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午考完试下午结伴而来放松的大二女生、用完午饭散步而来的72岁爷叔、从无锡来上海旅游的"纪录片男孩"……源于同一份对电视作品的喜爱,他们共享了这个午后。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飘香"节目展播6月24日下午在中华艺术宫举行开幕式,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持续打造"家门口的电视节",今年为期5天的32场线下惠民放映免费向市民开放。丰富的节目单受到了市民热捧,一周前,放映正式开票,开票半小时,17场门票就已告罄,第一小时出票率达81%,最受欢迎的三部剧集分别为《9号秘事》《地球脉动III》《梵高:大师之路》,开票1分钟内就被一抢而空。

赏剧citywalk两不误,"看电视"更时尚

"小时候看过《地球脉动》第一季,刷大麦App时正好看到有第三季的免费放映,便赶紧约上,今天和同学一起来看。"上海理工大学的大二学生小马对记者表示。昨天上午,小马和小徐才结束学校的期末考试,没顾上吃饭就乘着地铁前来观看这部热门纪录片。在艺术场馆里看纪录片,对于土生土长的上海小囡来说也是个新鲜体验。"从小就在中华艺术宫看展,第一次坐在这里的放映厅,感觉还是很特别的。"小徐表示。这周四,手速很快的小马还将在位于黄浦路的中国证券博物馆欣赏来自意大利的纪录片《破碎的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2岁的欧阳冬强是中华艺术宫的资深观众,老先生家住附近,半小时的步行路程正是散步的合适距离。在公众号看到推送,他一口气约上了包括《地球脉动III》《庞贝古城:人民的故事》在内的四场放映,"这是我第二次来看电视节的惠民放映,明天看完片子,准备逛逛美术馆。"

邀请更多市民加入,让艺术滋养触手可及,让城市美育浸润每个角落,惠民放映的辐射圈逐年扩大。今年的线下放映导赏活动点从去年的18处扩展至20处,包括中华艺术宫、上海大剧院、上海书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嘉定区图书馆、奉贤博物馆、松江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等地。据记者了解,今年放映点的选择聚焦一江一河的概念,特别挑选了四处黄浦江畔和苏州河畔的文化活动场所,"今年我们将更多地标纳入进来,包括大热电视剧《繁花》取景地外滩27号内的久事美术馆。"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副主任曹吟对记者表示,"希望我们精心的排布可以让市民游客在参与电视节的同时亲身感受城市的文化经纬,并赋予看电视这样一门传统的娱乐活动更多时尚元素。"

主创与观众面对面,共同制造集体体验

《地球脉动III》放映前20分钟,无锡男孩季成睿就已落座。小季这几天在上海旅游,行程中最期待的项目之一便是——在沪上地标看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爱好者,他对惠民放映的片单点赞,"这些作品品质和评价都很高,还能和主创面对面交流,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好作品。"相比电视展播和互联网展播,线下惠民放映活动让各国佳作在城市文化空间展映,在提升场馆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将增进观众与主创、专业工作者之间的现场交流,拓宽电视作品的社交功能。为了让市民获得更好的观赏体验,中华艺术宫、上海大剧院、上海久事美术馆、上海书城、上图东馆将开展10场线下见面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人在家面对电视,和与一两百人在大放映厅观看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我非常喜欢这种大家聚在一起观看的感觉。《地球脉动III》总制片人、BBCStudios纪实与自然历史部创意总监迈克尔·冈顿说道。昨天在《地球脉动III》放映前,迈克尔·冈顿率先与台下的观众分享了作品拍摄中的趣事以及他对自然纪录片的见解。

自《地球脉动》第一季于2006年播出后,系列纪录片在中国收获了大批粉丝。被问及此次入围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系列纪录片"的《地球脉动III》与前两季有何不同,冈顿认为,这一季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联结,"人类正在不断改善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一季我们采用了无人机拍摄,捕捉到了一些动物罕见的动作和行为变化。"

作者:王筱丽

文:王筱丽 图:主办方供图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