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第360期 美术聚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美术报》第360期 美术聚焦

2024年是秦兵马俑发现50周年、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周年、良渚博物院建馆30周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几十年来,关于文化遗址的展览展示经过不断地积累沉淀、厚积薄发,迎来了新的面貌。同时,一批遗址博物馆相继出圈,成为热门“打卡地”,例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良渚博物院、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殷墟博物馆新馆等。

航拍视角下的殷墟博物馆新馆 陈大叔/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拍视角下的殷墟博物馆新馆 陈大叔/摄

观众对于遗址博物馆的要求也不再是对着静止文物的单向观看,而是在游览的过程中,通过有趣的故事、好玩的游戏,在互动中沉浸式地认知文物的价值,并获得难忘的体验。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各大遗址博物馆各出新招,遗址的展览展示呈现出多元的面貌。

德寿宫遗址数字化展示与遗址本体展示的结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寿宫遗址数字化展示与遗址本体展示的结合

遗址博物馆:原址展示是遗址展陈的最佳途径

关于文化遗址的展示方式,其最佳途径就是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遗址本身作为文化遗存,既是藏品的载体,同时自身也是藏品。遗址博物馆最大的特点就是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在一起,场景非常直观,公众也更易于接受。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就是一座典型的遗址博物馆,既有可移动文物,如兵马俑、铜车马、青铜器等,也有不可移动文物,即陪葬坑遗址本身。多年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直坚持“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的原址展示理念,力争在第一时间将发掘及研究成果展示给公众。其他遗址在发掘时虽然不能前往现场观看,但当下多元的媒体传播途径,也可以让公众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随时了解遗址的发掘进程和最新发掘成果。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号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号坑

在展陈体系上,遗址的展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遗址本体保护展示,包括地表模拟展示、地表标识展示等;二是辅助展示,包括数字化展示、灯光辅助展示等;三是博物馆展示,包括展厅陈列展示、出土器物展示等。

遗址展览:“叙事性”主题展成为重点

其中,随着遗址的发掘、遗址研究的深入,关于遗址的展览也在发生变化。以良渚文化遗址的展示为例,经历过从无到有的过程。1994年,良渚博物院的前身——良渚文化博物馆对外开放,但随着良渚文化遗址不断有重大新发现,良渚文化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已不能全面展示良渚文化内涵。2008年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良渚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新馆无论是展陈规模还是展厅设置,都有了新突破,例如良渚文化博物馆没有独立的临展厅,但良渚博物院内设有三个常规展厅、一个临时展厅。

2008年至2018年间,无论是展览交流还是学术研究,良渚博物院主要围绕良渚遗址的价值内涵进行展示,尤其是随着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的发现和申遗进程的加快,良渚博物院不断尝试更多的阐述方式来体现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立体化的成果转化。展览展示方面,除了基本的陈列展外,还围绕中华玉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玉器原创展,如“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

“何以文明”大展“文明圣地——良渚”制玉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以文明”大展“文明圣地——良渚”制玉场景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这一新身份促使良渚博物院在对遗址内涵和遗产价值的阐释转化上有了新的定位。据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副院长黄莉介绍,“展示传播方面,我们主要围绕世界遗产、文明圣地这两个核心来进行一系列工作,并试图从良渚出发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2023年6月上海博物馆推出“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通过良渚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玉琮、神徽像等形象,展示中华文明起源的精神特征和价值内涵。2024年初开幕的“不朽——大漆艺术五千年”,以良渚文化的漆器为开端,以漆艺源流为线索,勾勒出了中国大漆艺术发展过程的基本轮廓。“接下来我们一方面将继续举办系列玉器展,另一方面也将围绕良渚与中国或国外同时期的文明一起开展比较研究。”黄莉说道。

为了更深入地展示良渚文化,馆际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2019年,故宫博物院举办“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2024年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展在沈阳博物馆开幕,良渚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拓展。此外,为推动良渚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何以文明·遇见良渚”2024全球七国巡展在今年将陆续开展,其中6月8日到9日,“何以文明·遇见良渚”2024全球巡展英国特展在英国大曼彻斯特地区举办。

遗址博物馆的展览中,有常设展、陈列展、临展、巡展、对外交流展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现了博物馆在藏品、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成果。对公众来说,当下逛博物馆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休闲、社交、生活方式,“叙事性”的主题展越来越成为博物馆展览展示的重点。

再情境化:建构亲民的感受体系

关于文化遗产的展览展示还面临一个独有的困境,一项系列遗产比如大运河,由于其地跨35座城市,沿线建立了诸多与大运河有关的博物馆,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等。此外,与综合类博物馆或历史类博物馆不同,考古遗址类博物馆面临着藏品数量有限、藏品类型单一的局限。如何让每个博物馆既体现自身特色,又组合在一起讲述同一个故事?如何建构自己的独特价值,同时又不雷同?

为传承利用好大运河这一文化遗产,解读好大运河沿岸历史与文化精神,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策划推出了“运河城市”系列、“运河艺术”系列、“运河非遗”系列、“文化遗产”系列展览,“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地阐释运河文化。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即将举办齐白石个展,据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介绍:“大运河穿过北京,而齐白石的行动轨迹几乎覆盖了半个北京城。我们希望借助此次展览,把人、事、地进行链接,并通过一套数字系统激活齐白石与北京的关系,并加以呈现。”

《北京大运河揽胜图》卷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亮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大运河揽胜图》卷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亮相

针对遗址博物馆精品文物少的局限,吴洪亮认为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创作新的艺术品和让文物“再情境化”。对艺术家来说,文化遗址本身就是一个文化IP,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可供他们进行再创造。2022年6月,来自大运河两岸的11位艺术家创作的《大运河》长卷刻纸入藏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4年初,北京画院八位艺术家联袂创作的《北京大运河揽胜图》卷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亮相。在这幅高0.5米、长27.4米的长卷上,呈现了诸多大运河沿途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北京的标志性建筑。艺术家用艺术作品讲好当代大运河故事,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大运河上的古今瑰宝。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厅

关于遗址文物的“再情境化”,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应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厅一经推出就火爆出圈。它把大运河全流域的市井生活搬至展厅,并引入多家非遗老字号店铺组成街市,观众可以在谢馥春香粉铺里涂脂化妆、跟随老师傅学习传统非遗竹编、试穿远道而来的锦衣胡服、在北宋汴京和文人雅士一道品茗吟诗……“在博物馆建构的情景消费,其实是一个亲民的、合家欢的感受体系,可以让公众在亲身感受遗址文化魅力的同时,获得新的消费体验,这也是当下文旅深度融合后的消费新趋势。”吴洪亮说道。

剧场化:实景沉浸 以优质剧本提升观众黏性

在博物馆文化的体验上,年轻的消费者更愿意接受以情景式故事为主驱动文化消费的模式。尤其是随着线下娱乐的发展,实景沉浸、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产品,正在成为文博单位吸引年轻人的新玩法。

近日,在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周年之际,湖南博物院推出了“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运用前沿多媒体技术,以数字化多媒体剧场方式,全新演绎了马王堆汉墓文化遗产。2023年云南省博物馆正式上线的实景剧本杀《古滇寻迹》,在剧情中,玩家可扮演穿越而来的滇国王子,在展厅通过解答谜题或扫描文物收集线索,寻找重回滇国的方法。今年5月,洛阳古墓博物馆组织策划了北邙千秋系列沉浸式实景互动解谜游戏《忘川遗书》,游客可以体验不同的故事线。优质剧本会吸引玩家反复刷本,通过扮演不同角色重复体验获得快乐,提升观众黏性。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遗址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它本身就呈现出一个或一组宏大叙事。在今年的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会上,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的“南汉康陵遗址剧场化展览新模式”入评“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案例”。据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研究员苏漪介绍,这一展示模式有多个特点,一是展览在设计上聚焦于康陵,将整个遗址展示区打造成为巨大的沉浸式舞台。二是展览叙事故事化。康陵展厅的展览以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回溯了康陵从考古发掘到博物馆建造这1000多年来发生的故事。南汉二陵博物馆常设展览“汉风唐韵——五代南汉历史与文化”,通过康陵出土文物及其他南汉时期考古发现,为公众全方位呈现南汉历史往事与文化记忆。三是艺术赋能,打造沉浸式艺术剧场。南汉康陵遗址充分发挥遗址所在地的社区优势,联合星海音乐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打造“倾听·康陵”沉浸式艺术剧场,音乐家和艺术家结合遗址故事和出土文物的视觉美学元素,通过原创音乐和视觉影像,从不同角度演绎康陵的历史故事,实现视听感受与遗址本体的深度融合。

南汉二陵博物馆“倾听·康陵”沉浸式艺术剧场——双凤纹瓦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汉二陵博物馆“倾听·康陵”沉浸式艺术剧场——双凤纹瓦当

当前公众对博物馆的现场体验要求正在发生改变,随着新媒体影像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叙事性语境中,博物馆开始更多地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将文物知识和信息融入故事情节中,提升故事性、戏剧性和逼真性,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数字化:直观清晰展示遗址原貌

数字化展示是遗址展陈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举措是借助多媒体、新媒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方式,把实体的文物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示给观众,其展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二是数字化展览。

南汉二陵博物馆遗址馆的开篇,是康陵遗址的三维复原动画,其根据发掘的遗址,并结合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对原貌信息缺失的文物进行复原,并通过数字化的形式直白清晰地向公众展示康陵遗址的原貌。

南汉二陵博物馆三维复原动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汉二陵博物馆三维复原动画

2023年5月2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何以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数字艺术大展”正式上线,展览借助沉浸式、数字化的方式,呈现了红山遗址、良渚遗址、凌家滩遗址、石家河遗址、焦家遗址、陶寺遗址、石峁遗址、二里头遗址、殷墟遗址、三星堆遗址等10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考古遗址复原后的面貌, 让大众更加直观、形象地体验和感受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内的2号宫殿基址 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内的2号宫殿基址 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表面上看,数字化展览让遗址的展示更加直观,但其背后需要更多内容和更深入的研究做支撑,只有深入挖掘文物特色,才能在数字化手段的助力下打造出优质的产品和项目。而当前关于遗址的数字化展示,虽然都是严格根据文献做了复原,但由于史料有限,很多细节仍需要不断论证研究。此外,体验经济时代,为了让观众获得更好的观展体验,策展人下意识地选择符合目标群体喜好的展示形式、数字化艺术展频现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出现博物馆迪士尼化的情况。

遗址+运动会: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风采

良渚遗址“文化+亚运”立体式展示传播入评“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良渚遗址“文化+亚运”立体式展示传播,聚焦亚运会赛前、赛时和赛后各阶段,其中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从采火棒到采火装置,以及放置火种盒的展示装置采用了良渚玉器的典型元素。杭州亚(残)运会开闭幕式和多个场景也运用了良渚元素,如亚(残)运会吉祥物“琮琮”“飞飞”设计灵感源自良渚玉琮及“神鸟”形象;奖牌“湖山”“桂子”设计灵感源自良渚玉琮和玉璧;火炬“薪火”“桂冠”多处设计融入良渚元素。

除了亚运会,近年来举办的大型运动会上,文化遗址元素频现。如2023年成都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以“太阳神鸟”为代表的古蜀金沙元素出现在了包括开幕式在内的诸多视觉形象设计中。例如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设计师把“太阳神鸟”图案置入火焰。成都大运会主场馆东安湖体育公园,其外形是放大270万倍的太阳神鸟金饰。成都大运会开幕式舞蹈表演中演员戴的面具,原型是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2021年在陕西西安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上,场馆外墙的设计灵感则来自秦兵马俑身上的鳞片状铠甲。

运动会作为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将其与文化遗址相结合,充分挖掘文明与运动传承之间的联系,以此连接全球受众,展现中华文化独特的风采。

与综合类博物馆相比,遗址博物馆有着天然优势,作为探寻历史源流的“第一现场”,公众可以在文物的原生环境中认知和学习。这种体验与孤立地从展示柜中欣赏文物截然不同,如何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需要我们结合公众的时代需求,借助最新科技的辅助,让博物馆文化活起来,让观众与博物馆文化遗产互动。就像吴洪亮说的那样:“面对文化遗产这道题,如何解题需要博物馆从业者的智慧和能量。”■

编辑 | 杨晓萌

制作 | 闫天蒙

校对 | 安亚静‍‍

二审 | 李振伟

三审 | 冯知军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4年出版45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30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