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下

各地正陆续公布高考成绩

高考志愿

是千万考生及家长

即将面临的重要选择

不少家长求助相关服务机构

希望通过专业指导为孩子

选择最佳志愿

一些机构面向考生

推出各种志愿填报指导服务

价格动辄数千元、上万元

那么

这笔钱真的花得值吗?

对高考生来说

有什么靠谱的方法

选大学、选专业?

01

是否找志愿填报机构?

高考生各有选择

辽宁沈阳的周婷(化名)是今年的一名高考生,毕业于沈阳市第十一中学。她告诉中国三农发布记者:“我学的物理、化学、生物,但是物理成绩特别不好。我想填报沈阳的211学校,太远的学校我分也不够,家里人也想让我报沈阳的学校。对于专业方面,我想报一个语言类的专业,自己比较擅长背东西,所以学语言类专业处于自己的舒适区内。”

对于即将面临的高考填志愿,周婷表示还是有些担忧:“家里人也不太懂怎么填志愿,给我找了一个报考机构,花了6000元左右。报考老师给我选出了200多个学校、7个适合我的专业方向,等出分了再具体往下筛选。当然,这个机构到底靠不靠谱,得之后才能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王宇(化名)是北京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的一名高中毕业生,他告诉中国三农发布记者:“今年高考有些没发挥好,但我还是想报数学类专业,以后想当一名数学老师,完成儿时的梦想。预估我能上一个北京的211或者分低一点的985学校。”

当被问及是否考虑找一个帮填志愿的机构时,他表示:“我自己目标挺明确的,应该不会找那种机构。我们6月25日查完成绩后,26日就返校,学校会有一个关于填志愿的指导。”

学习文科的张建华是来自农村的一名高考生,今年毕业于衡水中学。他的目标院校是烟台大学,理想报考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因为他计划大学毕业后考公务员,而这个专业比较适合考公。他向中国三农发布记者表示,家里经济考虑一般,不考虑找市面上那种高考志愿规划师之类的。此外,村里也有提供辅导高考生填报志愿的服务,不收费。

02

所谓的“规划师”靠谱吗?

高考结束后,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当数志愿填报。花上万元帮助考生填报志愿,谈话一小时收费2000元……近年来,不少商家嗅到其中商机,纷纷推出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元的高额志愿填报指导服务。

记者调查发现,这一市场迅猛生长的背后,不乏中介借机制造焦虑、夸大宣传,助长了考生、家长的盲从功利心态;也反映出报考信息的整合和公开仍需完善,公益普惠的志愿填报指导和学生生涯教育仍需提升。调查发现,大部分咨询机构可以为高考生提供一些整合筛选过的信息资料。然而,部分咨询机构利用考生、家长对填报流程和内容不熟悉的“信息差”,渲染滑档、退档、高分复读等失败个案“制造焦虑”,以达到诱导消费的目的。

记者来到东部某省会城市闹市区一家咨询机构暗访,路口斜对面就是一所全国知名高中。“单独志愿填报是6980元,还有9800元、12800元等档次。”这家机构工作人员说,“要想报名的话就抓紧,好多人已经报了。”

在重庆一家志愿填报指导机构办公室,记者看到墙上挂满了各类资质证明:心理咨询师证书、中国教育在线高考志愿咨询师荣誉证书、重庆市教育学会某讲师团成员聘书……根据指导老师的经验丰富程度,指导价位分为4800元、6800元两档。

不光是线下服务,记者在手机应用商店上搜索志愿填报,发现相关软件多达数十款。与此同时,网络直播、购物平台、群聊等线上志愿填报服务推广也是“铺天盖地”。某知名教育博主近2万元的志愿填报服务,刚一上线就被抢购一空,甚至2026年的名额都已售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半月谈

记者实地走访多家教育咨询机构发现,相关服务价格水涨船高。花高价请来的“规划师”,能够提供等价的服务吗?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规划师”鱼龙混杂,“套路”很多。

——以“专家”名头,骗取家长信任。西部某地一家志愿填报指导机构“蜗居”于一家艺术培训机构里,却挂出一块“某地志愿填报中心”的牌子。该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有一名“专家”是某中学在职管理层干部,有十余年志愿填报指导经验,是“教育部督导专家成员”。

记者向当地政府教育督导室求证,工作人员则表示“不太靠谱,督学要持有国家颁发的证件”, 并提醒“即便是真正的督学,也不能利用该身份做志愿填报指导的生意,并且这一身份与填报志愿的专业性无关”。

——持“证书”上岗,包装专业能力。一家线上售卖规划师培训课程的机构工作人员坦言,没有“高考志愿规划师”职业资格证书,这一行“不存在持证上岗”。

——凭“话术”招生,靠“大数据”辅导有的机构的“规划师”其实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一名曾在某机构做兼职规划师的学生透露,机构会给他们短期培训十几天,教给他们一些话术,如“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报考数据量大,自己根本看不过来”等,然后用大数据系统生成一份针对性并不强的方案。

03

选大学、选专业

这些方法更靠谱!

据了解,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预计为135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4种新专业正式纳入,2024年起,即可进行高考招生。目前,目录内共包含93个专业类、816种专业。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全国3000余所高校、800余个本科专业,报录规则多,专业方向亦有变化。面对高考志愿填报,高考生们有什么靠谱的方法,可以用来选大学、选专业?

对此,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今年首次推出“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基于大数据,免费为考生提供志愿推荐、专业介绍、心理测评、就业去向及前景查询等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教育部

此外,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也在近期启动了志愿填报辅导系列活动,包括模拟填报、“招办主任教你填志愿”、网络直播等,并同步制作发布系列志愿填报指导视频,详细介绍考生所需政策和填报方法等内容。

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办主任汤海旸说:“对于考生来说,与其听信某些‘高考志愿规划师’的‘专业指导’,不如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个人爱好、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充分利用公共信息资源,科学合理确定适合自己的高考志愿。” 汤海旸认为,高中学校作为开展志愿填报指导的主阵地,对学生的帮助作用还有待加强,这在农村高中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高中教师的培训,把包括志愿填报指导在内的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融入高中日常教学。”

“生涯教育与思政教育、心理教育可一体化融合开展,促进高中学业、大学专业、未来职业衔接贯通。”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研发基地首席专家顾雪英建议,尽快设计出台面向高中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让学生在高中阶段主动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优势所在。

破解高考志愿填报难题

主管部门和学校等

应着力提供公益普惠的

咨询指导服务

构建多元个性的

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高考生们

也应结合实际情况

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才是更靠谱的办法

来源丨新华社、半月谈、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报等

记者、编辑 |孙冰冰

主编 | 蒋琳

监审 | 钟倩

转载请注明来源“农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