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5日讯6月24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优化科技金融政策供给 助推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新闻发布会。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艳营,市科技局副局长沈长遐,市科技局资源配置和管理科负责人王建顺和中国建行枣庄分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孙华伟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艳营在发布会上介绍,当前,枣庄市聚焦“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持续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对科技创新和融资需求日益增加,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优化科技金融政策供给,能有效引导金融资源向创新领域集聚,解决科技创新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助推科技创新能力提质升级。

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科技金融政策是指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为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系统安排。当前,枣庄市科技金融支持政策主要包括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科技股权投资、科技创新券等几大类,涵盖贷款、担保、保险和股权投资等内容。省政府,省科技厅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及贴息管理办法》等文件,在省级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枣庄市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管理办法》《枣庄市科技创新券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其中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政策支持力度最大,惠及企业最多,覆盖面最广。2021年以来,累计引导合作银行为科技企业提供低门槛、低成本的信贷资金32.9亿元,惠及企业500余家,有力地支撑了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创新领域。坚持完善科技金融体系与推动科技金融政策落地两手抓,引导金融资源投入到科技创新领域,有力发挥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作用。2023年,全市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13.4亿元,贴息补助542万元,惠及科技企业300余家;组织30余家企业对接省科技金融活动,协议融资金额2.23亿元;组织科技企业加入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共享大型科研仪器和设备,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创业(创客)团队发放科技创新券补贴90万元。2024年,同中行、建行、工行、邮储、交通等13家在枣庄设立的分行达成合作意向,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业务。一季度,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2.33亿余元,同比增长25%;申报总投资额为6800万元省级科技股权投资项目3个,经过积极争取,目前已完成投资省级评审、项目入库工作,即将进入投资方尽调阶段。

推动科技金融提质增效。建立多方主体合作机制,加强与银行、保险、创投等金融机构协同,优化创新发展生态环境,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坚持需求导向,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融资需求。横向上,积极探索实现科技贷款、股权投资、担保、保险等全方位金融服务需求;纵向上,贯穿科研项目研发、小试、中试、产业化等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需求,实现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同时,加强风险防控,严格按照程序办理,守牢廉政风险底线,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对融资企业经营状况、征信情况等方面的审核,定期按要求开展检查、监测、跟踪等工作,确保科技金融资金安全可控。

闪电新闻记者 刘聪聪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