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李敏孔令华合照

前言

1959年8月28日,这一天正是李敏和孔令华结婚的日子,此次的婚礼,他们二人极为重视。出席李敏婚礼人员的名单是李敏和孔令华亲自拟定的,不过,最后拍板的是毛泽东,当他们夫妻二人将名单放到毛泽东面前后,他说:“再添一个人,把你远志姐叫上”。

婚礼当天,多了两个姓曹的小朋友,男孩子才10岁的模样。临出发之前,这个小男孩就听到母亲说:“今天去参加你李敏姨妈的婚礼”,他只知道母亲姓毛,有可能是毛主席的什么亲戚,可是,从没想过,他们居然是去参加毛泽东女儿李敏的婚礼。

这个男孩为什么称李敏为姨妈,他的母亲又是谁?

把你远志姐叫上

李敏和孔令华自八一小学相识,两人的感情完全能称得上一句青梅竹马,于是,在李敏上大学的时候,便自然而然地和孔令华恋爱了,毛泽东听到两人恋爱的消息后,非常高兴。

而且,毛泽东还从李敏的口中得知孔令华的父亲乃是孔从洲,毛泽东心下更加的放心,两个小家伙在一起开心就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孔从洲

李敏和孔令华很早就打算结婚,可是,婚期一直定不下来,一些准备工作都没来得及做,最后,毛泽东将日期定在了8月28日,李敏得知后,只觉得太仓促了,因为距离婚期没几天了,对此,毛泽东作出了解释:“我没有其他时间了,就这个日子吧!”

毛泽东想要亲自参加女儿的婚礼,见证她的幸福。

出席李敏婚礼人员的名单是李敏和孔令华亲自拟定的,不过,最后拍板的是毛泽东,当他们夫妻二人将名单放到毛泽东面前后,他说:“再添一个人,把你远志姐叫上”。

婚礼很快就到了,只是,李敏和孔令华结婚的时候,两人还没有工作,手里没什么钱。

李敏的新娘服乃是一件布料的连衣裙,这件衣服并不是为了婚礼特别定制的,而是按照“爸爸供给制”,每两年应该添置的一件衣服,它原本应该是一段布料,然后让李敏和李讷每人做一件衣服,最后李敏用它做了一件无袖无领的连衣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李敏罕见照

婚礼这一天,毛泽东自掏腰包,花了400元在丰泽园颐年堂里面摆了三桌酒席来宴请宾客,在婚宴上,毛泽东第一次见到了亲家孔从洲,一大早,毛泽东就派车将孔从洲从家里接到中南海,和他一起主持婚礼,担心他不自在,毛泽东还拉着他的手,逐个地将他介绍给在场的宾客:“这是李敏的公公”。

在这之前,孔从洲已经知道儿子要结婚的大喜事,只是不知道具体的时间,这次时间仓促,他也来不及给刚见面的儿媳妇准备见面礼物,最后只能将身上的70元送给李敏,表示祝贺。

今天去参加你李敏姨妈的婚礼

当天下午,宴会上又迎来一家四口,为首的正是毛泽东心心念念的毛远志。

临出发之前,曹耘山的母亲给他和妹妹曹立亚穿上了最漂亮的衣服,几乎算是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收拾了一遍,走在路上,母亲才和他们透露:“今天去参加你李敏姨妈的婚礼。”

对于母亲的身份,10岁的曹耘山也只是懵懵懂懂的,他只知道母亲姓毛,还是湖南韶山人,很有可能和毛泽东沾亲带故,可是,唯独没有想过,有生之年,他居然有机会参加毛泽东女儿李敏的婚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毛远志和曹全夫

当曹耘山踏入喜宴的时候,一眼就看到那个在人群中笑声爽朗的毛泽东,没一会儿,他就注意到进门的毛远志,便赶紧走到她的跟前,其实,从1959年以后,毛泽东已经有5年的时间没有见到自己的侄女毛远志了。

毛远志看到迎面朝她走来的毛泽东,面上一喜,两人就这么用家乡话开始聊天,直到婚礼结束前,毛泽东又招呼大家一块合影,曹耘山和妹妹曹立亚趁着大家不注意,立刻靠到他的跟前,曹耘山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心下更是激动的不得了,整个人都站的笔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毛泽东身边的小兵。

你远志姐是在我身边长大的

按理说,毛泽东身边的亲戚不少,为什么毛泽东对毛远志这么惦记,即便是在李敏的婚礼上,都不忘记宴请毛远志呢?

毛远志乃是毛泽东弟弟毛泽民的女儿,因为毛泽民一直跟着毛泽东东奔西走,所以,一直到毛远志15岁,都对自己的父亲和伯父没有多少印象,在她15岁那年,在毛泽民爱人王淑兰的努力之下,毛远志得以前往延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李敏婚礼合照

毛远志到延安找父亲毛泽民,结果毛泽东告诉她:“你爸去新疆工作了。”就这样,毛远志在延安住了下来,并进入小学补习文化知识。

对于这个侄女,毛泽东打心眼里喜欢和心疼,因为战争的缘故,毛家很多人都牺牲了,所以,他格外珍惜毛远志。

转眼间,毛远志也长大了,到了恋爱的年纪,她和一名叫曹全夫的小伙子恋爱了,这个时候的她还畅想着和他的未来,只要父亲回来,他们就能询问她父亲的意见。

直到有一天,伯父毛泽东回到延安,毛远志将曹全夫带到了毛泽东的面前,结束之后,毛远志还看到了以前在毛泽民身边的战士,便想着询问毛泽东她的父亲在哪里。

看着亭亭玉立的侄女,毛泽东有点于心不忍,最后还是将那个令人心痛的事实告知她:“他被反动派杀害了。”

为了不让侄女伤心,毛泽东只能强忍着难过安慰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爸爸虽然走了,可他是为人民牺牲的,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毛泽民青年照

毛远志听到毛泽东这么安慰她,也将眼泪收起,对于曹全夫这个侄女婿,毛泽东是满意的,没过多久两人就在延安举办了简单而又温馨的婚礼。

之后,毛泽东还忍不住和自己的女儿李敏说:“你远志姐是我看着长大的,她刚来延安时才15岁,还有胃病,连小米饭都吃不下,后来才慢慢把她的身体调养好,延安的小米饭养人了!”

毛远志结婚以后,便随着丈夫曹全夫离开,毛泽东和她的联系也愈发得少,一直到1949年,毛远志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曹耘山,毛泽东听说毛远志生下孩子,心里愈发的高兴,一直想着和他们见一面,当面表示祝贺,可是,一直都没有找到机会,这一等就是好多年。

可以说,李敏的婚礼是一个契机,让毛泽东得以见到自己想念多年的侄女。

外公是毛泽东的亲弟弟毛泽民

参加完婚礼之后,毛远志就带着自己的孩子离开,只是,曹耘山一直惦记着毛泽东,时常问自己的母亲:“我什么时候能再去看大外公?”

毛远志听了之后,只是照常回答:“你大外公很忙,你要好好学习,自己努力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毛远志青年照

之后,毛远志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够安心地生活,所以,她将那张他们在李敏婚礼上的合照锁了起来,以免儿子受到影响。

曹耘山如同毛远志所想的那样,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且谦逊的人。1965年,曹耘山初中毕业,这次他所要报考的乃是空军飞行员,在此之前对他的家庭情况进行摸底,经过政审之后才可以,也是这个时候曹耘山才知道,他的外公是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

作为他的父亲,曹全夫郑重其事的在表格上撰写:——“外祖父,毛泽民,中共党员,1943年9月27日在新疆牺牲;外祖母,王淑兰,中共党员,1964年7月6日在湖南病逝。”

直到这个时候,曹耘山才得知了自己的家庭条件,此时他心中涌现出的,除了骄傲还有油然而生的使命感,他一定要努力,不能给家族抹黑。

可是,这年空军飞行学院招收空军飞行员,最后曹耘山非常遗憾的擦肩而过,他还是得按部就班的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毛泽东合照

随着年龄的增长,作为朱德军事秘书的曹全夫意识到,他的儿子需要到部队里面去锻炼。

于是,1968年,曹耘山应征入伍,前往广州军区野战军的步兵连队锻炼。

曹耘山在部队里表现良好,还为此参加了对越反击战,在战争中,他彻底地意识到了残酷,每次回忆起这些,他的心里都难受得不得了。

他们在战前就需要将自己的东西全部整理好,不管是粮票还是几毛钱,他们都将东西打包,然后在包裹上面写上自己家的地址以及收件人的名字,战争从来不会优待任何一个人。

出发之前,他们就已经商量好,如果谁牺牲了回不来,那么这些东西将会作为遗物,组织上会将这些送到他们的家里去。

即便是过去了很多年,曹耘山还清晰地记得,当时他们一个机枪连的排长,他就给他老婆留言:‘老婆,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句话:‘老婆,你还年轻,改嫁吧,你在找一个人,但是有一条,我们那个孩子还得姓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毛远志的儿子曹耘山

当时他们都还年轻,有一个连长和他是同一年出生的,他们一块打到了高平外围,当时越军把他们用来打飞机的三七高射机枪,放下来平射,从远处打过来,就像是火球直接冲着他们过来,这个连长一直趴在在一个土坡旁边观察周围的动静。

看到连长这样做,他的警卫员察觉到有一些危险,便想着将他拉下来,还不停地提醒他“危险”,然而,连长心下也焦急,便一脚把警卫员踹开说‘部队在前面打仗呢。我还能趴在沟里,我要看他们已经到哪里了。’

他的话刚落地,就冒了个头,谁都没想到,他的脑袋被削掉了,就这样牺牲了。这个连长牺牲前已经有一个儿子,老婆肚子里还怀了一个,后来生下来是一个女儿。

这样的情况不是例外,曹耘山他们心里都明白,他们想要保家卫国,就需要有流血和牺牲。

不论是进军队之前还是之后,曹耘山都深深地记得,自己是革命先烈毛泽民的外孙,也深刻的记得母亲和他说过的:“毛主席的家教是不让自己的亲属搞特殊。”

毛远志是这么和儿子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一生都低调做人,隐姓埋名,即便是在和外人相处时也只会自称“阮志”,不让外界猜测自己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毛远志家庭照

1988年,曹耘山转业回到了母亲的身边,这个时候,毛远志已经是个花甲老人,然而,即便是到了这个地步,她还在坚持搜集毛泽东和毛泽民的革命事迹。

受到母亲的影响,曹耘山也致力于传播红色文化的公益事业,和母亲一样,他也行事低调,很少有人知道毛泽东是他的大外公。曹耘山一直都知道,母亲对于外公的感情一直很深刻:“妈妈和大外公的感情很深,外公走得早,她就在大外公身边长大,自从大外公去世后,就没看到妈妈笑过,她每年都要去看大外公。”

毛泽东去世之后,毛远新每年都会在他的生日和忌日,带着丈夫曹全夫去毛主席纪念堂,不过,她的心思足够的缜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每次登记名字的时候,她都会采用化名。

曹耘山一直都知道母亲在搜集资料,而且,他也对于外公毛泽民的事迹极为好奇,所以,之后他也将精力投身到这里面。

20年的时间,他们两代人都踏着先辈们的红色足迹,从湖南韶山、安源路矿、中央苏区,到陕北、新疆,直至毛泽民1939年至1940年间,曾在苏联学习治病8个月,最后留下高达10万字的档案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毛泽东青年照

鲜为人知的故事

经过长久的资料的搜集,曹耘山也揭开了毛泽民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对于毛泽民,很多人都对他比较陌生,即便是说起他,也会加上一个称号:毛泽东的弟弟,可是,毛泽民他自己也是令人望其项背的人物。

他曾造就了世界金融史上最奇特的央行扁担银行,并成功发行纸币的传奇。

1934年,中央红军被迫踏上了漫长的长征之路,当时毛泽民率领的是中央纵队第15大队,他们身上肩负重任,扁担里挑着中央红军的全部家当金子、银元和部分纸币。

等到他们抵达遵义后,战士们就开始休整,这时候最大的问题出现了,他们需要购买一些必需品,然而,他们手上只有少量不能够在当地流通的红军票,除此之外就是一些从军阀手里缴获的一批盐,不论什么年代,盐都是非常紧俏的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毛泽民合照

在那个时期,军阀们干脆不断的抬高盐价,借此来盘剥老百姓,而红军也打算从这批盐入手,将它们平价售卖给老百姓,不过,他们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用红军票才能购买。

当时还有人对此表示不解,不过,很快就明白了他们的用意,因为他们这么做直接导致了老百姓们用银元兑换红军票,有的人干脆将商品售卖给红军,然后从他们的手中得到红军票,如此一来,红军票也成为了能够在当地流通的纸币。

最后,部队用这些红军票购买了自己所需的急需物资。对此,曹耘山评价道:“发行纸币不是金本位,就是银本位,毛泽民却以急缺物资作为本位制。如今看来也是一大创举。”

可以说,毛泽民的这一举措直接解决了红军的困境。

不过,在红军票发行了12天之后,红军就得进行转移,他们还不能将遵义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问题出现了,老百姓手中还掌握着大量的红军票,如果他们一走了之,这些损失就得由老百姓来承担,红军不可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于是,他们又在城中设置了很多兑换点,限时三天让百姓把手中的红军票兑换成银元。

曹耘山对此也表示了钦佩:“短短12天,红军票完成了纸币从发行、流通、兑换到回笼的整个过程。它不但代表了红军票的信誉,更树立了共产党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形象。”

面对手头的资料,曹耘山收集史料的信心更加的高涨,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很多磨难和艰辛,可是,随之而来的是灭顶的喜悦,为此,他还撰写了《寻踪毛泽民》、《革命与爱:共产国际档案最新解秘毛泽东毛泽民兄弟关系》两部书,并拍摄了4集文献纪录片《毛泽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曹耘山青年照

作为毛泽东的家人,曹耘山一直都谨记自己毛家人的身份,从未想过利用这层身份为自己谋求什么福利,不论过去未来,他都会脚踏实地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