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有一个包着各种颜色的大头巾,留着大胡子的民族。这个民族的形象曾经一度被很多中国人视作印度人的普遍形象,尤其是在印度军队中,这样的形象似乎挺普遍的。

但是事实上,这个民族是印度的少数民族锡克人,而他们所信仰的锡克教也是印度除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外的第三大宗教。

这个民族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特别的团结,另一个是特别的能打。两相结合之下,就使得锡克人有着普遍的独立倾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锡克族)

一、锡克教与锡克人

锡克教是印度次大陆的本土产物,严格来说锡克教是伊斯兰教苏菲派和印度教虔诚派运动的一种有机结合。苏菲派在伊斯兰教中长期被视为异端,其主张怀柔,对异教徒保持友好宽容,并且不参与上层活动,只在基层传教。

阿拉伯帝国建立之后,苏菲派传入波斯,后来随着突厥人建立的德里苏丹国一起进入印度。苏菲派教徒和印度教徒友好相处,并且持有早期的人人平等的概念,因此吸引了很多的印度教徒。部分印度教徒受其影响,便组织了“印度教虔诚派运动”,反对上层对下层的压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菲派)

尤其是反对印度教固有的种姓制度,其也开始宣扬人人平等的理念。伊斯兰教苏菲派和印度教虔诚派便这样开始渐渐融合,并且形成了锡克教。锡克教摒弃了伊斯兰教的攻击性,同时也摒弃了印度教中落后的种姓制度。

信仰锡克教的锡克教徒,也就成为了后来的锡克族。也就是说,锡克人其实并非某种以血统来判定的民族,而是以宗教信仰来判定的民族,当两个锡克人的孩子不再信仰锡克教了,那么这个人也不能算是一个锡克人。锡克教徒长期受到当权者的打压,因此他们学会了用自己手里的剑来捍卫自己的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锡克人)

锡克人在德里苏丹国时期,莫卧儿帝国时期,英属印度时期这长达数百年的时间中,始终都生活在旁遮普地区。但是当1947年印巴分治的时候,英国殖民者在地图上用笔画了一条线,旁遮普邦便被一分为二。

二、斗争

当时印巴两国都发生了对印度教徒或者穆斯林的大规模屠杀行为,因为伊斯兰教有着较强的排外性,因此巴基斯坦锡克教徒也遭到了屠杀。大量的锡克教徒逃往印度,自此之后锡克教徒便仅集中于印度旁遮普邦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锡克人)

同时,新德里城内的锡克教徒为了给自己的同胞复仇,开始大肆屠杀新德里城内的穆斯林。锡克人从建国开始,就给全印度留下了一个“相当暴力的形象”。然而逃到印度的锡克人,同样遭到了官方层面上的压迫。

锡克人希望在旁遮普建立一个以旁遮普语为官方语言的自治邦,但是由于锡克人在旁遮普邦仅占人口的35%,所以他们的诉求未能被印度当局实现。此后锡克人便开始不断鼓吹旁遮普独立运动,直到英迪拉·甘地上台之后,这一问题才初步得到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锡克人)

英迪拉甘地尝试将旁遮普邦一分为三,印度斯坦人占据人口多数的东南部建立哈里亚纳邦,旁遮普人占据多数的建立自治旁遮普邦,另外一小部分并入喜马偕尔邦。这种方式看似完美的解决了锡克人的诉求,但是其内部却暗藏隐患。

首先,按照英迪拉甘地的分配方式,新生的旁遮普邦内锡克人依然仅占人口的52%,政治地位相当的危险。而旁遮普邦,也从一个产业综合性的邦变成了一个纯农业邦,与哈里亚纳邦的很多土地划分都没有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迪拉甘地)

例如原本邦内的工业中心昌迪加尔市,旁遮普邦想要,哈里亚纳邦也想要,但是印度新德里中央政府肯定是偏向于哈里亚纳邦的。在锡克人看来,他们就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哪怕昌迪加尔是印度斯坦人占据大多数。

而在新德里中央政府看来,我们已经解决了你们锡克人的诉求,但是你们还是一定要闹事,印度政府必然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让。因此一个看似完美的计划,反而成为了锡克人和印度新德里政府彻底撕破脸的导火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锡克人)

随着1981年7月,锡克教极端分子劫持了一架印度的波音737民航客机,双方的博弈达到了顶点。恐怖袭击在全印范围内爆发,最终英迪拉甘地批准了“蓝星行动”,印军开始武装镇压锡克人分裂势力。而英迪拉甘地本人,也在1984年10月31日,遭到其锡克人保镖的刺杀。

三、印度放不下旁遮普

对于印度新德里政府而言,放任旁遮普独立是断然不可能的,甚至允许旁遮普高度自治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旁遮普邦是印度国内的主要产粮区,这里虽然不大,但是却产出了印度25.46%的大米和43.4%的小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锡克人)

如若旁遮普邦真的独立,那么印度下一秒便将会陷入饥荒。这也就是为什么印度军队宁可发动武装平叛,也一定要把旁遮普紧紧握在手中的原因。要知道“蓝星行动”开始的时候,印度军队中锡克人的占比高达13%-14%,空军驾驶员占比35%,军官占比更是高达40%!

就连英迪拉甘地的保镖,都是锡克人。所以说印度发起“蓝星行动”,其实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事实上,“蓝星行动”前后,印军内的锡克教徒哗变情况非常的普遍。如果不是这些锡克教徒没有组织,那么印度政府被颠覆的可能性并不低。

即便冒了如此大的风险,印度也决计不愿意旁遮普独立,其实从侧面也说明了旁遮普邦的重要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旁遮普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