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3日,华南理工大学2024年校园开放日暨本科招生咨询会在五山校区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理工大学广州招生咨询会上,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咨询。

高考早已落下帷幕,广东省各高校举办本科招生校园开放日活动,介绍本校专业,比如中山大学共有11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而华南理工大学新增“智能海洋装备”“软物质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低碳与智慧能源试验班)”“统计学”“工业工程”等5个专业招生。广东工业大学还详细介绍了排名多少可以报考本校。

中山大学

  计划全国招生7755人

  继续增加广东招生计划

6月23日,中山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校园开放日活动举行。南都记者了解到,今年学校计划面向全国各省(区、市)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7755人,招生规模跟往年相比保持稳定,略有增长。今年学校继续增加广东省招生计划,连续三年增值达40个。入校途径除了高考普通录取,还有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的国家专项、高校专项等。

今年,学校继续按院系专业招生,录取即确定了具体院系,进一步优化专业组设置;继续在普通高考录取实施“零调剂、不退档、认加分、无级差”政策,即报满不重复的专业志愿不会调剂到未报考的专业、政审和体检合格且报满专业志愿或服从调剂则不退档、认可考生政策性加分、专业录取无级差,最大限度满足考生专业志愿。

中大共有11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这些拔尖基地班包括物理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陈心陶)、历史学、数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深蓝”海洋科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经济学等。大一学年末,各拔尖基地集中组织学生报名,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拔尖班专门培养,而后每学年进行年度考核和动态培养管理,普通班同学仍有机会进入拔尖班。

据了解,大一新生在广州校区南校园集中大类培养,浸润百年中大的精神底蕴和文化传统,来自7大学部最优秀的师资组团给新生上课,学生大二再进入各自专业所在的校园学习;新生入校即可在多个特色院系专业中二次遴选,选择新专业,总名额超200个。今年中大新增了3个新生二次遴选项目,目前新生入校即可参与遴选的项目包括:博雅学院,政治学、经济学、哲学(PPE),整合科学,保密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昆士兰大学联合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智慧交通等。

学校后续还提供了一系列转专业、辅修等跨学科学习方式,支持学生探索和钻研自己最喜欢的专业领域。

 华南理工大学

  推出零调剂志愿保障计划

  新增能源与动力工程等5个招生专业  

6月23日,华南理工大学2024年校园开放日暨本科招生咨询会举行。华工今年本科招生总规模是7000人,包括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普通类、国家专项、高校专项等多个招生类型。其中,在广东省计划招生3500余人。

据了解,今年学校优化专业结构,增加报考热度高的专业计划,新增“智能海洋装备”“软物质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低碳与智慧能源试验班)”“统计学”“工业工程”等5个专业招生,升级交通运输类专业为“工科试验班(智能交通与运输)”。

面向广东考生,华南理工大学今年在普通类招生按照选考科目的不同分为5个专业组,分别是历史不限的201、物理+化学的202、203、204、物理不限的205组,其中,202组含计算机全英创新班、计算机拔尖班、计算机类三个专业。

招生专业(类)包括19个专业类,31个专业,22个教学改革班。其中19个专业类由同一学院内相近专业组成专业类,前期实施专业类培养,打牢基础拓宽口径,后期进行专业分流。

据介绍,填报华南理工大学志愿服从调剂且符合录取要求,不退档;专业志愿填报无分数级差;投档和安排专业时以高考投档成绩为准,承认符合教育部政策的加分。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五年学制)不报不调剂。

同时,广东省考生也有志愿保障。面向报考华南理工大学的优秀学生,所有专业组推出了零调剂志愿保障计划。华南理工大学将继续实施专业志愿“非常6+1”,在专业组内报满6个不同专业(类)且服从调剂者,均可在专业组内选择一个非意向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开设2个拔尖基地班、3个强基计划班、10个本研创新班、5个卓越班,其中拔尖基地班、强基计划班和创新班实行“3+1+X”(“X”硕士生为2或3年,博士生为4或5年)本研衔接培养模式,保研比例80%左右,卓越班保研比例50%左右,致力培养引领未来的拔尖人才。华南理工大学普通类本科生在校期间有多次申请转专业机会,分别是新生入学两周内,可参加教学改革班的选拔。

 暨南大学

  在粤计划招生2334人

  新增“生物科学+”等6个特色班  

6月22日,2024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新闻发布会在该校举行。今年,暨南大学在国内招生计划4920人,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其中,在广东省投放计划2334人,同比2023年增加10个指标,其中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投放计划116人,普通类(历史类、物理类)2159人,艺术体育类59人。

暨南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朱子木表示,在选考科目基础上,主要依据“学科门类”进行分组,普通类专业共分为14个专业组招生,其中历史类设专业组5个,物理类设专业组9个。今年,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的四个专业,因选科科目的不同,在广东分为两个专业组招生,共投放计划116个。

今年,暨南大学新增6个特色人才班。学校打造“生物科学+”拔尖人才创新班、“药学+”拔尖人才创新班、“化学+”拔尖人才创新班、“汉语言文学+”拔尖人才创新班(振铎班)、“经济学+”拔尖人才创新班等5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创新班。创新班由高层次人才主动担任本科生导师,参与人才培养各环节,有效集中优质教学、师资、科研、实验等资源,开辟拔尖人才成长特别通道,形成“能进能出”的竞争性动态培养机制,打造拔尖人才培养“特区”。

暨南大学药学院副院长陆小云介绍,“药学+”拔尖人才创新班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机制,以药学为核心,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工智能专业等不同领域师资授课,不同专业进行科研轮转,多学科导师制共同培养。

此外,暨南大学还开设法学(涉外法治人才特色班),以高质量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和地区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高轩表示,该特色班的上课形式主要为全英授课和双语授课。

据悉,这6个特色人才班都是在新生报到后即面向全校大一新生开展选拔工作。

华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基地班)

  首次在高考选拔学生  

6月22日,华南师范大学在广州校区石牌校园举行校园开放日暨部分高校招生咨询活动。2024年华师普高本科招生计划7630名,其中师范专业计划2955名,非师范专业计划4675名,总计划比2023年有所增长。在广东招生计划6133名,其中师范专业计划2344名,非师范专业计划3789名。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阳成伟介绍,2024年共有78个招生专业,覆盖了除农学和医学外10个学科门类。其中,学校物理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现有教育技术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光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等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23个广东省重点学科,10个广东省“冲补强”计划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建立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优势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累计15个学科19个专业进入拔尖培养,包括2个教育部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与6个省级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学校每年秋季学期面向全校新生开展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班学生选拔工作。

华南师范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兼招生办主任张学波介绍,持续开展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专项计划(以下简称“教师专项”)。学校2024教师专项计划招收200名学生,主要为汕尾海丰、汕尾陆丰、汕尾陆河、惠州博罗、清远清新、河源连平等地市培养本科师范生。

物理学(基地班)首次在高考选拔学生。学校“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于2021年成功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2024年首次采用高考招生和入学后选拔相结合的形式选拔学生,学生进入基地班后实行动态管理。物理学(基地班)探索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融合的培养制度,全面实行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培养,拥有专属教室和创新实验室,采用小班化教学。

数字经济(中外联合培养)专业首年招生。该专业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联合培养,达到双方毕业要求的,可同时获得华南师范大学和兰卡斯特大学学位。

广东工业大学

  今年计划在粤招生8800人

  新增新能源汽车工程等4个招生专业  

“排位多少可以上广工?”“专业志愿怎么报?”6月23日,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举行2024年校园开放日。

据了解,广工2024年本科招生总计划10150名。其中,广东省内计划8800名,省外计划1203名,不分省计划147名。2024年,广工首次在青海省投放招生计划,全校招生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增至26个。在广东省内,物理类计划7064名,历史类计划1259名,艺术类计划477名,其中地方专项300名。

据介绍,广工今年新增智能感知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化学、网络空间安全等4个招生专业。这些新增专业,都是瞄准广东产业“高精尖缺”,深度匹配国家和地方所需而设立。

广工以全球视野推动高水平人才培养,新增会计学(中澳班)、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中澳班)、法学(中澳班)、英语(中英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英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英班)、工商管理(中澳班)等7个国际班,进一步为学生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

去年广工调整了院校专业组划分方法,按照“一院一组”,即按照一个学院一个专业组的原则优化了院校专业组设置。广工招生办公室主任吴烈坚介绍,按往年情况,省内普通物理类考生,2万名以内,是广工的优质生源,在专业选择上有绝对优势;3万名左右,可以进入自动化、电气、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集成电路、机械等热门专业;4万-6万名,可以选择材料、化工、环境、土木、建筑、经管类专业。省内普通历史类考生,2万名左右,有较大的概率被广工录取。省内艺术类(美术类统考)考生,3000名左右,可以首选广工。本科国际班,物理类7万名以内,历史类3万名左右;揭阳校区物理类6万名左右、历史类2.5万名左右、美术类5000名左右,录取机会较大。

深圳理工大学

  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

  在粤招收首批120名本科生  

6月22日,深圳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深理工”)在广州市举行城市招生宣讲会。深圳理工大学今年将在广东省内招收首批120名本科学生,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招生。

深圳理工大学5月30日被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所有学生入学一年后可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专业,可选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神经科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特色本科专业。

 东莞理工学院

  面向26个省市招生

  其中省内拟招生4436人  

近日,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科技学院、东莞城市学院、广东医科大学等多所高校陆续公布招生计划。其中,广东科技学院本科招生计划数最多,达7750人,东莞理工学院拟招生4886人,东莞城市学院共计招生5796人,广东医科大学(含湛江校区、东莞校区)普通本科总计划招生5500人。

今年,东莞理工学院面向广东、北京、江西、海南、贵州、山东、四川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拟招生4886人,其中广东省内拟招生4436人,广东省外拟招生450人。东莞理工学院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设有20个二级学院,开设62个本科专业(理工类专业占比64.4%)。其中,1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采写:南都记者 孙小鹏 杨晓彤 韩成良 实习生 吴蒋琳子 通讯员 华轩 李伟苗 王伍 谭金海 吴烈坚 李成瑶 杜清 刘一心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 实习生 吴蒋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