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至24日,黄山市两次遭遇暴雨、山洪侵袭。面对严峻的抗洪救灾形势,该市加强货源组织,做好产销衔接,强化市场监管,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秩序。记者在探访中发现,目前全市菜、肉、粮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

菜价有无变化?

价格总体稳定

山洪过境,农田受损,蔬菜价格上涨了吗?猪肉价格波动大不大?6月24日,记者来到黄山市的农贸市场、超市探访。

“猪肉怎么卖?”“前腿肉16元一斤。”在黄山市屯溪区新安菜市场,摊主叶丽娟热情招呼客人。“雨下这么大,价格涨了吗?”“下雨怎么能涨价?只有猪少了才会涨价。”叶丽娟说,猪肉行情一直比较稳定,只要生猪价格不涨,菜市场不会涨价。

“价格和平时差不多,现在不担心了。”市民汪巧说,原以为会大涨价,准备多买一些,现在只买够一天用的食材就行了。

西红柿每公斤6元,小青菜每公斤10元......新安菜市场的蔬菜价格平均每公斤涨幅约1元,当地产的小青菜受灾情影响较重,涨幅在15%左右。

新安菜市场负责人徐辉斌告诉记者,按照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市场加强了价格监控,通过智慧化导购屏,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类蔬菜全天的成交价格、数量以及价格走势。“受灾情影响,价格有小幅波动是正常的。”屯溪区阳湖市场管理所所长南剑说,一旦有人为因素产生暴涨,市场会预警,监管部门会及时介入调查处理,保证市场平稳。

“我们一边组织党员干部参与防汛救灾,一边对全县菜市场、批零市场、商超、药店等开展保供稳价专项检查,全力守护百姓健康。”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供应能跟上吗?

要多少有多少

“这几天凌晨一两点钟,常会接到物资调配订单,超市快速响应,一小时之内确保四辆大货车满货出发。”在休宁县天润发超市步行街店,负责人黄珊告诉记者,为应对灾情,超市专门成立了应急物资保障组,做到休宁全域覆盖,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物资充足。

6月20日,首场大雨来临前,黄山市商务局就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区商务部门加强隐患排查,对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加油站等重点场所进行全面细致的隐患排查,检查排水设施、电气设备、防汛物资储备等情况。同时启动生活必需品日报制度,报送粮油、蔬菜肉蛋等重要商品销售、价格、调运情况,真实掌握汛期对市场供应的影响,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保证市场供应。

“目前,全市储备了生猪活体150余吨(3000余头)、冻猪肉储备81吨多。”黄山市商务局市场科科长周耀军介绍,在摸清家底的同时,又调运外地蔬菜1414吨多、猪肉178吨多,“各类生活物资要多少有多少,保障供应。”6月23日,黄山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生活必需品交易总量705吨多,运行区间正常。

为保障防汛期间应急车辆用油,黄山市设置13个24小时应急保供加油站,为参与防汛工作的应急救援车辆、物资保障车辆、军警车辆、环卫车辆用油设置绿色通道和专用加油机,做到不停业、不断供、不打烊。

秩序怎么维护?

强化监管严防哄抬物价

“每天来市场巡查两次,我们针对蔬果粮油、饮用水等重点物资进行专项监督检查,防止出现哄抬物价。”休宁县海阳市场监督管理所副所长王泽昱说,菜价关系民生,马虎不得。

徽州区全力落实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管,发放《关于维护汛期市场价格秩序稳定的提醒告诫书》,提醒相关经营者“七不得”,严厉打击借汛情市场需求之机哄抬价格、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串通涨价、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

自6月20日以来,黄山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2068人次,检查经营主体2651家次,妥善处理投诉举报49件(其中食品16件,药品1件,特种设备6件,其他27件),全市市场秩序稳定,未发现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

“除了市场价格监管,还加强了食品药品等安全监管。”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韩开云介绍,已发布汛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提示、汛期药品(医疗器械)风险提示,根据汛期高温湿热、食品易变质发霉等特点,重点排查汛期安置点、餐饮店、农贸市场、各类食杂店、药店等,严防因水浸泡腐败变质、污秽不洁等食品、药品流入市场。

目前,全市共检查食品药品经营主体988家次,督促并整改食品生产单位原辅料未离地离墙存放、三防措施不到位等以及个别餐饮店“三防”设施未配备到位,冰箱内生熟食品原料混放等问题73个。

■ 本报记者 吴江海 武长鹏 袁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