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记者 蔡 清 实习生 王雨晴

参观百年老校、游览苏城美景、参观博物馆、探访吴地历史、体验苏州非遗文化、参访本地科技企业……上周,一批来自美国的师生在苏州深度游,苏州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城市风光、苏州教育的深厚底蕴以及苏州现代化发展成果令他们心折。“我看到苏州非常重视教育。从小朋友到高中和职业学校,苏州都为他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教育环境。”博丁国际事务高中的安吉丽克·伊雅波·格雷芙利老师说道。

作为全面落实习近平主席“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重大倡议的又一次苏州实践,43位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六所中学的师生交流团体来苏州开展为期一周的访学交流活动。

苏州非遗有趣 刺绣、茶艺、苏点亲手来尝试

在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美国青少年们近距离体验了缂丝、苏绣、苏扇、面点、茶艺等非遗工艺和传统文化,大呼“过瘾”!

在苏旅财的非遗传承中心,交流团欣赏了苏绣、旗袍、缂丝等传统工艺作品。精美的刺绣、华丽的缂丝令他们眼前一亮,纷纷感叹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和卓越技艺。感兴趣的同学还亲自上手尝试了刺绣和缂丝的基本技法,尽管不太熟练,但他们都全神贯注地体会着非遗技艺的精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茶艺社,这些美国师生第一次接触到了茶艺。听着老师的讲解,他们小心翼翼地跟着烫杯、嗅茶、泡茶。“是不是这样做的?”他们不断向老师确认。“为什么要烫杯呀?”动手之余,他们还好奇地提出各种问题。“茶艺真是令人惊叹!整个仪式有特殊的流程和特殊的肢体语言,比如说用两根手指叩击桌子表示感谢,这些都非常有趣!”博丁国际事务高中的学生约瑟夫·麦考伊兴奋地称赞道。

在苏扇制作教室,老师向远道而来的美国师生们详细地讲解了苏扇的历史和制作方法,大家认真听讲,小心实践,不断和小伙伴们交流着方法和技巧,经过一节课的努力,终于学会了如何制作苏扇,并在苏扇上拓印了自己喜欢的图案。西普雷学校的学生尼吉尔·艾伦·麦考米克说:“制作苏扇非常有趣,而且有一些难度,我要把这个扇子带回家好好收藏。”

在苏式点心制作环节,苏旅财师生的示范了四喜蒸饺和肉蒸饺的做法,馅料丰富、造型好看的四喜蒸饺让学生们啧啧称赞。他们拿起擀面杖,学擀饺子皮,小心翼翼地捏出花朵造型,然后把香菇、荠菜等馅料多多地塞进去,把四喜蒸饺撑得胖胖的。“能体验制作这么特别的中式面点,看到不同的饮食文化,和专业的面点师交流,了解到中国食物的历史,真是太有意思了。我超期待等会品尝自己做的蒸饺。今天学到的这些新技术增长了我的厨艺,我要把今天学会的内容带回家。”博丁国际事务高中的学生奎因·亚历山大·哈里斯一脸认真地说。

苏州学校太赞 地球另一端的同龄人相互启发

在苏交流的这几天,这批美国师生参观了虎丘、平江路、网师园夜花园、同里古镇等景点,深度浸润在苏式美学的氛围里体验风土人情,了解到苏州美学所扎根的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在苏州教育博物馆、文庙、江苏省苏州中学校和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等地,这批美国师生了解到千年来苏州崇文重教的发展历程和百千年老校的悠长历史;在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动手体验,他们感受到苏州传统工艺的美丽和苏州职业教育的发展成果。他们还参观了苏州大学和园区的科技企业,了解苏州职业教育科教融汇数字化探索以及高校科技成果创新转化。丰富的行程安排让他们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苏州这座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荣,优秀的历史遗产与现代化成就交相辉映的现代化都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回国之后一定要跟家人朋友们讲我在苏州的一切见闻。苏州的学校都超级酷的,我看到了我的同龄人在苏州的日常生活、感受到他们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这次交流使我能轻松和苏州学生们共情,并让我认识到我和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同龄人有着同样的兴趣。”艾格尼斯·厄文学校的学生梅丽莎·尼克·哈德尔感慨道。

“这次来访给我们带来一次了解中国教育体系的珍贵机会。苏州学校非常棒,教育资源也令人艳羡,能充分提供机会让学生探索兴趣所在,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未来。”博丁国际事务高中的老师马修·塞缪尔·陶思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