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在全球独树一帜。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近年来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特别是数学、科学和阅读表现优异。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全球排名中逐渐上升,许多大学跻身世界顶尖行列。其教育政策强调创新和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目前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留学目的地国家,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前来学习。

胡润百学近日发布的显示,在179所上榜的全球顶尖非公立高中里面,中国有13所学校上榜,占榜单7%,世界排名第三,并且还有2所学校新上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01

上海是上榜学校最多的中国城市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其教育领域展现领先优势。上海的教育以高质量和均衡发展著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通过与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上海的教育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窗口。

而上海也是国内优秀高中的聚集地。从这次《2024汇丰·胡润百学全球高中排行榜》来看,有13所中国学校上榜,香港有2所、北京有2所,深圳、广州、苏州和佛山各一所,而分布在上海的学校数量最多,有5所进入百强之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5所学校以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为首,其次是领科教育上海校区、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和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位列第三。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成立于1996年9月, 2002年9月在高中部开设国际文凭组织课程,实施全英语教学。历年毕业生表现优异,尤其高中IBDP课程班的历届毕业生,先后被包括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在内的许多世界著名学校录取,学生获奖学金的比例占毕业生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以上。

领科教育上海校区位列第七。领科教育上海校区创办于2005年,是上海市最早的国际课程学校之一。学校位于松江区九亭,占地100亩,拥有完善的独立校区。同时开设有A Level、IBDP和AP课程。上海校区办学16年来,共培养了14届2000多名毕业生,他们均被国外正规大学录取,遍布美、英、加、澳、新加坡、香港、意大利、德国、荷 兰等地著名高等学府。其中,121人最终入读剑桥、牛津大学。

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位列第八。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建于2007年,是由包氏家族,为纪念包玉刚先生对中国教育的无私奉献以及在香港回归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捐资创建的一所双语国际学校。包校提供小学一年级至高中十二年级的学历教育,目前有1600多名中外籍学生。包校提供创新的双向沉浸式双语教育,倡导全人教育,致力于学生在智力、情感、体魄、社会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热心、有责任心的21世纪世界公民。

之前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总校长徐永初在接受胡润百学专访时表示:“包校最大的特点是笃定。办学不应被市场化,学校与培训机构不同,因为它有独特的文化历史积淀、成长过程和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不只是仅仅追求某个升学目标,或注重短期功利效果。包校深知自身并非完美,从不自视为‘神校’。我认为除了与我们的同类型学校相互交流借鉴,也应向优秀公办学校取经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所以我也会安排学校老师们与国内外同行学习交流分享,以加深对优质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推动学校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位列第九。光华剑桥成立于2011年4月,隶属于光华教育集团,是一所专业从事A Level和IGCSE国际课程教学和考试的教育机构。截至2024年6月12日,2024届学生已收获2585份大学录取。光华剑桥从成立之初的88名学生、11位教师,到现在的200余名教职员工、千余名优秀学子、办学设施完整、升学成果亮眼的全国知名国际特色高中。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位列第十一。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创办于1996年,是一所在上海市具有优秀学术声誉和社会声誉的民办中学。学校有初高中两个学段。初中又分普通班、双语班与融合班,高中为国际高中课程。上海市世外中学是最早一批启动国际课程项目的学校之一,2008年开设IBDP课程,2020年正式招收A-Level学生,IB和A-Level两类课程的学生共享学校的所有资源,部分老师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02

超八成中国高净值人群有子女留学规划

在中国,高净值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有着更为深远的考量。他们深刻认识到,孩子的全面发展远比单纯的学术成绩更为重要。他们着重培养孩子的领导力、创新力、协作力、判断力和分析力,认为这些能力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同时,他们也强调品格的塑造,特别是乐观自信、诚实守信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此外,这些家庭还重视孩子的适应力、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态度。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管理自己的情绪,并持续追求知识和成长。通过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高净值家庭期望孩子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胡润百学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超八成中国高净值人群有子女留学规划。从计划子女留学阶段看,选择高中留学的人群较上年增长了1%,上升到23%。出国留学的平均年龄较上年下降了1岁,为16岁。美国上升明显,回到最受青睐的留学国家第一名,和第二名英国相差不大,其次是加拿大和新加坡,根据《2024胡润至尚优品—中国高净值人群品牌倾向报告》。”

尽管普遍有留学规划,但留学时间最好放在高中之后。胡润表示“很多中国家长希望给孩子一个最好的学习机会。但其实,中国的世界级高中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多得多,全球排名第三,在美国、英国之后。我们榜单上的中国学校平均成立才30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中国的世界级高中已经比后面八个国家加在一起还要多。因此,可以考虑把孩子留在身边,而不一定要送到遥远的欧美。”

在中国,随着国际化教育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优秀双语国际学校应运而生。这些学校不仅提供高质量的国际教育课程,如IB、AP、A-Level等,而且注重融合中国本土文化教育,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在出国深造之前,应该先在国内接受良好的教育,深入学习和理解本土文化。这不仅有助于孩子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能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在国内学习期间,孩子们可以通过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现状和发展趋势,培养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在孩子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中国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同之后,再选择出国深造,将更有利于他们适应国际化的环境,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在国外学习期间,孩子们可以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展示中国青年的风采,同时也能够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文化的优秀成果,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03

《2023胡润百学·中国国际化学校100强》

想要更加深入了解中国的国际化学校,今年3月发布的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这也是胡润百学第六次发布该榜单。这份榜单上的学校,是最受同行认可的中国国际化学校。胡润百学对560位国际教育专家开展了问卷调查,其中七成来自国际学校,三成来自校外专家。往年上榜过的学校参评率超过六成。被提名学校共计501所,最终有151所学校上榜。

胡润百学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希望这份榜单能为想要让孩子进入国际教育的家长提供良好的参考,也为国际大学的招生官和国际学校的老师提供参考。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们看任何一个学校排行榜都不能只看排名,因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需浏览完整榜单,请登录胡润百富官方网站(https://hurun.net/)查看

❖ END ❖

本文资料来源:胡润研究院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