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咱们再努把力!记住,现在多挖一锄头,打仗时就能少挨一颗子弹!”

1942年6月8日夜晚,八路军冀中军区22团的战士们,正在团长左叶的带领下,一铁锹、一锄头地挖着地。他们的军装,已经被汗水湿透,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休息一下。他们纷纷喊着“多挖一锄头,少挨一子弹”的口号,很快就在地上挖出了无数条纵横交错的壕沟。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愿望,让这里成为侵略者的坟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一天之后,这里即将打响一场十分著名的防御战。八路军,将创造一场73比1500的战场奇迹!

团长其人

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一时间,美军、英军根本抵挡不住日军的虎狼之师,在东南亚战场上节节败退。日军的攻势,就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凌厉而又疯狂。但是在中国战场上,日军却陷入了泥潭。不但在正面战场上迟迟无法突破,在自己的后方还时常被八路军袭扰。尤其是1940年夏天的百团大战,让侵略者看到了中国军民发怒时的威力。虽然从1941年起,日军纠集了13万人,对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但是抗日的烽火总会“春风吹又生”!

在众多根据地中,八路军的冀中军区是发展得最好的一个。冀中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在经济上不但能自给自足,还能接济其他兄弟部队。在中国军民这里,骄傲的称冀中军区为“中国的乌克兰”。但是在日军眼中,这里就是危险的“八路军兵站”了。1942年5月,日军纠集日伪军五万余人,在飞机、坦克、装甲车的配合下,对冀中军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大扫荡。在敌人的铁蹄下,冀中军民损失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月之后,虽然大规模的扫荡逐渐结束,但是仍然经常有敌人走出自己的堡垒,向根据地发动袭击。1942年6月9日,就有一队日军向位于河北省深泽县的宋庄扑来!而冀中军区7军分区22团,则是在宋庄一带狠狠打击了这股敌军。

22团的团长名叫左叶,这可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本名左宝玉,左叶只是他的众多化名之一。

他是江西永新人,1912年出生在一个佃农家庭里。由于家境贫寒,他从小就尝尽了人间的疾苦。他种过地,靠着微薄的收入上了一段时间的私塾。后来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了,他就去吉安城里打工。这之后,他又参加了工会,继而参加了暴动,最后走上井冈山,正式参加了革命。

在经过了战斗的洗礼之后,左叶积累了大量的作战经验。尤其是防守战,打得更是得心应手。同时,他的心思也极其的细腻,对危险有一种本能的感知。他在延安时,曾出任八路军炮兵团参谋长和代理团长。此时,炮兵团有一位特派员叫刘瑞德,在从苏区到延安的路上曾经失踪过一段时间。左叶怎么看他怎么不对劲,老觉得他是特务,处处防范。在一次调防任务中,左叶和刘瑞德起了冲突,左叶二话不说掏枪就打!虽然这一枪没打中,但是也让左叶成了别人口中破坏团结的人。后来经过林伯渠的裁决,左叶去了一个军民客栈当起了副主任,相当于是被严重地降级了。但是不久之后,刘瑞德就莫名其妙地自杀了。临死前他留下遗书,承认了自己的特务身份。人们这才明白,左叶被错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事之后,左叶离开了那个客栈,去延安抗大上学了。1941年,由于前方战事吃紧,左叶提前毕业,进入冀中军区第17团当副参谋长。1941年8月2日,左叶第一次独立指挥作战,便击溃了日军第15师团第67联队松尾大队,取得了歼灭日伪军四百余人的成绩。但是,我们自己的部队也付出了一百七十余人的伤亡。其实这个伤亡比已经不错了,延安军委和八路军总部都给左叶发来了贺电。但是左叶自己,却很自责。他总结这次战斗伤亡大的教训,认为是侦察工作有失误。所以从此以后,左叶每次作战,都是自己亲自去侦察敌情。

1942年2月,左叶调任第22团团长。22团算是冀中军区比较强悍的主力团了,下辖四个步兵连,一个警卫连,一个侦察连,还拥有迫击炮、重机枪等火力,战斗力很高。有了这样一个好团队,左叶在这一年的5月13日在无极县的王村伏击了一个敌人的军事参观团,毙伤敌人一百八十余人,自己则无一伤亡!这一战,可以说创造了八路军的战史纪录!

战斗准备

王村伏击战不久之后,敌人便集中力量,追击22团。左叶把队伍分散开来,在冀中大平原上兜兜转转了好几个圈子,终于摆脱了敌人。正当他们想要往大山里撤退时,左叶团长却见到了一个让他难以置信的景象:一队八路军战士,正在掩护着铺天盖地的一大群老百姓,扶老携幼的,如同老牛一般缓慢的走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极县是鬼子的所谓“模范区”,日伪军数量众多,出击迅速。这么一群目标庞大的军民,简直就是平原上的活靶子!左叶赶紧询问这是谁的部队,结果发现居然是自己的“娘家”17团的一个营。左叶问这个营的营长,为什么不加快行军速度。营长说了一句话,让左叶也流下了眼泪:“老百姓都是咱的亲人,咱们撤退了,也绝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啊!”

这话很实在。八路军和冀中百姓感情之深厚,正应了那句话:军民鱼水情!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都不会扔下老百姓自己逃命!但问题是,以这种方式行军,一旦被敌人发现,战士们就是拼了命,恐怕也护不住老百姓!左叶想了一下,咬了咬牙,决定自己带着手下的两个连战士,为17团的这个营和这些老百姓打掩护,争取时间。至于战场,就选在了无极县附近的宋庄!

宋庄是一个堪称奇迹的村子。这个村子有接近300户人家,算是一个大型村落了。平时为了躲避敌人的扫荡,村子里修建有发达的地道网络。这里虽然距离县城很近,但是仍然能保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左叶选择在这里打仗,也正是看中了这里的群众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左叶团长身边带领的,是差不多两个步兵连,近三百人。为了防御敌人可能发起的进攻,他一方面派出侦察兵,严密监视附近路口的一举一动;一方面发动战士们,抓紧时间构筑防御工事。

没过多久,侦察兵就发来了报告:有一队大约五六百人的日伪军,正从无极县城中出来,向着宋庄方向开始扫荡。左叶立刻命令一部分战士护送乡亲们撤退。剩下的人,则继续加紧修筑工事。他知道,必须在这里将敌人拖住一段时间,才能保证群众的安全。

左叶团长的工事,修得非常过硬。他先是用一些土石,把所有的路口堵死,迟滞敌人的进攻速度;然后再在村内,修筑了3道土石和战壕交叉的防线,并布置了火力点;再然后,又把村里所有的民房打通,构筑起了土墙、地道组成的交叉火力网。只要敌人敢进来,就必然会受到无情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工程强度,可真是不一般。战士们经历了几天的行军,真的是有些累了。不少战士干着干着,就杵着锄头睡着了。左叶一看,决定鼓励一下大家,于是就说出了本文开始的那句话:“咱多挖一锄头,就能少挨一颗子弹!”战士们受到鼓励,重新拿起手中的工具,继续挥汗如雨的干活儿。一些附近的地方武装听说宋庄有大动作,也纷纷过来帮忙。大家同心协力,构筑了一条坚固的钢铁防线!

不知不觉,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一个内外三层、天上地下交通无阻的完美防线,终于完成了。战士们纷纷扔掉手里的锄头,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但是没等他们喝上一口水,侦察兵就再次发来报告:敌人已经运动到宋庄附近,距离我军部队还有半小时左右的路程!

左叶看了一下天空的残月,心中暗叫一声好险!再晚一点儿,可能一切就都来不及了。他顾不得让战士们休息,就立刻开始分配防守任务。他在村里边来回串了一下,把各个火力点都视察了一遍。此时警卫员跑来报告:在村子北边,敌人已经露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斗打响

左叶赶紧来到村北。在他的望远镜中,随着早上的第一缕阳光,一根高高竖起的电台天线清晰可见。天线下,正有三十几个日军骑兵在缓缓向宋庄走来。他们身后烟尘滚滚,显然是有一支大部队在慢慢靠近。此时这些人没意识到有危险,依然神情轻松,有说有笑。其中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还时不时地挥挥手,好像在发布命令。

敌人送上门的肉,当然要一口全部吃下。左叶暗中命令,所有轻重火力全都准备好,绝不能让这股敌人跑掉!但是,攻击距离不要太远,放近了再打更有把握!

就这样,战士们眼看着敌人离自己越来越近!当他们距离村口还有三十几米远的时候,左叶一声:“开火!”八路军的机枪率先响起,接着就是迫击炮、手榴弹!仅仅片刻之间,这三十几个骑兵便几乎被全部报销了!

左叶此时还不知道,他刚才看到的那个指挥官,正是此次行动日军的总指挥,名叫坂本吉太郎!此人也算是驻华北日军中的一位名人了,此次指挥部队前来扫荡,本以为是一个轻松的任务,可没想到自己却成了第一个被炸翻在地的人!不过他的命还真大,居然没死,只是受了重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跟在这一波骑兵身后的,是三百多个日伪军。他们看到坂本被炸伤之后,马上上来抢救。立刻,宋庄村口便织起了稠密的火力网。双方交战了几个回合,日军除了抢回了受伤的坂本之外,没有取得任何战果。之后,日伪军又发起了数次冲锋。但是在22团的强大战斗力面前,他们只能是碰得头破血流!在撂下了将近二百具尸体后,这些人终于老实了,和八路军形成了对峙。

此时,已经是上午11点多了。村北的战斗,算是暂时告一段落。而村子的东头,又传来了鬼子移动的消息。左叶赶过去一看,只见村子东头的坟地里,日伪军正在架设“联队炮”和大功率电台。左叶下令,让部队来了一个“短促突击”,用特制的大型手榴弹攻击这波敌人!敌人的炮兵根本没想到八路军还能冲出来,结果在一阵如雨点般的手榴弹之下,纷纷变成了断指残体!

在经过了一阵残酷的拉锯战后,敌人的援军在下午三点多赶到了。这一次来的,是驻扎在深泽附近的西垣联队,以及坂本联队的另一部分人。日伪军的人数,一下子暴涨到两千五百多人!而且他们重新设置了炮兵阵地,开始了不计成本的轰炸。村子外围的三道防线中,已经有一道化为了齑粉。八路军战士们不得不暂时后撤,依托坚固的第二道防线继续抵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特别提一句的是,八路军战士们修筑的工事实在是有水平。在一开始,他们就已经考虑到了敌人炮兵的轰炸,所以做了一种叫“壁里藏人”的独特设计。就是在工事内侧,挖一个横向的小洞,在前面设置射击孔,在后面则安了一个简易的木板门。敌人轰炸的时候,只要把木板门一关,就可以有效地防止来自后侧的冲击波和炮弹破片。所以虽然敌人的炮火猛烈,但对八路军战士有生力量的杀伤,其实并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