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其治理成效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夺底街道吉祥社区聚焦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原则,引领党建工作新细胞,实现服务质量提质增效。

小队伍汇聚大力量

吉祥社区组建了多支由居民组成的队伍,包括议事委员会、银领合唱团以及最具特色的“吉祥阿妈啦”志愿服务队。“吉祥阿妈啦”志愿服务队是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出的特色品牌,在化解矛盾纠纷、重点人员管控、收集社情民意等在基层社区治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吉祥阿妈啦”志愿服务队在收集社情民意。

小阵地释放大能量

近年来,吉祥社区积极探索推行“议事聚民心、平台连邻里”党群服务模式,通过建立吉祥议事亭,定期邀请辖区居民开展议事协商活动,解决了桑伊路段停车难停车不规范、夜间灯光不足等问题,实现居民需求与服务双向奔赴。

小网格提供大服务

自城关区首批全科社工入驻社区以来,吉祥社区由“村民治理”向“大学生治理”转变,基层社会治理更加专业化。吉祥社区把社工划分至8个综合网格,编织一张服务群众的“互联网”,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积极探索网格化治理新模式,通过开展“我的网格我来讲”擂台大比武,提升网格员队伍素质能力。此外,吉祥社区通过积极对接城北电信,在社区精心构建党群V站,依托党群V站为居民提供就近采集信息、民生服务、矛盾调解、特殊群体服务、政策宣传、老人公交卡办理、“一老一幼一新”等服务工作,打造“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的区域治理新格局,为社区群众带来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吉祥社区工作者与老党员在拉家常。

小转变实现大善治

吉祥社区依托双积分双报到机制,以8+N志愿服务为载体,与共建党支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幸福敲敲门”等行动开展日常入户走访工作,制作便民服务卡、张贴网格人员信息,让居民“有困难找社区”,使居民的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做到“家事家解决”。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吉祥社区先后建立了文艺活动室、文化书屋等文体服务载体,并与公安、城管、环卫等部门合力治理旧货市场乱象问题,提高居民对治理工作的认可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社区工作者开展“幸福敲敲门”入户走访活动现场。

小智慧发挥大作用

“智慧”赋能,让基层治理“触网蝶变”。吉祥社区依托社工通、减负通、公众号、微信群、综治中心等平台,以“智”提质、以“智”增效。网格微信群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引导居民群众有序参与,推动更多问题在网格内解决,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为民解忧零距离。社区通过“云报到”智慧小程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的事情有着落、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建立“吉祥之声”微信公众号,及时公开重点工作动态、便民服务事项、政策新闻等内容,使群众及时了解掌握政策,做到便民举措应知尽知、惠民新政策应享尽享。社区工作将“小智慧”融入基层治理,准确把握居民思想脉搏,收集居民诉求,第一时间回应居民呼声,把“家门口”的便民服务延伸到“手指尖”终端,真正打通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社区工作者入户耐心讲解智能手机使用方法

下一步,吉祥社区将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发展理念,紧扣社区主要矛盾,以提升居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把城关区“五五工作法”作为主要抓手,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实质运行”,注重“全面覆盖、高度协同、多元共治”,积极构建“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物技防结合”体系,不断推进基层治理工作纵深发展。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