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黄疸是一种备受医家重视的病症,即便现在的医疗技术相比于过去已经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但对于黄疸这一疾病,也依旧不能松懈大意。在过去黄疸病流传较为广泛的时候,名医华佗就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寻找可以医治黄疸的药物,而在对众多植物的药效进行了反复的试验后,名医华佗发现,其中有一种植物,在治疗此病症方面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而这种植物就是茵陈,后来也成为了治疗黄疸病的要药。

茵陈的药用部分是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根据不同季节采摘习俗的不同,在春季,它被称为“绵茵陈”,而到来秋季,则被称为“花茵陈”,它是早春的一种野菜,也是药食同源的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人们常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三月便是挖茵陈最好的时节,新鲜的嫩茵陈还可以做成可口的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医认为,茵陈具有苦、辛,微寒的药性,通常是归入体内的脾经、胃经、肝经以及胆经,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效果,是治疗脾胃湿热的专门药物,也是治疗黄疸病症的常用药物,现如今,茵陈在临床上也依旧被广泛使用着,通常会用来治疗黄疸型肝炎等病症,同时还发挥着一定的降压效果。

在传统中医学体系中,茵陈是一味有着很高评价的药材,在很多的古书典籍中都对其有很详细的描述,《神农本草经》中提到,茵陈可以治疗风湿寒热邪气以及热邪蕴结形成的黄疸病症,此外,在《名医别录》中还认为,它对全身发黄、小便不利等症状,也有着良好的缓解效果,可以“除头痛,去伏瘕”。而关于茵陈的这2点常见应用,大家不妨来仔细了解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黄疸

在众多的中药材里,具有退黄效果的药物,便是针对黄疸病症的特效良药,而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及茵陈了。茵陈苦泄下降,性寒清热,善于清利脾胃肝胆湿热,让体内的热邪顺着小便一起排出体外,是治疗黄疸、肝炎的“特效药”

茵陈的退黄效果极强,因此也受到了很多医家的喜爱,尤其是“医圣”张仲景,更是用茵陈创造了很多经典良方,比如茵陈蒿,将茵陈和栀子、黄柏、大黄等具有泄热清热的药物一同使用,针对性的治疗身目发黄、小便短赤的阳黄证。还有将茵陈和茯苓、猪苓等利水渗湿药配伍,组成的茵陈五苓散,更是治疗黄疸湿邪重于热邪的良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湿疮瘙痒

很多人可能只知道茵陈的退黄效果,但实际上,它还有另一奇效。茵陈的药性味苦微寒,取其清利湿热的功效,也可以用于湿热内蕴所导致的风瘙瘾疹、湿疮瘙痒等病症,既可以单独煎药,用汤水外部清洗,也可以配以黄柏、苦参、地肤子等药物,一同使用,增强药力。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