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则言咨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国内电池成本已回落至历史最低水平,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具体来看,车用铁锂、高镍、磷酸铁锂、多晶8312三元材料、负极材料以及电解液等关键原材料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动力型磷酸铁锂、多晶8312三元材料、车用铁锂电解液、车用三元电解液等材料价格下跌尤为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统计日期,车用铁锂均价为380元/kwh,车用高镍均价为550元/kwh,动力型磷酸铁锂均价为4万元/吨,多晶8312三元材料均价为15.55万元/吨,人造中端负极材料均价为1.8万元/吨,人造高端负极材料均价为4.2万元/吨,车用铁锂电解液均价为1.75万元/吨,车用三元电解液均价为3万元/吨。

电池产量的增长也反映出市场的积极变化。2024年5月,全球磷酸铁锂电池产量达到76.02Gwh,环比增长2.28Gwh;三元锂电池产量为43.34Gwh,环比增长3.72Gwh。在中国市场,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为29.5Gwh,环比增长4Gwh;三元锂电池装机量为10.4Gwh,环比增长0.5Gwh。中国汽车产量为237.2万辆,环比增长3.4万辆;中国电车产量为94万辆,环比增长7.1万辆。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电池成本的下降主要得益于原材料价格的回落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这一变化不仅有助于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还有望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未来新能源汽车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