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办房本是房地产交易的最后一个环节。图/新华社

保交房项目难拿“房本”有望破解。经济观察网记者获悉,自然资源部正在与有关方面讨论,在安全前提下,按照“群众无过错即办证”原则,实现“应发尽发”。自然资源部还计划把办证主体责任落实到属地城市政府身上,力争实现房屋交付后,只要群众愿意办证的都能办证。

保交房不只是一个个冰冷的项目,而是政策温度、民生冷暖的绝佳试剂。老百姓按合同约定买房并如期收房拿本,天经地义,不应该存在不可逾越的困难和障碍。此番,自然资源部探讨“应发尽发”,值得期待,乐见其成。

这也体现了当下房地产政策力度的渐次深入。从2022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保交楼、稳民生”,再到今年5月提出“打好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乃至如今的“群众无过错即办证”。表述变化的背后,传递出明确的政策信号,必将对保障购房者权益、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修复购房者信心等起到积极作用。

办房本是房地产交易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明确购房者权属的“临门一脚”。这一脚能不能顺利完成,不仅关系到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关系到此前一系列政策能不能真正落地。只有拿到了房本,才算真正锁定了民生福祉。

然而,现实情况是,房地产市场存在各种复杂情况。一些在建项目逾期难交付是一个方面,即便是保交房在交付后也存在办证难题。自然资源部研摸排后发现,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超过7成项目未竣工验收。此外,还存在未规划核实,土地或在建工程被房企抵押,房企欠缴税、费、金,因债务等各类纠纷被法院查封等问题。

客观而言,这些纠纷、问题尽管与购房人本身并无关联,但因解决起来尚需时日,这样的无限期耽搁无疑会损害购房人的合法权益。老百姓付出了金钱和时间成本,却只能在漫长的焦灼等待中煎熬,不合理更不合情。

自然资源部拟给“开绿灯”的保交房任务有三类:一是房地产企业利用该宗住宅用地办理抵押贷款的;二是房地产企业欠缴税、费、金或违规代收群众税费未上缴的;三是涉及查封等涉法涉诉的。从这三类的性质来看,这项动议确实是有的放矢,击中了经济社会的痛点。

当然,为均衡各方权益,先行办证的同时,明确在未解决纠纷前不得上市交易,不得办理转让、变更登记等,也顺理成章。

此外,此番“应发尽发”办房本,将主体责任落实到属地城市政府,也有利于激发各地刺激大宗消费的信心和热情,从而形成上下联动的合力。

事实上,在自然资源部此次“松绑”办证前,各地已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比如,安徽等地就采用“容缺办理”方式,对交付的项目实行“交房即办证”。

住房承载着人们对家的向往,一个个大红的“房本”,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直接体现。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要把保护好购房人合法权益摆在首要位置。“群众无过错”即办房本,就是这一政策精神的体现。

保交房一头连着民生愿景,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在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当下,不断探索完善保交房配套政策,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落地落实,无疑会极大提升民生温度,对重建市场信心和政府信誉也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 / 胡栖安(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