了。

比方说在湖南的蓝田县,就曾有一个打着“美元金库”幌子行骗的诈骗村,这就是著名的板屋村,那还是50多年前的事情,当时板屋村的人宣称,在他们村子里发现了一个国民党遗留的“美元金库”,于是板屋村的村民靠着“假美元诈骗”,全村骗了2个多亿。

再让我们说回石溪村。

在靠着诈骗发财之前,石溪村曾经是余干县最穷的村子之一,当地村民过去都靠着打渔为生,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当地一些村民开始奔赴全国各地打工,结果他们没有带着钱回村,却带回了一个又一个骗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80年代,从外面打工回来的石溪村村民,告诉村里人说,外面有一种“扔假金戒指”的骗局,之后从亲戚教亲戚开始,逐渐这个骗局扩散到了整个石溪村,村里人也都不打渔了,每天一门心思地研究如何“扔假金戒指”行骗。

再到后来,又有石溪村的村民从外面学会了“套铅笔”、“酒店招工”等骗局,石溪村也逐渐变成了诈骗村,诈骗的花样越来越多,骗来的钱也越来越多。

至于石溪村的“重金求子”,则是从2003年开始的。

当时一些在广东、福建等地打工的石溪村村民,发现假装香港富婆行骗,是一门“生财之道”,于是他们又将这个骗局也带回了石溪村,在那之后,石溪村便成为了“富婆村”,之后的十几年里,全村都在网上扮“求子富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靠着在网上诈骗,来钱真的是太快了,所以石溪村的人价值观、是非观也都彻底扭曲了。

村里人甚至还有“业绩比拼”,如果谁家骗的钱少了,他们都会感到很羞愧,觉得自己给村里“丢了人”,而对于村里那些每年诈骗金额都能名列前茅的人,则是全村人的崇拜对象,大家纷纷登门请教诈骗秘诀。

也是因为村里家家户户都是靠着诈骗发了财,所以村里人都觉得“读书无用”,因为村里很多小学没毕业的人,靠着在晚上“装富婆”,一年少说也能赚个几百万。

因此偶尔村里有哪户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外面工作,家里父母都会觉得丢人,因为在他们看来,在外面给人打工,还不如在村里跟着大家一起行骗。

显然,石溪村的人已经彻底迷失了自我,他们也都走在犯罪路上一去不返。

那么现在的石溪村怎么样了?村里人还在靠着诈骗生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被严打后的“诈骗村”

其实在安徽男子王强向江西警方报警之前,早在2015年的11月,警方就曾突击封锁了石溪村,当时经过集中整治,石溪村有多人被抓,也有多人四处跑路,只是没想到几个月后,石溪村竟然有死灰复燃了。

不过在2016年的时候,警方又一次整治了石溪村。

而在2016年的整治之后,石溪村的诈骗团伙也都不复存在了。

但石溪村被严打,并不意味着石溪村的人就不再搞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一个很耐人寻味的例子:一个人打惯了一局100块的麻将,还会愿意打一局一块钱的麻将吗?

话糙理不糙,虽然严打之后留在石溪村的人,都说自己会安分守己“重新做人”,但实际上这些因为证据不足,没有被抓起来关监狱的村民,却都在打听“严打什么时候结束”,以及在打听,还有什么新骗局,或者是收拾东西,想要去别的地方“重新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在利益的趋势下,即使没有了石溪村,也会有其它的诈骗村,包括石溪村的人,他们也仍然会继续行骗。

那么朋友们,您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欢迎留言,说说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