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为何能成为四大名著之一?除了全书的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之外,作者施耐庵在刻画人物上有着极其深厚的功底,他笔下的108好汉有血有肉、跃然纸上,给读者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比武松、鲁智深等好汉,他们在施耐庵的勾勒之下,一出场就展现了强大的战力,一直到最后征讨方腊的战役中,武松、鲁智深等好汉依旧大显身手、实力不减。

不过人无完人,施耐庵也有顾此失彼的时候,好比以下3位好汉出场之时被施耐庵吹得天花乱坠,可到了后来在征讨方腊的战役中却纷纷沦为不堪一击的弱鸡。

第一位好汉:石勇

石勇原是北京大名府人(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平日里靠放赌为生,他有一个极其响亮的绰号唤作“石将军”。

石勇为何被人称之为“石将军”?或许和他一拳打死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原来一日在赌桌上,石勇发现另一个出老千之人,只见石勇“呼”的一拳,就将这位老千高手活活打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勇事后只能躲到柴进的庄上藏了数月之久,听闻梁山上的宋江深明大义,于是石勇一路追寻,最后如愿以偿地上了梁山。

石勇一拳就能打死对手,可见其天生神力,正所谓“一力降十会”,石勇如此这般的出场介绍,必定让一些读者误以为石将军是一个骁勇善战之人,毕竟花和尚鲁智深用了三拳才打死镇关西。

哪知石勇在征讨方腊的战役上却是不堪一击,被方腊麾下的王寅只一枪,就将水泊梁山的石将军戳了个透明窟窿。

第二位好汉:马麟

若没有认真翻阅《水浒传》的原著,相信一些读者还很不知道马麟是谁。

马麟乃南京建康人氏,因为擅长大滚刀,又吹得一手好铁笛,江湖人称铁笛仙。马麟祖贯是南京建康人氏。原是小番子闲汉出身,吹得双铁笛,使得好大滚刀,百十人近他不得。因此人都唤他做铁笛仙。有诗为证:铁笛一声山石裂,铜刀两口鬼神惊。马麟形貌真奇怪,人道神仙再降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看施耐庵对马麟塑造的形象,一个绰号唤作“铁笛仙”就能让读者们误以为他和入云龙公孙胜一样,是一个修仙高手,加之马麟手持大刀还能让百十人无法近身,这更是会让读者们误以为马麟内外兼修,是一个法师,又是一个战士。

谁又能想得到,刚登场的马麟被作者施耐庵吹捧得很高,可他一上战场就原形毕露。

在征讨方腊的战役中,马麟被宋江任命把守乌龙岭大路,以此抵御石宝、白钦从背后夹击。谁知马麟不但没有完成宋江托付的任务,他本人也很快被白钦用标枪射落马下,随即被石宝一刀剁做两段。

第三位好汉:张清

张清号称没羽箭,练成了投掷飞石的绝技,可谓是百发百中。此外,张清的力道不小,但凡被他的飞石打中,必定血流如注、无法再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宋江率领大军攻打东昌府,却被张清用飞石打败了诸多好汉。好比金枪手徐宁、锦毛虎燕顺、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丑郡马宣赞、双鞭呼延灼、赤发鬼刘唐、青面兽杨志、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横、大刀关胜、双枪将董平、急先锋索超等梁山十五员战将都被张清用小小的飞石击败。

张清如此战绩,还真是惊为天人。就算宋江采取智取的方式,派出武松、鲁智深诱敌深入,已有戒备的鲁智深仍被张清用飞石打了个鲜血淋漓,要不是武松手持戒刀来救,鲁智深凶多吉少。

照理来说,以张清这等绝技,他理应在征讨方腊的战役上所向披靡才对,可这么一位绝技高手最后却死得莫名其妙。

原来围剿方腊之时,张清和双枪将董平隶属于卢俊义麾下,可董平因为被方腊的炮军扎伤了手臂,恼羞成怒之下私自带着张清前去寻仇。

张清明知道没有经过卢俊义的通报就出战属于违反军规,可还是跟着董平迎战方腊麾下的大将厉天闰。

以张清之前投掷飞石的绝技来看,厉天闰再勇猛又如何能抵挡得住张清的三招两式?毕竟张清当年一口气就能力挫梁山15位猛将,区区一个厉天闰又算得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张清竟放着飞石不用,偏偏要和厉天闰拼比枪法,结果一枪插进了松树里拔不出来,被厉天闰在后面一枪捅死。

综上,石勇、马麟、张清登场之时被吹得天花乱坠,可到了战场上一个个却沦为不堪一击的凡夫俗子,都落得一个死于非命的凄惨结局。

当然,这三位好汉有如此结局是作者施耐庵故意而为之,这也是一些小说作者惯用的写作风格。好比同样身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之时打得满天诸仙闭门闭户,也被作者吴承恩吹捧得很高,可到了取经路上,孙悟空能打得过妖怪屈指可数,这样的转变无非是为了“剧情需要”四个字。

各位朋友,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