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清朝疑案里最让人好奇的,莫过于孝庄和多尔衮的绯闻了,这个疑案历经百年仍能吸引吃瓜群众的目光。

孝庄太后是清朝杰出的女政治家,名叫大玉儿,出生蒙古科尔沁贵族部落的她从小就美艳动人,在蒙古声名远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孝庄太后少女时期画像

12岁这年嫁给了比自己大21岁的姑父——皇太极皇太极是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当时已经娶了大玉儿的姑姑哲哲为正妻。

但为了继续拉拢蒙古部落,努尔哈赤还是命皇太极娶了大玉儿,让满蒙联姻更加牢固。

仅一年努尔哈赤就去世了,皇太极成为大汗,1636年称帝建国号为清,大玉儿也被封为了庄妃。

两年后大玉儿生下儿子福临,1643年皇太极驾崩,但未留下立储圣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太极

于是清朝内部展开了激烈的继承人之战,两个候选人备受关注。

一个是皇太极的庶长子豪格,一个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两人都战功赫赫,为大清江山立下汗马功劳,追随者甚多。

当时双方的实力不相上下,但迟迟选不出一个胜者。眼看着继承人之战陷入了僵局,多尔衮拿着第三个方案出现了——立6岁福临为帝。

对此有说法认为大玉儿及其背后的势力,此时和多尔衮达成了协议,其中大玉儿为了儿子登基为帝,不惜委身多尔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剧里多尔衮

因为立福临为帝后多尔衮就成为了摄政王,福临形同傀儡。而豪格及其势力,在之后被严重打击,被排挤出了权力中心。

从利益方面来看,大玉儿及其背后势力应该是不愿意让豪格继位的。大玉儿的姑姑没有儿子,他们这一派所能指望的就是福临。

与其选兵强马壮且跟自己不亲的豪格,不如选带有蒙古血统的福临,还能拉拢蒙古势力,站在多尔衮的角度也是同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临画像

这之后民间就有了许多大玉儿下嫁多尔衮的传闻,而两人不一般的关系,也从以下三点能看出。

第一,从福临对多尔衮的称呼和死后的清算上,也能看出猫腻,比如称呼他为摄政王、叔父、皇叔父、甚至是皇父摄政王,直接称其为皇父。

第二,在多尔衮意外坠马身亡后,福临像是应激反应,收回对多尔衮的一切封赏以及称呼,还把他掘墓鞭尸,还全部清洗了多尔衮的附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剧里多尔衮和大玉儿

其中福临颁布的罪行有一条非常惹人注目“亲到皇宫内院”,这说明多尔衮进后宫如家常便饭一样,福临早就不满了。

而历朝历代的后宫都是禁地,除过皇帝其他外男和大臣不得入内,擅闯即是死罪,但多尔衮却对此丝毫不惧,可见他与大玉儿关系确实非比寻常。

最后,孝庄太后去世后并没有葬入皇太极及其后妃应该葬入的清昭陵,而是棺椁在清东陵停留了37年,直到雍正继位后才做主将其葬入清东陵地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剧里康熙

关于孝庄太后不愿意葬清昭陵,一个是她去世前留的遗言,舍不得康熙父子;皇太极去世太久,合葬要动土不合适,就选在附近安葬。

另一个则是,认为孝庄因为和多尔衮的绯闻关系,无言见自己的丈夫。

而不管哪一个原因孝庄太后的棺椁最终确实没葬入清昭陵,不过有一点非常奇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熙最敬重孝庄,既然遵从了祖母遗言没葬入清昭陵.

那为何将孝庄的棺椁在清东陵停了37年,既没有建陵园,也没有将其遗体葬入地宫,非常奇怪,甚至到死也没有处理这件事。

还是他的儿子雍正即位后,在1725年下令在原地建造陵园,安葬地宫,孝庄太后这才长眠地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到底是为什么?是否能说明孝庄和多尔衮之间确实存在绯闻关系,康熙夹在中间不知道怎么处理,所以交给儿子雍正了?

不管怎样真相已掩入历史,一切都交给后人评说了。大家怎么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