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鞠同心

登录能源互联网营销服务系统,点开电费风险全监控平台,查看处置系统自动识别推送的风险客户,是袁家录上班的头件大事。

截至6月25日,他收到高风险企业客户名单369份,和平台自动生成的风险预案120份。这是平台从11713户企业中自动分析识别出的,也是平台自5月初试运行以来交出的成绩单。 袁家录介绍说,智能识别电费风险,这在全省尚属于首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家录是国网枣庄供电公司营销部五级职员,也是一名跟电价电费打了20年交道的“老营销”,更是一名电费回收风险预控者。“改变了传统电费风险依靠人工事后判断,实现了外部信用和内部用电行为事先风险预判。”袁家录表示,按照一般客户按月交费、大企业客户按每10日交费的期限计算,平台大幅压缩电费回收风险预控期限,实现提效至少10倍。

电费风险全监控平台,是枣庄供电公司借助能源互联网营销服务系统实施电费回收风险预警的尝试,也是主动将企业电费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的探索,更是对长期以来先用电后收费模式的深刻变革。他们首次打通内外数据壁垒,创新采用内外数据融合算法模式,通过天眼查等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实时获取企业客户的司法、经营、信用等风险数据,构建电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特别实用的是,他们将电费回收过程中各类数据和信息转化为视觉,按需组合,一屏呈现,改写了人工查记录翻档案的传统,开启了电费回收风险可视化新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体系包含用电行为、信用记录两个一级指标,用电量变化、交费行为、用电行为、司法风险、经营风险五个二级指标,以及客户交费时间、经营异常、欠税公告等24个三级指标,提升客户信用分析识别准确度40%。该平台研发今年初启动,5月初试用,计划6月底7月初正式上线。

“高风险为60分以下,中风险为60至70分,低风险为70分至80分,80分及以上无风险。”枣庄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施宏图介绍说,根据电费风险评估得分结果,他们将企业客户划分为四个风险等级,实施“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预案实施-风险解除-持续优化”流程管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枣庄供电公司同步创新客户履约风险管理,应用OCR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合同签章完整性、合同超期风险、合同信息与系统档案一致性、计量结算等关键信息。该技术5月试用以来,识别合同1.7万份,平均每小时识别500份,一举解决传统人工抽查工作量大、合规判断标准不一等问题,尤其是改变了传统人工每小时平均抽查10份至20份的低效被动,实现提效50倍。

“用电客户失信信息将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直接影响失信人的出行、信贷、高消费等行为。”施宏图表示,他们下一步将研究建立完善的用电信用评价机制,并与社会其他信用平台互联互认,对高信用客户提供“电e贷”、“电e盈”、“电e票”等电费金融服务,解决企业客户资金回笼慢、贷款难等问题,满足企业在电费交纳及生产经营过程中“额度小、频次高、用款急”的短期融资需求,营造良好的“用电守信、失信惩戒”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