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不是简单的种植、酿造加工,而是探索与文旅全面贯通、有机融合,戈壁滩上的“紫色奇迹”,正朝着多产业融合、多业态叠加的复合产业发展壮大。

6月初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风从贺兰山深处吹来,驱车沿110国道飞驰,路两侧的葡萄园一望无际。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带地处北纬38°—世界葡萄美酒黄金线,这里因为有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出产的葡萄酒甘润平衡,别具东方特色。

从1984年宁夏酿造出第一瓶葡萄酒开始,历经40年开荒拓土、耕耘树艺,昔日茫茫戈壁滩,如今已成为全国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和中高端酒庄酒聚集区。

银川市贺兰县金山产区,位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带核心区域,近年来,贺兰县聚焦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目标,持续擦亮金山产区葡萄酒“紫色名片”,葡萄酒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释放出澎湃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头地里种葡萄,荒地石滩变为葡萄长廊

在贺兰山脚下,分布着百余家风格各异的酒庄,还有不少酒庄正在建设中。

夏木酒庄紧邻贺兰山脉一座形似佛面的山峰,日落时分,夕阳照射下,山峰的轮廓更为清晰,这为夏木酒庄增添不少魅力。

“庄主”张湃是建筑设计师出身,他将胡夫金字塔按原比例缩小至1/10,建造了一座“夏木金字塔”。建筑正下方的酒窖,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自然通风,地面无防水层,四周精心设计入风口和出风口,营造出一个可呼吸的葡萄酒储存空间。

夏木酒庄葡萄园面积为300亩,种植的葡萄品种有赤霞珠、美乐、马瑟兰和维欧尼等。酒庄坚持有机种植和自然重力法酿造。张湃深受“自然农法”的影响,不对土地进行过多干预,因此他的葡萄园没有筛除土壤里的巨大石块,这在金山产区较为少见。

金山产区内经营酒庄的人们,身上都有着坚韧不拔的拓荒精神。

11年前,丁健怀揣着酿造中国顶级葡萄酒的梦想,只身来到贺兰山东麓实地考察。她决定带着几个人的团队开始创业,一个月后,成批的挖掘机、拖拉机开进这片贺兰山脚下亿万年的处女地,她给这片即将拓荒的312亩葡萄园取名“嘉地酒园”。

从那时起,丁健就有了“用国际视野,做中国好酒”的决心,她尊重自然,力求展现中国和贺兰山东麓的风土特色,专注酿造媲美国际一流的收藏级佳酿。

短短几年,凭借土质和农艺的严谨章法,嘉地酒园斩获国际权威赛事最高奖项。如今,嘉地酒园已发展成为中国精品酒庄的杰出代表。

嘉地酒园生产总监刘榆介绍,目前,嘉地酒园年产高端葡萄酒8万瓶,嘉地酒园认真对待每一瓶出品的葡萄酒,竭尽全力诠释大自然的赋予。2018年拒绝某国际大酒商的“合作”诱惑,只为沉下心来做产品,不愿被资本所裹挟。“不同于工业品,葡萄酒更像是艺术品。”刘榆说。

如果葡萄酒是艺术品,沃尔丰酒庄像是一个艺术博物馆。酒庄内收藏了大量石头、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等。依托贺兰山自然神韵,沃尔丰酒庄将中式建筑风格与景色怡人的园林风貌巧妙融合,移步易景,处处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019年,沃尔丰酒庄被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国际联合会评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五级列级酒庄”。

沃尔丰酒庄“庄主”郑子超介绍,酒庄葡萄种植基地的土壤质地是砾石土壤,易于葡萄根系下扎,透气性较好,土壤中的矿物质能有效被葡萄植株吸收。这里降雨量少,日照时间长,也利于葡萄糖分积累,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不过,这里的荒凉和贫瘠也曾经让他们望而却步,据郑子超回忆,沃尔丰酒庄建设之初,雇佣了10台挖掘机和8台运输车进行石头筛选和转运,以此来保证栽种的葡萄苗能深深扎根、茁壮成长。经过5年艰苦努力,沃尔丰酒庄才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垦荒劳作,贺兰山东麓逾百家像夏木、嘉地、沃尔丰这样的酒庄,共同将当初的荒地石滩变为郁郁葱葱的葡萄长廊。

如今,宁夏因酿酒葡萄种植,数十万亩荒滩变成了绿洲,葡萄园“深沟浅种”减少了水土流失,“园成方、林成网”,成了贺兰山东麓的生态屏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兰朵葡萄酒小镇 图/于海军

图兰朵葡萄酒小镇成产业融合发展典范

远离都市喧嚣,寻找一个宁静的角落,沉浸在山脉的壮丽之中,再品味一款优质的葡萄酒,满足这样的心愿并不难。

图兰朵葡萄酒小镇就是这个能与自然亲近、奢华度假、体验葡萄酒庄园独特之美的好去处。

小镇位于贺兰县洪广镇金山片区,占地面积1415亩,是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文化艺术、展览展示、检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葡萄酒产业融合综合体,是贺兰县“葡萄酒产业+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典范,也是推动贺兰县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途径。

走进小镇内的安漠酒店,随处可见温暖的木饰面以及红酒色外墙,带着浓郁东方文化情调的院落布局,将山脉、沙石、火炉等元素巧妙融入设计中,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东方智慧。在这里不仅可以收获休闲度假体验,还可以品味葡萄酒的醇厚口感,探索葡萄酒制作艺术。

近年来,贺兰县有效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图兰朵葡萄酒小镇一期安漠酒店项目自开业试运营以来,酒店用工人数达100人以上,平均每人月工资4000元;金山产区展藤、埋土、剪枝、采摘等用工量大,每天人均收入140元,预计2024年产区总用工量达4.5万人次,工资支付达500万元以上。

图兰朵葡萄酒小镇,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它的建成也对周边贺兰山岩画、镇北堡西部影城、苏峪口等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项目等起到至关重要的联动作用。

贺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禹芳表示,从一颗葡萄到一杯酒,从品酒打卡到星空酒庄游,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不是简单的种植、酿造加工,而是探索与文旅全面贯通、有机融合,戈壁滩上的“紫色奇迹”正朝着多产业融合、多业态叠加的复合产业发展壮大。

随着图兰朵葡萄酒小镇二期文化交流、艺术展览等多功能产业融合综合体项目逐步建成,这里将实现葡萄酒品牌引流、精品服务、多元业态集聚,成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展示的新窗口,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葡萄与葡萄酒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产业兴旺干劲足,县域经济焕发新活力

目前,贺兰县共引进葡萄酒企业58家,占宁夏回族自治区葡萄酒生产企业的1/4。原歌、旭域金山、沃尔丰等精品酒庄,先后在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英国品醇客国际葡萄酒大赛、德国柏林世界葡萄酒大赛、“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挑战赛等国内外大赛中斩获500余项大奖。2023年,贺兰县葡萄酒销售总量约74.57万瓶。

近年来,贺兰县持续加大贺兰产区品牌建设力度。协调葡萄酒协会在试验区内建设金山产区会客厅,整合各分散酒庄,形成“抱团发展”格局,全面展示贺兰产区风土条件、历史文化与发展优势,提升产区知名度和影响力。贺兰县通过博览会、展销会等大型活动,以点带面,实现“种得好、酿得好、销得好”目标,着力打造贺兰葡萄酒的金字招牌,提升产区美誉度和影响力。

产业融合发展催化强劲动能。近年来,贺兰县依托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综试区核心区,以图兰朵葡萄酒小镇为中心,联合金山产区各个精品酒庄,建设从葡萄种植到葡萄酒酿造、葡萄酒文化旅游度假全产业链发展的综合文旅项目,支持打造西北首个最大规模的葡萄酒休闲旅游度假小镇。贺兰县不断做优“葡萄酒产业+”文旅融合发展文章,让更多游客留在贺兰。

贺兰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唐健表示,贺兰县将聚焦“全区葡萄及葡萄酒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目标,坚决扛牢“世界葡萄酒之都”建设的贺兰责任,紧紧围绕加快打造“一带一基地”(贺兰山东麓文化产业旅游带、生态有机酿酒葡萄基地),全力推动葡萄酒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擦亮贺兰县葡萄酒产业“紫色名片”。

贺兰县计划新增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000亩,低质低效葡萄园改造3000亩,亩均产量达500公斤;葡萄酒加工生产量力争突破800万瓶;酒庄年接待游客争取达到10万人次以上,力争实现综合产值30亿元以上。

一业兴百业旺。如今,古老的贺兰山正焕发新活力,从亲子采摘、科教研学、自酿体验、品鉴休闲、观星露营,到融入葡萄酒元素的每一件非遗产品,借势葡萄酒产业,贺兰县的文旅产业空间不断拓展。

出品 | 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原文刊载于2024年第12期《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宁夏贺兰县推动葡萄酒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葡萄酒产业+”擦亮“紫色名片”》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于海军

编辑丨李雪

责编丨姜玉函

主编丨崔靖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旅游”

分享游记与攻略,展示美景与美食,在这里,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