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到个视频,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坐在饭桌旁准备吃饭,旁边的妈妈说,看我多好,饭都给你盛好了,这么热我都没开空调,你知道为什么吗?

孩子头也没抬地说,因为你脑子有泡,这么热不开空调。

妈妈接着说,看我做这么多菜,都感动不了你吗?……

视频里的方言味有点重,好多话听的不清楚,但大概意思就是上面这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视频里的男孩子说话太伤人了,妈妈辛辛苦苦做了一桌子饭菜,就想得到孩子的肯定,结果孩子却说妈妈脑子有泡。

有人说,对方拒绝了你的PUA,并辱骂了你。

还有人说,如果我也可以跟这个男孩子一样拒绝妈妈的自我感动,我也不至于抑郁了。

作为父母,总是会倾尽全力,希望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父母是辛苦的。

但像这位妈妈这样,向孩子索要感动的做法,在00后这里还真是不吃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说,自己的妈妈非常节省,为了省电,夏天经常不开空调。

她还总是跟女儿唠叨,说自己多么辛苦,热到汗流浃背,每天做饭做家务,为了干净卫生还手洗衣服,手擦地,都是为了这个家,她太不容易了,女儿要体谅她。

网友每每听到就很郁闷。

她说,她也知道妈妈每天做饭做家务辛苦,学习累,工作累,生活也累,谁又是每天啥也不干享清福呢?

有空调不开,有洗衣机不用,什么都要自己动手,还每天说自己辛苦,牺牲太大,是想让全家人都跪着感激她的辛苦吗?

女儿并没有被妈妈的自我感动所感动,反而感到困惑和无奈,想到回家就愁眉苦脸。

02

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

很多父母期望孩子能看到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期望孩子能学会珍惜和感恩。但很多时候,父母的付出只感动了自己,却没有感动孩子。

为何有的父母会陷入这种自我感动的陷阱呢?其实,这与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成长经历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很多父母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经历了艰苦的生活条件和资源匮乏的年代。他们认为通过展示自己的艰辛和不易,可以让孩子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会感恩。

展示自己的辛苦,一方面,可以让父母相信,自己是合格甚至优秀的好父母,为了这个家如此辛苦奔波,哪怕有什么不足,有哪些不如别的父母的地方,孩子也不应该计较。

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自身的牺牲和付出,作为教育孩子感恩和成长的工具,以此来拿捏孩子——我这么辛苦,你要听我的。

这种展示感动的观念或许曾经有用,比如对70后80后

这代人小时候也经历过物质匮乏,能体会到父母辛苦工作换来家里物质条件的提升,比如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洗衣机,这些都存在于他们的记忆里。

但是,对00后这一代,所谓的「父母辛苦都是为了」,就很难让他们感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0后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信息爆炸的时代,从他们一出生,他们过的就是衣食无忧,空调自由的日子,他们很难理解父母展示的那种艰苦的生活经历。

如果父母再硬凹“不舍得开空调”的人设,他们是真的觉得脑子有泡,不理解为什么好好的日子不过,偏要吃苦。

03

不过话说回来,哪怕这种感动教育曾经管用,被教育的人也是有苦难言。

有网友说,我讨厌自我感动式吃苦,事后还说都是为了你好。

用各种折磨身体的做法省小钱,明明没必要,然后向全家诉苦,抱怨自己过不上好日子。

用自虐的方式表明自己牺牲了很多,让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让我内疚,让我觉得抱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父母的自我感动,仅仅感动了自己,并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式。

要想培养出感恩的好孩子,靠自我感动肯定是不够的。

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他们更看重父母与自己之间的情感交流、理解和尊重,而不是简单的牺牲和付出。

要想培养出感恩的好孩子,父母需要转变教育观念,从自我感动走向真正的情感沟通和共同成长。

这意味着父母需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与他们建立平等、尊重的关系。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和珍惜,而不是通过展示自己的艰辛和不易来强求孩子的感激。

比如,有一位妈妈,她每天都会早起为孩子准备早餐,但她从不抱怨辛苦,而是笑着对孩子说:“妈妈很乐意为你做早餐,因为看着你吃得开心,我就觉得很幸福。”

这样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了妈妈的付出和关爱,也学会了感激和珍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孩子,要避免过度溺爱或严厉惩罚,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责任感和同理心,让他们学会关注他人、珍惜当下、乐于回馈社会。

比如,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让孩子体验到为家庭付出的快乐和成就感。

再比如,父母可以带领孩子参加志愿服务或社区活动,如为老人院的老人们表演节目、为环保组织做宣传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学会关注社会、帮助他人,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可以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变化。这样的体验,会让孩子更加珍惜和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生活已经很苦了,实在没必要“没苦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