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消息网6月24日报道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6月21日报道,中国正计划进行十年来的首次大熊猫普查,并希望恢复将圈养大熊猫放归自然栖息地的做法。人们希望大熊猫保护工作促进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增长。

报道称,迄今为止,中国有关部门已对野生大熊猫种群进行了四次普查。最近一次普查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而20世纪80年代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约为1100只。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说,预计下一次普查将显示大熊猫数量有所增加。他说:“我们发现遇到大熊猫的概率增加了。”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基地的野化专家吴代福说,从2003年至今年初,中国有关部门共将12只大熊猫放归自然栖息地。

吴代福说,今年可能放归两只大熊猫,明年可能再放归三只。

报道称,大熊猫在20世纪成为中国的国家象征。近几十年来,它已成为中国西部山区旅游业和大规模保护工作的焦点。

近年来,以繁殖率低而闻名的大熊猫生存前景有所改善。2016年,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将大熊猫从濒危物种名单中移除,列为易危物种。

2021年,中国政府建立了一个横跨多个省份、面积广阔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去年,中央政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园区投资了上亿元人民币。

吴代福说,预计还会有更多的基础设施投资。他说,“过去一二十年里,我们一直在积累经验”,“批量野外放归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报道称,几十年来,大熊猫一直是中国外交活动的主角。

去年,全球共有728只大熊猫被圈养,其中46只是新孕育的。大熊猫租约通常意味着,在海外出生的大熊猫幼仔仍归中国所有,它们将在幼年时被送回中国。

报道称,专家说,大熊猫繁殖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体外受精,但大多数是自然繁殖。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一份声明中称,野生大熊猫种群出现了“可喜的趋势”,野化有助于降低近亲繁殖的风险。

该机构发言人说:“大熊猫及其森林家园的未来显然取决于更大的努力,尤其是在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加剧的情况下。”

四川大相岭大熊猫生态适应性放归基地的护林员们在森林中安装了摄像头,试图追踪这些动物。

根据追踪信息,在放归的大熊猫中,估计有10只大熊猫存活了下来。吴说:“我坚信它们有后代。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编译/刘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