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墨雨云间》热播,收视和讨论度居高不下。该剧三位导演中,马诗歌是最年轻的一位。他曾担任过多部网络短剧的编导工作,在《墨雨云间》之前从没拍过长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雨云间》海报

三年前,他在机缘巧合下执导了欢娱影视的短剧《一纸寄风月》。拍完之后,于正向他推荐了一本小说,“我一开始以为他就是跟我‘好书分享’,结果一周后他问我:‘看完了吗?我现在要把这本书改成电视剧,我想找一个懂短剧的人来做这个剧本’。”

这本小说正是《墨雨云间》的原著,“我就这样,成了接触这个项目可能除于老师之外最早的人。”马诗歌笑说。除了导演,他首先成为了这部剧的编剧,“从2021年底开始,第一稿剧本基本是我来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雨云间》导演马诗歌

没人比吴谨言更适合薛芳菲

从男女主的情感发展模式来说,马诗歌认为,《墨雨云间》也和目前同类型剧集比较主流的情感发展模式不太一样。“这次创作有个很好的点,就是我们没怎么受到太多外界干扰。”马诗歌说道,“比如,很多剧一上来会要求男女主要发糖,尤其是剧情前期,让观众嗑起来才能留住观众之类的。但我们这次创作,没怎么考虑这个,想得更多是男女主如何完成各自的事业线。而他们的互动,也是建立在他们的人设和关系变化上,不是为了甜而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雨云间》剧照

“吴谨言和王星越因为年龄差比较大,一开始大家不会特别看好他们的CP感。”马诗歌坦言。但王星越非常贴合角色,且善于“用眼睛演戏”。“他的眼神戏的价值很高,因为这个角色很多时候就是在观察,通过他的眼神和微表情在传递那种腹黑邪魅,他的度把握得很好。”

而对吴谨言,他也是不吝赞扬,“我可以说,内娱没人比吴谨言更适合薛芳菲。她本身就有那种很倔强不服输的劲头,同时,她虽然是在复仇,但没有那种人挡杀人神挡杀神的戾气,很多时候她还是柔软脆弱的,破碎感的。”

在马诗歌看来,吴谨言和王星越其实CP感很强,“因为他们首先符合他们的人物本身,然后剧本给人物设置了各种情感和场景,就顺理成章。所以可能不是吴谨言和王星越有CP感,而是薛芳菲和萧蘅有CP感。”马诗歌笑说,“当然,他俩在片场关系也非常和谐,经常在片场都是用方言交流,就有点像他俩之间的一种密码。”这种日常的默契,在马诗歌看来,对演员很好,他们会不自觉地带入到表演中。“而且他俩都是那种特别喜欢琢磨和设计角色的。只要拍他俩的戏,我就看他俩即兴互动,碰撞出更多好的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雨云间》剧照

总导演自带鼓风机

《墨雨云间》的总导演侣皓吉吉,此前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是《太子妃升职记》,其个人风格十分强烈突出。“吉吉导演作为总导演,白导(白云默)和我这次是统一在他的美学风格之下的。”马诗歌说道。

在他看来,侣皓吉吉极其擅长拍摄情绪渲染和爆发的戏。“他的风格很贴合薛芳菲内心那种奔涌的情绪。而且这个戏里很多角色,比如长公主,前夫哥,他们很多时候要呈现的情绪情感都是大开大合的,那这种时候除了靠演员的表演,视听语言的氛围烘托也很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子妃升职记》剧照

为了完成这种情感和氛围的呈现,侣皓吉吉在工作中极其细致。在马诗歌的观察中,比如演员躺在地上衣服怎么摆,他都是亲自上手;衣服被风吹起来,是哪些部分吹起来,吹到哪个角度,他也要让人用鱼线去拉到他理想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雨云间》剧照

连鼓风机都是侣皓吉吉自带的,马诗歌透露,“我第一次见导演自带鼓风机进组,因为他觉得剧组的鼓风机都不行,衣服吹起来飘动的感觉不够柔,达不到他的要求。”侣皓吉吉以前做时尚摄影,用的鼓风机是时尚摄影现场用的,“那个牌子的风机就是比较神奇,比如说把衣服吹到悬停在半空,但却没有那种很猛很硬的感觉。”马诗歌感慨,“在没有接触吉吉导演之前,可能别人会觉得,不就是拿鼓风机吹吗?谁不会?你接触了他就知道,真不一样。”

采访最后,他提到在网上讨论度颇高的“琴试”一场戏,基本整个呈现都是侣皓吉吉的智慧。“比如弹琴的过程中,出现了飞天女神、恶魔、蝴蝶、草原,一开始这些是剧本里没写的,剧本有一些薛芳菲和沈玉容过往的闪回穿插其中,就相当于在弹琴过程当中把那些前史讲给大家。但吉吉导演看剧本的时候,觉得情绪还不够,需要用视觉的方式来更好地展现人物内心的挣扎。所以现在的呈现,是吉吉导演自己亲手写的,是花了很多心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雨云间》剧照

短剧思维做长剧

在《墨雨云间》的创作中,马诗歌很清楚,这个故事本身是被纳入一个成熟的类型中的,“类型成熟好处是,受众明确;坏处是,竞品多,这类作品太多了。”如何破题,就要在完成一个类型的规定动作之外,在经典桥段里找创新点。

他以剧中姜若瑶给自己下药陷害薛芳菲的情节举例,“按常规写法,应该是女主叫来一家老小,在众人面前舌战群儒,洗清嫌疑的戏。但我们在写剧本的时候,确实觉得这种戏太多了,观众都能猜到,且叙事效率不高。所以我们把它改成了薛芳菲和姜若瑶闭门推演。”在不丢失剧情信息量的同时,通过“推演”这个情节,加快叙事节奏,完成该完成的戏剧任务,但情节又相对新颖一些。

除此之外,另一个剧本创作难点是反派人物塑造。“反派是很难写的,我们不希望把他们塑造成纸片人,希望能呈现反派背后的人生和逻辑。我们在怎么写好沈玉容、长公主、季淑然等方面,花了很多功夫。不管拍还是写,都要把人物做到极致。这是于老师一直在跟我们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雨云间》剧照

以长公主这个人物为例,在编剧团队最早的设定中,她是个行事张扬又让人捉摸不透的人,“捉摸不透才有迷惑性,才能制造足够的压力。甚至公主到底是爱沈玉容还是把他当作一个玩物,也让人猜不透,这是我们想呈现给观众的感觉。公主这个角色你越往后看,越会发现她残忍背后的苦楚,看到她的复杂性。疯是她的保护色,随着剧情进展,她隐藏在疯背后的东西,会慢慢被揭示出来。”

现在回头看,马诗歌佩服于正的前瞻性。“很早之前,欢娱影视就看到短剧市场的上升势头,并开始制作短剧。于正老师还预感到,未来长剧观众的口味会变,所以才尝试着在长剧的创作中,加入短剧思维。”在创作《墨雨云间》剧本时,马诗歌坦言他运用了不少做短剧的思维。

“短剧一般一集十几二十分钟,整部剧大概两百分钟。受篇幅所限,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讲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这会训练短剧的创作者必须在短时间内给出足够精彩有效的情节。”马诗歌说,“短剧一般没有明星卡司,制作成本也相对低廉,那靠什么吸引观众?只有剧情。剧情是短剧唯一的武器。”

但马诗歌也强调,剧情足够吸引人,故事节奏足够快,不是短剧的专属。“美剧的信息量很大,叙事节奏很快,但没人会说,美剧像短剧吧?”他指出,以前观众对长剧宽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明星演员阵容。但现在,观众对剧情的精彩和叙事效率要求更高了。“所以在我看来,并不是机械地把短剧方法论放到长剧创作中,而是长剧在回归靠剧情吸引观众的正确创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