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申子仲 徐照朋
6月25日上午10点05分,河南郑州,随着爆破现场指挥部传来一声“起爆”指令,“嘭嘭嘭……”数声闷响,郑州西区郑新电力公司厂区内的3根210米高的大烟囱,和3座105米高冷却塔同步起爆。
“伟岸”的身躯如同折叠的纸片,伴着滚滚烟尘,朝预定方向倾塌倒地。
这几个曾经作为省城西郊标志性工业建筑的“大块头”,自此成为几代郑州人的回忆。那么,为何拆、拆除以后建什么?
烟塔往事
郑新电力的这几座烟塔的所在,被老郑州人习惯地称为“热电厂”或“火电厂”。
1954年郑州市成为河南省会,大批重型工业项目在西郊地段扎堆建设,作为电力支撑的363火电厂由此应运而生。1979年,随着大批大容量电厂的相继建成,363厂并入郑州热电厂。郑新电力成立于1992年,全称为郑州新力电力有限公司,装机容量5X20万千瓦,是郑州市重要的供电供热平台。
作为社会责任担当的老牌国企,郑新电力不计成本不图回报,在保证完成历年夏保电、冬保热重任同时,为了环保事业和郑州城市高质量发展,多次“刀尖向内”寻求破题。
1998年,为落实节能减排政策,363电厂关停。2013年,郑州出台《关于加快三环内工业企业外迁的指导意见》,此时,郑新公司投资近20亿元的两个机组投产近6年,正值投资回报黄金期。为响应市政府“蓝天工程白皮书”加快大气污染环保治理,他们不惜壮士断腕,于2018年迁至荥阳贾峪,老厂区发电机组于2019年底也正式关停。
值得一提的是,厂区内的5座冷却塔,全部建于1992年之后,最晚的建成于2007年,均不属于文保建筑。
记者驻足秦岭路东注意到,厂区南侧最东头的烟囱上,遥望可见顶端刷涂有“河南四建2006(年)12(月)”的字样。
尽管“资历有限”,冷却塔令人过目不忘的庞大的身躯依旧让老郑州人印象深刻,当天早上8点多,离爆破时间尚早,为了作最后的告别,附近不少群众早早赶到现场外围,在秦岭路东侧寻找最佳观测点。家住热电厂对面西城一品7号楼的张大爷告诉记者,他老家在漯河,10多年前迁到郑州,“家里一开窗户就能看到这几座“大家伙”。
10多秒成功爆破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爆破过程,仅用了10多秒钟。
实施本次爆破的河南迅达公司张总告诉记者,此次破拆采用了单向折叠爆破拆除方案,通过两节爆破技术,错时起爆烟塔上半节与下半节,在倒塌方向一致的基础上,烟塔分两节依次落地。从而有效控制单次烟塔触地质量。同时合理选择上下切口起爆延期时间,避开建筑物上下段同时落地。
在烟囱倒塌方向一定范围内,他们提前构筑了4条减震堤,利用减震堤不同高度,延缓落地时间,降低了撞击力。为保护临近其他建筑物,现场还依照挖机宽度开挖了减震沟,且长度超出保护物范围边线各5米。同时在爆破点外围增加了草垫及铁丝网包裹防护措施,在不同区域布置一定数量的雾炮车进行有效抑尘,最大限度预防砂石飞溅,减少烟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真快。”家住附近的赵大爷是热电厂老职工当天也来和“老伙计”作最后的告别。大爷1971年来的郑州,1997年退休,“也不能说没感情,但城市要发展。”
拆除幕后
早在去年9月,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就发布了郑州热电厂区域的详尽改造规划。而该片区的封闭性改造,实则在此前一年已经开工。
此次拆除6座烟塔,其主因是要彻底解决交通瓶颈问题。
热电厂所在区域北邻陇海铁路,西近西三环快速路,内部南侧多为断头路,循环不畅,成为西三环与秦岭路两条平行主干道的通行壁垒,东西方向不能直达,需要借道金水路或建设路绕行数公里,造成交通出行极大不便。
大象新闻记者了解到,爆破拆除后,项目拟分成两期开发。前期主要是对工业遗存进行活化,沿秦岭路打造产业示范带,建设公园绿地,完善工业生态廊道。二期重点提升完善市政配套功能,实现工业人居复兴。
针对片区内道路联通不畅的短板,在片区西部规划新建40米宽洛达路,向南连接建设路,远期向南打通至中原路和洛达路南段联通。向北计划打通下穿陇海铁路衔接金水西路和王屋路直通高新区,东西
向加快40米宽棉纺西路西延工程,使区域内交通组织更加畅通便捷。
同时该项目还将沿工业生态廊道布置多种商业功能,引入高质量教育资源,将老建筑注入新内涵,打造郑州西部宜居宜业宜游标杆生活区。
此次6座烟塔爆破拆除后,烟囱已经全部“消化”,而庞大体量的冷却塔仍然保留下了两座。它们的“命运”,目前尚不最终确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