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22日,在哈达铺一座关帝庙里,召开了一、三军团和中央军委纵队的团以上干部会议,

传达9月20日哈达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决定。毛泽东同志在会上说:“我们要北上,张国焘要南下,

张国焘说我们是机会主义,究竟哪个是机会主义?我们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我们路线是正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我们北上先遣队人数是少一点,但是目标也就小一点,不张扬,大家用不着悲观。

我们现在改称陕甘支队,由彭德怀同志任司令员,我兼政委。”支队下编了三个纵队

一纵队由林彪兼司令员,聂荣臻任政委;二纵队司令员彭德怀兼(后为彭雪枫),政委李富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纵队即中央军委纵队,叶剑英任司令员,邓发任政委。全支队由七千多人组成。

上级指挥科、特科团等红军大学一方面军的干部,改为上干队。途中周士第同志调走,罗贵波任队长兼政委,配属三纵队;

从哈达铺开始,仗打得不多了,但在西北高原上经常遇到敌人骑兵的骚扰。

一路上,毛泽东和彭德怀骑在马上,有说有笑。因为过了秦岭和渭河,就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干部们有时走在他们前面,有时走在他们的后面,相隔只有三、五十米远。

他们神态自若,也给了干部们很大鼓舞。10月19日下午,他们在距离吴起镇约二十里的一些村庄宿营。

刚吃过晚饭,司令部命令各纵队都进驻吴起镇及附近村庄,大家听了都十分高兴,就要回到红区了。

很多人忘记了几天行军的疲劳,像小孩子一样欢呼雀跃,直往吴起镇跑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当他们进入吴起镇时,群众误以为匪军又来骚扰,仓皇逃避一空。

他们在街上和窑洞的墙壁上发现,到处写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拥护刘志丹!”的标语。

确信是陕北红区了。大家兴奋地说;“我们真的回到自己家了!”

于是,出去找群众,半天找来几个老头和老太太,却语言不通,讲什么都说“解不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知道,群众不了解真相,便沿街张贴标语“北上抗日,收复失地!”“与二十五、六、七军会合,一致抗日救国!”

战士们找来扫帚,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不久,那些老人叫回了群众。很快,当地的支部书记和乡政府主席也来了。

他们和战士们热烈握手,战士们高兴地把他们抬起来,举到空中,口里说着南腔北调,

但每一张脸上都表现出抑制不住的喜悦。握手、拥抱、激动、悲哀、欢乐、流泪、呼喊,形成旋转奔腾的海洋。

陕甘支队的一个老炊事员是个哑巴,从瑞金出发就一直紧紧跟着队伍。爬雪山,过草地,不知踩破了多少双草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路上,没见他笑过,也没见他哭过,依然迈着坚定的步履跟着队伍前进。

现在,他哭了,眼眶再也控制不住从心底里奔涌出来的泪水,这是胜利之后喜悦的泪水。

他在人群中转着,颤抖着双手解开腰间已经磨成碎末的肉干分给这里的老人、小孩、男人、女人。

他满是皱纹的脸上老泪纵横。他“依呀,依呀”地呼喊个不停。几十年漫长的岁月使人忘记了许多往事,

但是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这个红军老战士的形象,还深深地印在当时在场的一些人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