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6月21日,成都市“美丽工坊”残疾人文创手作技能培训班在温江区公平街道开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培训为期16天,吸引了全市有实际需求的25名残疾人参加,主要内容为衍纸画和托特包制作技艺培训,均是温江和周边区县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帮助残疾人就业增收的文创项目新品牌,已探索实现了市场可行的新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培训的授课老师王林江、杨兴成有多年文创设计制作从业经验,其作品相继成为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外事礼品和大运会特许商品。今年,他们积极响应成都市在全国率先发起的“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加入了“百名助残工美大师”“百名助残文艺大使”队伍。他们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制作技艺传授给更多残疾人,帮助大家更好就业创业、自立自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班仪式上,学员们参观了本次培训的样品,精巧的手工艺品让学员们跃跃欲试。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实践,争取通过此次培训增长技能,在以后的实操中独立自主地高效完成作品制作,以灵活就业的方式在“美丽工坊”生产基地实现就业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对此次培训寄予期待,希望学员们把握宝贵的学习机会,沉下身、静下心、鼓足劲,脚踏实地地学习,心无旁骛地思考,学到一技之长。

此次培训的举办地温江区公平街道,在壮大残疾人工匠队伍、带动残疾人就业增收、创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近年来,公平街道通过“前店+后厂”“公益+市场”“文创+就业”模式,打造前店“‘追梦列车’残疾人文创空间”和后厂“残疾人衍匠文创基地”,通过业务技能培训、孵化文创项目、引育文创人才等方式,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实现价值的平台。今年以来,共吸纳40余名残疾人灵活就业,人均增收近3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公平街道还精心策划手工艺制作、职业技能提升、创业指导等系列培训课程,累计开班87场次,培育残疾人手工匠人163名,带动开发衍纸画等4个系列17类产品。下一步,公平街道将进一步发挥“前店+后厂”模式的优势作用,积极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推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创产品,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来源:温江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