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起,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高考志愿填报工作随之启动。今年,教育部批准了24种全新的本科专业,将在54所高校中招生。日前,教育部首次上线了“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助力考生选大学、选专业,考生可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查询。

最近几年,新兴产业不仅发展迅速而且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眼下,机器人的研发和制造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与此有关的专业。

人才需求大 众多高校开设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与课程

北京理工大学:拥有多个机器人专业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听起来好像和研发、制造机器人并没有多大关系,但实际上近年来这所高校正在不断加强该领域的科研和教学投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北京理工大学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被划分在“宇航机电”大类下进行招生,今年9月入学的新一届本科生,将在大一结束后按照兴趣自由选择学院,并在大二结束后再进行专业确认,以便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发现并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基础课程的培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将有机会在大三或大四,接触到各类实践课程与研发项目。

哈尔滨工程大学:专门开设有海洋机器人专业

在位于黑龙江的哈尔滨工程大学里,同样开设有与机器人直接相关的专业,该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是“双一流”学科,今年本科计划招生345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为了适应建设海洋强国的人才需求,船舶工程学院在本科方面除了设置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两个专业,还专门设置了海洋机器人专业。

东南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开设早 经验丰富

南京的东南大学的自动化学院,拥有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并入选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学校的热门专业之一。在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他们也见证了中国高校机器人相关专业的迅速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机器人工程,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还拥有另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专业——自动化专业。该专业深度参与了我国南极泰山站和昆仑站无人值守智能电源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并先后有9名师生赴南极执行任务。

目前,东南大学的自动化学院,在焊接机器人、选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等领域都拥有很强的实力。

机器人制造行业用人需求激增 企业下功夫揽才留人

从今年的就业市场来看,以机器人研发和制造为代表的智能制造相关行业,依旧对人才保持了旺盛的需求。不少企业为了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也开出了有竞争力的薪资和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

江苏常州一家协作机器人的生产厂家,今年招聘了30余名应届毕业生,岗位涉及研发、生产等多个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协作机器人生产企业人力资源副总监 郑苏:我们需要计算机类、软件类以及机械设计、电子电气、机器人学科专业相关的学生,年薪大概是二十万元至五十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北唐山的一家智能装备制造企业,人力资源业务负责人表示,由于近年来企业专注于特种机器人、传感器等产品的生产,因此对机器人、智能化相关专业背景的高精尖人才的需求较大。为了留住人才,企业也制定了一系列培养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新研究数据显示,今年,机器人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与机器人工业制造相关的专业,均入围“绿牌本科专业”,这意味着,毕业生们的薪资水平和就业满意度较高,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人工智能应用不断深化,就业市场对相关人才需求也在持续增加,例如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2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达到了6842元,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7%。而“机器人工程”作为近年来的热门新兴专业,在2018到2023年之间,就有281所大学新增设置了该专业。

(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