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参与讨论,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支持!

1957年,一军区司令被警卫员射杀,遇害当时,他正在厦门开会。

当着会场所有军官的面开枪,这名警卫员简直无比疯狂。

要知道,这名司令不过才44岁,距离他被评为少将才过去两年,他在抗战中受过9次重伤,他甚至被评为了“二级残废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就是这样一位鞠躬尽瘁的司令,却遭到了警卫员的无情谋害,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警卫员之所以对司令下毒手,背后的原因也无比荒唐。

警卫员为何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谋害军区司令?案件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点个关注,一起揭开这场射杀背后的秘密。

警卫员射杀少将

事情发生在1957年3月25日,这天李发将军起了个大早,他今天需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去厦门视察海防部队;而是在厦门主持一场军事会议。

这场军事会议相当重要,其中直接涉及到了我军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为了这场会议的圆满进行,李发将军在两个月前就开始准备。

从会议流程到场地,再到安保工作,李发将军没有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发将军

考虑到参加会议的几乎全是部队高官,而长途跋涉到厦门来,他们的安全很难得到保障,再加上此时蒋介石的特务也没有消停,为此,李发将军决定:

加派警卫员!务必保证干部们的安全!

紧接着,干部们便在部队里挑选了一批新的警卫员上来,这些警卫员全都认真负责,用来保障众人的安全再合适不过。

在李发将军的安排下,大部分警卫员都安排在会场周围,至于他自己,则只带了一个年轻警卫员。

只不过,此时的李发将军万万想不到,这个不起眼的警卫员,将会在会议途中对他痛下杀手。

时间来到3月25号上午,这时各位干部们都已到达,安顿好众人后,李发将军开始入场准备发言。

可就在他进门的时候,他却突然发现身边的警卫员有些异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见这名小警卫员十分紧张,他的头一直低垂着,浑身似乎还有些颤抖。

李发将军还以为他身体不适,为此他还拍了拍警卫员的肩膀:

小同志辛苦了,再坚持一下,会议马上结束。

李发将军自以为在关心警卫员,殊不知,警卫员早已对他起了杀心。

整场会议的前半段十分顺利,众人对接下来的安排部署也十分满意,可就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意外却突然发生。

只见李发将军刚结束讲话,他前脚刚从台上走下来,身后的警卫员就迅速掏出了手枪,他对着李发将军的后背就是三枪。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便听见“嘭嘭嘭”三声巨响,随后李发将军的背部便直接被鲜血染红,中枪的李发将军似乎想回头看,但他还没能转身,便浑身无力倒在了血泊中。

见李发将军倒下,众人这才如梦初醒,他们一边对李发将军进行抢救,一边将身边的警卫员控制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在场干部火速将李发将军送到了医院,但由于李发将军伤势过重,最终李发将军没能在手术台上醒来。

李发将军的去世无疑给了众人沉重一击,要知道,李发将军不仅是一名开国少将,同时他还是军区的司令员。

李发将军为了祖国出生入死,侵略者的炮火没有带走他,但在和平年代,他却倒在了一名警卫员的枪下。

得知李发将军的死讯,粟裕直接拍桌大怒:

查!必须给我查!务必要还李发一个公道!

等消息传到毛主席耳中,一向和蔼的毛主席也动了怒:

这个警卫员绝对不简单,他敢在众目睽睽下行凶,背后一定有隐情!这案子一定要彻查到底,否则李发同志无法安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由于事态严重,彭德怀元帅更是亲自出马,他先是搜集整理了现场报告,随后彭德怀元帅发出了两点疑问。

首先,李发将军和警卫员并不熟,这名警卫员为何要射杀李发将军?

其次,警卫员在会场上行凶,事后也没有逃跑,他究竟有何打算?

疑点重重

1957年,一警卫员开枪射杀我国少将,当着在场所有军官的面,警卫员直接开了三枪。

李发将军身亡后,彭德怀元帅对案件做了仔细分析,他调查了李发将军和那名警卫员的渊源。

李发将军出身在农民家庭,从一名普通新兵,做到开国少将,在此期间李发将军始终兢兢业业,战友们对李发将军的评价也相当高。

再看那名警卫员,他自称名叫凌发凤,他祖上三代都是农民,在抗战时期他被招收到了部队中,在1957年之前,凌发凤一直和李发将军没有交际,直到加派警卫员后,凌发凤才跟在李发将军身后当起了警卫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就是说,李发将军为人善良,且凌发凤认识他的时间并不长,两人根本就不可能产生矛盾,既然没有矛盾,那么凌发凤为何要射杀李发将军呢?

关于这个问题,彭德怀元帅有个胆大的猜测,难不成这凌发凤是敌军的特务,他潜伏在警卫员里,目的就是谋害我军高层干部。

可这个推测也说不通,因为调查凌发凤的身份后,我军发现,凌发凤年纪轻轻便进入了部队,带领他的一直是一名严格的老排长,在排长的监督下,凌发凤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特务。

另外,我军挑选警卫员时,不仅要看警卫员的身体素质,另外还会调查警卫员的身世,各方面都确保无误后,凌发凤才会被选中。

换句话说,凌发凤身世清白,他并不是敌军特务,就算他中途被策反,那么会场有大量军官,他完全可以射杀级别更高的军官,可他为何偏偏对李发将军痛下杀手?

是特务说不通,因恨杀人也说不通,不管怎么分析,这场案子最终还是陷入了僵局。

见案子迟迟没有进展,彭德怀元帅冷静下来,他准备从凌发凤身上入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彭德怀元帅的安排下,调查人员开始对凌发凤展开审讯。

凌发凤自知射杀少将后,他肯定死罪难逃,为此面对在审讯中他打定了主意,不管调查人员问什么,他都不会作答。

但凌发凤没想到的是,审讯员竟然没有质问他,反而是和他聊起了家常。

审讯员早就调查够凌发凤,得知凌发凤是广东人后,他还特地换上了广东口音,并向凌发凤询问广东的风土人情。

远离家乡,却有人用家乡话来聊天,最终凌发凤没能忍住,他开始和审讯员攀谈起来。

审讯员抓紧机会,等待凌发凤和他逐渐熟络后,审讯员问了一个问题:

你知道李发将军的事迹吗?

如果凌发凤对李发将军不满,那么他肯定会神态紧张,但奇怪的是,凌发凤听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一脸茫然。

审讯员看着凌发凤的异样,他开始以闲聊的口气,简单介绍起了李发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审讯员口中,李发将军虽然出身贫寒,初入部队时,他谁也不认识,但他心里始终有着一腔热血,从新兵蛋子到开国少将,这些全是李发将军用鲜血换来的。

在和日军交手的过程中,李发将军被倭刀劈砍过肩膀,他的腹部还留着手榴弹爆炸后的弹片,就算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身上都还有9处无法愈合的重伤。

谁能想象,在开国少将这层光鲜外衣之下,竟然是一个“二级甲等残疾军人”的躯体,也正是这副残缺的躯干,撑起了新中国的一片天地。

审讯员说到这里,他不禁热泪盈眶地感叹道:

“我们的李发将军,他是个好同志啊!”

审讯员一边感慨,一边观察凌发凤的反应,只见凌发凤自始至终都没什么反应。

看着凌发凤的异样,审讯员心里隐约有了一个可怕的猜测:

李发将军很可能是被误杀的!他成了别人的替罪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到这里,审讯员再也坐不住,他决定从凌发凤的心理防线下手,果不其然,在审讯员接连询问下,凌发凤缓慢地开了口。

只不过,审讯员万万想不到的是,凌发凤竟然会说出一个恐怖的真相。

恐怖的真相

1957年,我国少将被警卫员射杀,背后真相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本以为警卫员是特务,但警卫员说出的真相,却远远比特务更加令人愤怒。

凌发凤面对审讯,他终于绷不住,他一边哭诉一边开口:

我想杀的不是李发将军啊!我也是受害者。

果不其然,凌发凤的下手对象根本就不是李发将军,那么凌发凤原本打算对谁痛下杀手呢?

据凌发凤所说,他真正想杀的,是带他的那个老排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让人想不通的是,凌发凤的老排长至今还安然无恙,为何凌发凤放过了老排长,转头拿无辜的李发将军开刀呢?

这就不得不从凌发凤的部队经历说起。

原来,凌发凤一直对老排长怀恨在心。

本来他的家庭就不富裕,进入部队后,他的经济状况也没多少提升,加上正值战乱期间,凌发凤便有些反感部队生活。

在凌发凤看来,参军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他并不想为了吃饭而去打仗。

由于惧怕打仗,这让凌发凤在日常训练中也有些懈怠,可偏偏老排长是个严格的人,他绝不容许有人偷懒。

为此,每次凌发凤一放松,老排长就会训斥凌发凤一顿。上级的批评,在凌发凤看来,根本就不是教育,而是在羞辱他。

本来排长的批评就让凌发凤没面子,再加上后来这件事的发生,这直接让凌发凤更加厌烦老排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凌发凤脚上长了藓,在训练的时候他的速度便有些慢,但老排长并不知道内情,他只记得凌发凤喜欢偷懒,因此这一次他也认为凌发凤是在敷衍了事。

这不,还没等凌发凤解释,老排长又教育了他一顿。

这还没完,有次凌发凤扛着炸药进仓库,由于脚下没站稳,凌发凤不小心倒在了地上,凌发凤本以为老排长会关心他,但他万万没想到,就算他摔在了地上,老排长依旧在训斥他。

老排长表示,战争年代物资紧缺,一箱炸药能救许多战士的命,如果凌发凤再这么粗心,那么他就会当众惩罚凌发凤。

看着眼前的老排长,凌发凤怒从心起,但他还不敢对老排长做什么,他只能带着怨恨回到驻地。

凌发凤本想找战友诉苦,但他绝望地发现,自己常年内向自闭,部队里根本没有一个值得倾诉的战友。

带着这种绝望的情绪,凌发凤一直熬到了下一次集体训练,不出意外地,心不在焉的凌发凤再次受到了老排长的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下凌发凤再也忍不住,他疯狂地想逃离部队,可他偏偏无法逃跑,在极端愤怒之下,凌发凤最终决定,射杀老排长解气。

然而,就在凌发凤准备动手的时候,上级却传来了消息,说是有一名少将即将在厦门展开军事会议,由于人手不够,为此凌发凤被许选去给少将当警卫员。

这名少将正是李发将军。

从部队调走,这也就意味着,凌发凤无法报复排长,想来想去,凌发凤最终将矛盾转移到李发将军身上。

他认为是李发将军剥夺了他的报复机会,既然杀不成排长,那他就只能解决李发将军来泄愤!

1957年3月25日,凌发凤跟着李发将军来到了会场,在会议开始前,李发将军还关心过凌发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可惜,此时的凌发凤早已心理扭曲,他满脑子都是射杀李发将军。在仇恨的驱使下,终于在会议结束的那一刻,凌发凤掏出了他藏匿已久的手枪。

三声枪响过后,看着李发将军倒在血泊里,凌发凤心满意足,既然目的已经达成,他便没有挣扎逃跑。

直到审讯员说出李发将军的事迹,凌发凤的内心才有了一丝动摇,他后知后觉地发现:

那个总是批评自己的排长逃过一劫,可这唯一一个关心自己的将军,却死在了自己的枪下。

在听到李发将军身上早就身负重伤后,凌发凤再也绷不住,他在绝望和懊悔中选择了自尽。

虽说凌发凤已经谢罪,但那名44岁的开国少将却再也回不来。

随后,李发将军被葬在了厦门,在这个他毕生牵挂的地方,他长眠于此。

英雄虽已逝,但我们仍将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