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蓉城侨青说”活动于4月正式启动,旨在邀请广大海内外侨界青年述说与国家、与成都的故事,展现蓉城侨青在服务成都经济发展、促进中外文明互鉴、拓展海外朋友圈、贡献侨智侨力中的时代风采形象,推动和引领蓉城侨界人士在服务成都经济发展、构建中外文明互鉴、拓展海外朋友圈中贡献侨智侨力。

第五期人物:胥天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胥天龙,2013年硕博毕业于美国威奇塔州立大学。现任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中成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成都兴青羊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四川省创新共同体工业软件创新中心负责人、四川省峨眉计划专家联谊会电子科学工程专委会主任等职务。

他先后主持 和参加了中美、中加、中波国际合作项目、美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美国NSF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0余项, 在可靠性、维修性、故障诊断和优化设计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以下是他的故事

胥天龙硕博士就读于美国威奇塔州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13年 从学校毕业后,胥天龙原本已经可以在美国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任职,但他一直心系祖国,始终有个建设家乡的愿望,尤其是看到近些年祖国在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便毅然辞去美国的工作回到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胥天龙在美国就职期间觉察到未来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前景, 回国后,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和专业技能,于2017年携手来自美国的学术伙伴和国内外专家教授成立研究团队,一起就中国地下空间及地下管廊人工智能、大数据可靠性算法及智能机器人领域课题上不断研究前行。 他先后参与全国70余个在建管廊项目的工作,目前已拥有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

2018年, 胥天龙依托自身科研成果成立了四川中成智控科技有限公司。他多次带领企业在国家级、省级、市级乃至国际级创新创业大赛上崭露头角。依托成果转化投资建设“智能制造工厂”,分别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级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称号、规上企业及市级应用场景示范单位等称号。结合科研成果实现多场景应用,包括物流多层自动化分拣、综合管廊自动化系统等项目。年销售额均超1亿元、获国资A轮千万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被成都市青羊区的招商引智等政策吸引,胥天龙来到青羊航空新城,并担任园区内的 四 川省创新共同体工业软件创新中心负责人。 “ 通过平台载体,我们构建了融合科技产品会展、办公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会展模式。推动以政府平台为基础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集结多元化的科技产品,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并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便捷高效的交流体验和全面完善的售后支持。” 胥天龙表示, 这一独特的会展模式不仅优化了展览效率,丰富了参观体验,也挖掘了更深层次的商业价值。通过此举,该中心意图催生和扩大科技在无人装备、无人机、新材料、电子等多元化产业中的应用,积极需求政府及产业合作,以此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四川省的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积极贡献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该中心运营以来, 已汇聚两院院士2名、国家级专家5名、省级专家10名、市级专家8名及其他工业软件人才超200名,分别汇聚及新增国产化工业软件企业包括PHM、CAD、CAE、EDA、WMS等国家急需“卡脖子”工业软件企业(56家)。 2024年预计产值超20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布“城市机会清单”、组建“招商引智”专班、搭建政企交流平台、成立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 胥天 龙表示,青羊区 一个接一个的政策措施“组合拳”打出,为企业及人才提供的全方位的资源、资金和载体等要素保障服务更加精准,这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原因。

他说:“成都是充满活力的城市,充分展现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关怀。这种关怀不仅体现在物质待遇上,更体现在精神层面,推出系列支持政策吸引人才落户,鼓励创新,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从政策到生活,从科技成果转化到人才关怀,都展现出了无比的魅力和前瞻性。成都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推动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推出惠及民生的新政策。无论是产业建圈强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加快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成都都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执行力。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为成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福祉。 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成都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成为更多人心目中的理想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