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岱岳区立足农业大区实际,多措并举积极开展科技小院建设。2024年3月、5月先后6家被设立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截至目前全区共有7家科技小院获批,数量居全市第一。

精研政策,夯实科技小院落地根基。立足实际,开拓创新。精心筛选7家符合条件的农技协会、涉农企业、家庭农场及合作社作为申报主体,涵盖基础生活区、办公空间、专用培训及科研示范场地,为科技小院的申报提供坚实的基础。响应需求,精准定位。组织开展农业需求征集工作,通过汇总、整理,针对不同需求,分类细化,寻找问题最优解。牵线搭桥,精准对接。积极对接省、市农技协,助力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山农大开展合作对接,建立了政府+高校+企业(合作社)的三方合作框架,帮助不同专业的教授、研究生与企业结对。

资源整合,推进科技小院建设进程。创建共建机制。建立“以上带下”一体化推进科技小院工作机制,一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搭建起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的桥梁。深化校地合作。紧紧依靠山农大科技和人才优势,把校地合作上升到更高层面统筹,依托涉农企业、协会、合作社、家庭农场共同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技小院;同时,结合科技小院建设,在相关镇街建立山农大校外实践基地28处,依托单位根据生产实际出题目、学校根据企业需求搞科研解难题,实现合作共赢。提供精细服务。岱岳区履行“四服务”职能,搭建起科技工作者与农户之间的连心桥,邀请山东农业大学专家、学者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到生产现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精准解决农户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及管理问题,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得以快速普及。

辐射带动,彰显科技小院新质生产力。助力科技创新。山东岱岳捕食螨科技小院采用“以虫治虫”“以螨治螨”绿色新技术能从生产源头上避免或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对环境无污染,使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从而保障作物安全生产,提质增效。助力品牌产业提质增效。山东岱岳茶科技小院通过提供生态调控技术降低病虫害危害,保证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合作共建,精心培育“泰山御芽”省级良种,先后获得“第十二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第三届国际茶博会盲评第一”等殊荣。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山东泰山板栗科技小院服务全市板栗种植户4万余户,指导板栗规模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45万余亩,让周边村民享受到新品种和新技术带来的红利,逐步实现增收致富。(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涛 通讯员 李文献 报道)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

李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