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建春

前言

徐建春说:“我和共青团的感情很深,是党和共青团培养了我……看到有些干部脱离群众,我很生气。毛主席教导我们,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不能贪污腐败,党给我们的钱已经够用了,为什么还要别人的呢?”

农民拥护的年轻社长

1955年2月,胡耀邦会见青年代表。在一众年轻人中,胡耀邦一眼就注意到了一个年轻女孩,随后,他指着人群中的那名女孩说道:“你是山东的高小毕业生徐建春,农业社长,年轻的社长!”

胡耀邦短短的几句话,让20岁的徐建春非常激动,她没想到,胡耀邦竟然认识自己。

徐建春能够成为一个被群众、被领导认可的社长,并不容易。

1935年,徐建春出生在山东省掖县西由镇后吕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虽然是女孩,家庭条件也不好,但父母很支持她读书。

1950年,15岁的徐建春在本村高小毕业。原本,她想继续上学。但是,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急需各方面有文化的建设人才。徐建春的村里,也正在组织互助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耀邦

于是,徐建春最终放弃了继续读书,或者是进城工作的机会,选择留在村里,响应国家号召,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她和村里的四户人家,组成一个小组,并由她担任组长。但是,刚上任,徐建春就遇到了难题。

徐建春虽然出生在农民家庭,一般的家务活不在话下。但是,由于当地有妇女不下田的习惯,因此,徐建春根本不会干田里的活。

作为组长,什么都不会,怎么领导别人干活呢?于是,徐建春开始虚心向村里人请教,积极学习农活技能。

一天,徐建春看到组员李守富刚刚耕完一垄地,她赶紧跑过去,笑着说道:“守福哥,你让我试着扶一下犁好不好。”

看着徐建春虚心好学的样子,李守福点头答应。于是,徐建春从李守福的手里接过鞭子,学着对方的样子,嘴里吆喝着,赶着犁地的牲口往前走。

但是,牛听到徐建春的声音后,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徐建春急了,她挥起手里的鞭子,在牛身上重重打了一鞭,牛这才开始往前走。

徐建春赶紧用双手紧紧抱住犁把子,虽然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但犁却不听使唤,东一下西一下,歪歪扭扭的,翻起来的土,也只有两三寸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建春

犁完一条垄后,徐建春回头看到了一条歪歪扭扭的线。那个样子,与李守福犁出来的形成鲜明对比。徐建春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她觉得很不好意思。

李守福看到徐建春累得气喘吁吁,想要将她手里的犁接过来,要强的徐建春却不愿意。

她吆喝着让牛调转过来,继续犁地。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徐建春犁出来的地,终于变得有模有样了。

干完活以后,徐建春虽然浑身酸痛,但却非常开心。她兴冲冲地跑回家,对母亲说:“妈,今天我学会耕地了!”

60岁的母亲之前从没看到过村里的女人会耕地,她高兴得夸奖女儿:“俺闺女比上一辈人强多了!”

学会耕地后,徐建春并没有松懈。她又马不停蹄地继续学习,相继学会了耧地、锄地、浇水、推车、撒种等农活。

另外,她不仅自己下地干活,还发动村里的妇女,跟她一起下地劳动。农忙时,家长们顾不上照顾孩子,为了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徐建春又发动村里的老年妇女,成立农忙托儿所,帮大家照顾小孩。

在徐建春的领导下,他们互助小组的小麦,连续获得好收成,群众自然而然将她当成榜样,当成学习的模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建春

县劳模大会上,徐建春领导的互助小组,还被评选为优秀组。

另外,高小毕业的徐建春,还是村里稀有的知识分子。虽然没能继续上学,但她肚子里的墨水,并没有浪费。

没事的时候,徐建春会将大家组织起来,给农民们读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报纸上刊登的种田知识。由于管理能力出色,十几岁的徐建春,将互助组搞得井井有条,大家打心底里佩服这个女娃娃。

此后,徐建春又当选初级社长,还管理过高级社以及人民公社。

徐建春的名声传出去后,她很快就被邀请参加山东省第一届团代表大会,并受到奖励,同时还成为团省委候补委员。

1952年,《山东青年》首先以《当年她是个女学生,成了模范的互助组组长——模范团员徐建春访问记》为题,报道了徐建春的事迹。

同年10月,徐建春被邀请参加北京国庆节观礼活动。次年,她又参加了第三届朝鲜志愿军慰问团,到朝鲜进行访问。

1954年,因为《人民日报》转载徐建春的报道,她也成为党报,为全国知识青年正式树立的第一个先进典型。

自此,全国掀起了一股学习徐建春的热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建春向老农学习生产技术

当时,徐建春在国内,俨然就是一个人气火热的“明星”。两年时间内,徐建春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青年的4万多封信件。可见,大家对她的崇拜程度。

由于来信太多,再加上徐建春平时工作繁忙,她不可能一一回信。但是,如果不给大家回信,徐建春又感到惭愧与不安。

因此,徐建春主动找到《大众日报》,并通过《大众日报》,给全国的青年人,回复了一封充满真挚感情的信:

每天我除了开会研究工作、访问社员外,总愿意到地里和社员一起劳动。我觉得劳动是最大的愉快和幸福。特别是在收割庄稼的时候,看到那场里堆满的劳动果实,看到一车一车交给国家的公粮和卖给国家的余粮,看到社员们喜笑颜开地分配着粮食,吃着那香喷喷的新粮食,这时候,我就深深地感觉到劳动的愉快和幸福。这种愉快和幸福,对于没有参加过劳动的人来说,是不会享受到的。 我自己常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业中,自己在支援国家工业化事业中,有着自己的一份劳动,自己没有空着两只手,坐享社会主义的清福。
有的同学认为,参加农业生产,学习几年的知识就算白搭了。我不同意这样的认识。六年来从当互助组长到农业社长,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不够用。就说社里的计划管理吧,要制定好全年的生产计划、财务计划、季节性计划、小段计划等,没有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是不行的。就是参加农业生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同学们,祖国的农村有着广阔的天地,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在等待着你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运用自己的知识,施展自己的武艺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宣传徐建春

毛主席亲自接见

1957年5月,22岁的徐建春再次被邀请到北京,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5日下午2点,徐建春与其他1473名代表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北京政协礼堂。

当看到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走上主席台后,大家沸腾了,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

看到大家如此热情,毛主席微笑着,亲切地向代表们挥手致意。

大会休息期间,毛主席提出想要接见主席团的代表们。徐建春等人高兴极了。

他们十来个人,迫不及待的等候在主席团的休息室内,眼睛齐刷刷的望向门口,焦急的等待着毛主席的到来。

没多久,毛主席一行人相继走进休息室。代表们立即围了上来,将毛主席团团簇拥。

“主席您好!”大家热情地向主席打招呼。并伸出手来,想要与毛主席握手。

毛主席微笑着回应着:“你们好啊!”同时伸出手来,与大家一一握手。看着这群富有活力的年轻人,毛主席很高兴,他问:“你们都是哪里的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劳模徐建春(左二)给毛泽东点烟

“主席,我是四川的!”“主席,我是新疆的!”大家争先恐后地回应着。

毛主席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笑着说道:“噢,噢,四川的,新疆的……”

随后,毛主席在一个长沙发上坐下,大家又围了上来。有人伏在沙发背上,有人坐在一旁,非常随意。此时,在大家的眼中,毛主席既是一位让人尊敬的伟人,也是一位慈祥的长者。所以,大家一点也不拘束。

当时,徐建春正好坐在毛主席的身边。能够这样近距离地与毛主席接触,她感到非常幸福。

坐定后,毛主席拿出一根烟,他询问大家:“你们抽烟么?”

“不抽”大家齐声说道。

“你们都不抽,那我也不抽了。”毛主席说着,准备将烟放下。

大家赶紧说道:“主席,您抽吧……”

随后,毛主席拿着烟,习惯性地在茶几上磕了几下。注意到毛主席这个动作后,徐建春眼疾手快,随手拿起茶几上的火柴,划着给毛主席点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由于担心点不着,或者是烧着毛主席,徐建春那一瞬间很是紧张,她不得不用另一只手,托着点烟的手。

看到徐建春给自己点烟,毛主席自然地将烟夹在手指中间,伸过头来。周围的人看着这一幕,都开心地笑了。

摄影师洪克抓住时机,将这珍贵的一幕,拍了下来。而这张照片,也一直被徐建春珍藏着。徐建春说,与毛主席的合影,是自己一生中最珍爱的东西。

烟点着以后,毛主席握住徐建春的手,亲切地问她:“你是哪里的?”

“山东。”

“噢,我知道你,你是最年轻的女社长嘛!要再接再厉,好好干啊!新中国的建设,离不开你们这些年轻人……”

徐建春激动地表示,自己一定谨记毛主席的教诲,一定更加努力的工作。她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不辜负毛主席的期望。

20多分钟的谈话中,毛主席一直慈祥地注视着代表们。每个人说话,他都会认真倾听,认真回答他们的问题。房间内不断传出欢声笑语,大家围在毛主席的身边,就像是女儿们围着父亲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1958年,毛主席来到济南西郊麦田里,再次与徐建春等人亲切谈话,并留下了珍贵的照片。每次看到这些照片,徐建春都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岁月,沉浸在幸福的记忆中。

1959年,徐建春又被邀请到北京,参加国庆十周年观礼以及中央召开的会议。

徐建春刚走进人民大会堂,就遇上了周总理与金日成。周总理笑着向徐建春招手,随后将徐建春介绍给金日成。

听到徐建春只有23岁,一步步从初级社长,做到人民公社,金日成高兴的拉起了徐建春的手,不断地说着:“好、好……”

之后,周总理又关切地询问徐建春:“工作累不累?”又嘱咐她:“人民公社是个大摊子,刚刚成立,一定要好好干!加强学习。”

工作多年,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徐建春早就意识到,自己欠缺的知识还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于是,她提出继续学习。

此次见面没多久,徐建春就被送到北京农业大学,专修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为她之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建春与毛主席合影

人民利益至上

虽然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赞誉,但是,徐建春并没有被赞扬声冲昏头脑。工作中,她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立场。

1959年左右,胡耀邦到徐建春所在的公社参加劳动与调查研究,在一次劳动休息期间,徐建春对胡耀邦说:“大跃进浮夸风盛行,各个地方都在放卫星,夸大自己的粮食产量,我压力很大。有些想法,只能憋在心里,不敢说……”

原来,就在不久前,徐建春被邀请到聊城介绍小麦丰产的经验,与她一起被邀请介绍经验的,还有河南的一位同志。

当时,徐建春介绍的小麦亩产是500斤,而河南的那位同志,介绍他们的小麦亩产可以达到3726斤。如此大的差别,引发了台下群众的议论。

因此,当天发完言后,徐建春因为压力过大,下午嘴上就起了很多水疱,连饭也不能吃。

回去以后,徐建春将聊城发生的事情,详细讲述给公社人员听。

随即,大家纷纷建议,修改当年的小麦亩产计划。将原来的目标,改为亩产1500斤,比上一年翻了两番。

这种做法,让徐建春非常不安。这样下去,对百姓没有一点好处,她也不想这样干。于是,她将这些事情,一股脑全部告诉了胡耀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建春在田地里

胡耀邦没有批评徐建春,而是鼓励她:“没关系,该是多少就报多少。多报了,老百姓分不到粮食怎么办?一定要实事求是啊!”

有了胡耀邦的话,徐建春更加明白,不论什么时候,都一定要站在人民的角度考虑,一定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说真话,办实事,牢记毛主席的实事求是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更好为人民服务,徐建春再次要求继续学习进修。组织也想进一步培养徐建春,便于1962年,送徐建春进入山东农学院学习。

这位全国劳动模范的到来,引起了校方的高度重视。学校随即组织了数学、物理、化学、政治、语文等方面的老师,为徐建春上课。

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徐建春顺利毕业。之后,组织将徐建春调到共青团山东省委工作。自此,徐建春离开了一线。

在此后的数年中,徐建春先后出任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山东省革委委员、山东省委常委、县革委副主任、团省委书记等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三为徐建春

1979年至1998年,徐建春又出任山东省第5-8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对于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徐建春晚年表示,如果没有毛主席当初的教诲,就没有现在的自己。因此,她感激毛主席的恩情。

1998年,徐建春以副部级待遇退休。她感慨地说道:

“我这一生,10 年在基层,10年干共青团工作,还有10年干人大工作。最难忘的还是前二十年的工作,整天有做不完的事儿、使不完的劲儿,那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啊!”

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只要听说有共青团与青少年的活动,即便身体情况不佳,徐建春也会坚持参加。

她说:“我和共青团的感情太深了,是党和共青团培养了我。看到团干部越来越年轻,文化水平越来越高,我打心眼里高兴啊!”

另外,徐建春还经常教育在她身边工作的同志:“不能光想着自己的利益,不管群众的疾苦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