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春的一个午后,一辆天蓝色的华沙牌轿车缓缓驶入了中南海丰泽园。车子停稳后,一位中等身材、脸庞清瘦的军人从车内走出,往菊香书屋走去。

见到此人后,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连忙迎了上去:“余政委来啦!主席正在里面等你呢!”说完,李银桥将此人领进了室内。

听到脚步声后,毛泽东微微仰起头:“哦,是余秋里同志来了,快坐快坐!我记得你好像是吸烟的吧?来抽一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话间,毛泽东把一支香烟递到了余秋里的面前,准备拿火柴给他点上。余秋里赶紧接过火柴,将火柴盒夹在两腿中间,右手抽出一根火柴,“刷”地划着了火,点燃了自己嘴上的烟卷。也许是吸得太猛,余秋里被烟呛到了,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毛泽东见状哈哈大笑,一边拍着余秋里的背,一边笑话余秋里:“抽烟这个事,你还是嫩!”

一、

等余秋里咳嗽平复后,毛泽东这才和他聊起了正事:“总理和彭老总推荐你当石油部长,听说你有些想法,今天我就是想听听你的想法的!”

“主席,我是怕石油部长这个担子受不起呦!主席,我们的高级干部多得很,您随便挑哪个都比我强嘞!”

毛泽东摇了摇头:“我们这些人都是打仗过来的,建设新中国谁都没干过嘛!你二十多岁就当了红军团长、团政委,后来又当过独立旅司令、政委,解放后又是军校的领导、我们军队的总财务部长,会带兵、会算账,又能做政治工作,我看你当石油部长很合适。”

接着,毛泽东问起了余秋里的年龄。在得知余秋里只有43岁时,毛泽东笑着说:43岁,儿童团嘛!余秋里听了毛泽东风趣幽默的谈话,也不禁笑了起来。

接着,毛泽东神情严肃地说:我们军队的高级干部,很多都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成了我军优秀的指挥员和政治工作干部。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打仗、搞经济建设都是如此。

说到这里,毛泽东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又对余秋里说:“你是不是不愿脱军装啊?放心,你这次工作调动是中央决定,不是转业。你如果转业,要发一笔财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说不是让自己脱军装,余秋里终于放了心:“主席,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按照你的指示,在实践中去学习,努力把工作做好!”

多年之后,余秋里在回忆录里特别提到了主席的这次接见。他说他当时在答应主席时,并不十分清楚这副担子有多重!

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石油供应极其匮乏,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许多地方的汽车只能烧木炭、酒精, 就连北京的公共汽车也背上了沉重的煤气包。西方国家妄图用石油卡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脖子,因此找到我们自己的油田,就成了亟待解决的大事。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先后成立了地质部和石油部,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担任地质部长,李聚奎将军被任命为第一任石油部长。

毛泽东对石油工业部寄予了极大希望。李聚奎在担任部长期间,成功在克拉玛依找到了油田,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但在“一五”期间,我国原油的产量仅完成计划的72.6%,石油短缺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毛泽东也对石油部的工作颇为失望。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考虑要做一下人事变动。时任总后勤部政委的余秋里,便成了接替石油工业部部长的人选。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任命余秋里为石油工业部部长。

当上石油工业部长后,余秋里派副部长李人俊和石油专家徐今强来到克拉玛依,对“一五”期间没有完成原油产量的原因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可是新疆有些领导没有把心思花在生产石油上,而是花在了当时风靡全国的“大炼钢铁”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新疆的做法,李人俊和徐今强提出了不同意见,不想却有人到兰州军区政委冼恒汉处,说李人俊和徐今强“右倾”。

得知这一情况后,余秋里连忙赶往兰州,找到时任甘肃省委书记兼兰州军区政委的冼恒汉。没想到冼恒汉也支持搞大炼钢铁,还说徐今强两人是“右派”。

见冼恒汉如此糊涂,余秋里也生气了。他一巴掌拍在茶几上,冲冼恒汉吼道:你咋这么糊涂,这两件事孰轻孰重,你这个老红军都分不清楚吗?

可不论余秋里如何说,冼恒汉一直认为“大炼钢铁”才是当前最主要的工作。余秋里没有办法,只得带着李人俊和徐今强返回北京。

三、

就在余秋里茫无头绪的时候,邓小平为他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告诉余秋里:“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石油消费和炼油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但是目前石油勘探主要在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勘探程度很低,许多地区还是一片空白。可不可以将石油勘探的重点,从西部地区转移到东部地区?尤其是松辽、华北、华东、四川、鄂尔多斯这五个地区,能搞出来石油来,就很好。”

听了邓小平的讲话,余秋里感到心中有了底。他决定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到最关键的部位上,突破一点,带动全局,一举改变中国石油工业落后的被动局面。

在1958年召开的八大第二次会议上,余秋里在代表石油部的发言中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面貌。1957年石油产量只有146万吨,这个数字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相比,实在是太不相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这里,余秋里停顿了一下,然后高声地说:今天,我代表石油部党组向冶金部挑战,我们要在15年内赶上钢产量。冶金部生产一吨钢,我们生产一吨油!

余秋里的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坐在主席台上的毛泽东关切地问道:“你们行吗?”

看着主席期望的目光,余秋里坚决地说了一个字:“行!”

八大二次会议后,余秋里得到一个消息:四川南充一口探井在钻井过程中,喷出大量原油!余秋里十分兴奋,亲自来到南充,要求把南充的勘探任务当作一个战役来打,在川中进行一次石油大会战。

令人没想到的是,会战进行了两个多月,也没有找到连片的油田,石油部党组经过研究,只得决定结束这次会战。

在向毛泽东汇报时,余秋里心情沉重地说:“报告主席,经过勘探,我们没有在南充地区找到大的油田。”

毛泽东鼓励说:“那里没有找到,就到别处找,东方不亮西方亮,中国这么大,总会找到油的。”

四、

川中石油会战让余秋里碰了钉子,但并没有打击到他找到石油的决心。

经过科学研判,余秋里将找油的重心,放在了松辽盆地上。在几次钻井失败后,经过地质技术员的精密勘测和专家们的反复论证,最终将第三口基准井的井位定在大同镇一个名叫高台子的地方。

1959年4月,松基三井正式开钻。钻进至地下约1461米处时,仍然没有发现石油。失败的阴霾再一次压上大家心头,很多人提议换个地方开钻,但余秋里却一直鼓励大家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9月26日,是中国石油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沉积在松辽平原地下亿万年的黑褐色原油,终于从沉睡中醒来,射出井口,喷向了高空。在场的所有人都禁不住手舞足蹈,余秋里也和大家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东北找到石油的日子,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的前夜。为了纪念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现,经中央批准,松基三井所在地的大同镇改名为“大庆”,这个充满吉祥与希望的名字,从此享誉全国,震惊世界。

喜讯传到北京,毛泽东十分兴奋,连声夸奖道:“余秋里是个帅才!”

1960 年 2 月,余秋里代表石油部,将一份《关 于东北松辽地区石油勘探情况和今后工作部署的报告》上报给了党中央。 中央批准了这份报告,还特别拨了 2 亿元和几万吨钢材、设备给石油 部,另外又在全国各地调集了 3 万多名退伍兵,参加石油大会战,一场气壮山河的石油大会战正式拉开帷幕。

几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油大军汇集到一个东北荒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靠什么来统一大家的思想,从而稳定队伍,打开石油会战的局面? 余秋里想出了一个好点子。他号召大家一起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用辩证法的观点,引导大家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坚定了大家“拼命拿下大油田”的信念,打赢了这场大会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战间隙,余秋里也多次往返北京,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当他告诉毛泽东,石油工人们靠“两论”打赢了这场会战后,毛泽东情不自禁地笑了:“我那两本小书还有这么大的作用啊!”

在石油大会战中,余秋里非常重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 他要求后勤部门要在生活上照顾好技术人员,给他们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灶, 一定要保证他们吃饱。而余秋里自己,在“会战”中每天都与普通工人们一样,吃着“大灶”。

在第一线工作期间,余秋里还发现了一个先进典型,他就是“铁人”王进喜。于是,余秋里迅速召开会战指挥部紧急会议,正式发出了“学习‘铁人’王进喜,人人做‘铁人”’的号召。

在余秋里的带领下,在王进喜精神的鼓舞下,至1963年底,大庆油田累计打井1178口,年生产原油440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67.3%,基本满足了我国对原油的需求。

五、

1964年1月,余秋里在中南海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汇报大庆石油大“会战”的情况后,毛泽东高兴地说:“好嘛!我看这个工业,就要这个搞法,全国都要向你们学习,要学大庆!”

10天后,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传达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人民日报》也在头版头条刊出了毛泽东“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报道了大庆人吃大苦、耐大劳,为让祖国抛掉贫油帽子而忘我拼搏的感人事迹。在编后语中,《人民日报》指出:“大庆精神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大庆人,是特种材料制成的人,就是用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人。这种精神、这种人,正是我们学习的崇高榜样。”

在当年底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大庆油田的典型经验,并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解放军”的号召。

仅用了六年,余秋里不仅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还在大庆总结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当时西方封锁,中国条件艰苦,经济落后的情况下,用精神的力量凝聚了人心,促进了各行各业的社会主义建设。

1964年12月,余秋里出任国家计划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兼秘书长,离开了他奋斗了近七年的石油战线。从那以后,大庆的领导人便换成了余秋里在兰州保下来的徐今强。

出任石油部副部长兼任大庆油田工委书记、总指挥后,徐今强狠抓经济技术指标和完井质量等方面的工作,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推动了油田生产的发展。他亲自蹲点,调查研究,做到“项项工程质量全优,事事实行规格化,人人工作过得硬”,把“三老四严”作风更加具体化了,有力地推动了油田各项工作。

改革开放后,余秋里重新回到部队,先后担任过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委委员和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1999年2月3日,余秋里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六、

最后说说那位“糊涂到家”的冼恒汉将军。由于长期执行"左"的错误路线,1977年6月,冼恒汉被中共中央免去一切职务,由宋平接替他担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兼兰州军区政委。叶剑英在冼恒汉问题上指出:对洗恒汉同志要一分为二。他参加革命48年了,给党作了很多工作,红七军的老同志,后到中央苏区,留到湘赣,到了二、六军团,参加了长征。有错误,希望改了就好。我们按毛主席政策办事,不是犯了错误,就一棍子打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2年,冼恒汉找到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向余秋里讲起了自己生活上的一些困难。余秋里对这位犯过错误的老将军也很关心,在他的帮助下,终于让冼恒汉在1985年落实了离休待遇。后来,冼恒汉撰写了《难忘的记忆》、《回顾二万五千里长征》、《有关一纵队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史料的回忆》等十多篇回忆录,并在回忆录中承认了自己当年“左”的错误。

1991年11月19日,冼恒汉在兰州病逝,享年80岁。余秋里得知消息后,也派人送去了花圈,悼念这位身经百战的老红军。

参考资料:

《凤凰资讯》:《毛泽东为何选独臂将军余秋里出任石油部长》

《百年潮》杂志:《余秋里出任石油部长前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