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开始,国内各地将开启“暑假模式”。6月25日,南都记者获悉,四川成都、广东清远、天津滨海新区等多地文旅及消防部门,也在近期做出暑期旅游安全提示,提醒游客不去违规经营私设的“野景点”“野生网红景点”游览,不要参加未经开发线路探险旅游。

今年5月和6月,国内发生多起驴友被困事件。5月,一女子在江西武功山徒步过程中出现失温,经救援送医医治无效不幸去世。6月初,浙江台州两名驴友在屿头乡石人峡野外溪流溺亡。6月23日,在云南昆明宜良县网红打卡地“三角洞”,4名旅游拍客突遇河水上涨,被困无法返回。幸经消防搭绳救援,才得获救。

户外探险为何变成“以身涉险”?南都记者了解到,不少发生驴友遇险的地点属于未经开发的“野景点”和路线,有专业人士分析,驴友由于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旅游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问题估计不足,缺少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知识和应对措施,导致事故多发。广州市红十字会蓝焰应急辅助队队长何贤访对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如果普通人想参与户外探险活动,首先要学会“做功课”,花时间系统学习应急安全知识。

未经开发的“野景点”

5月19日上午,江西武功山。一女子与另一朋友两人走“反穿”线路上山,19日夜间到20日凌晨,该女子出现失温。随后,有救援队伍和医生上山施救,在被抬下山送医后,该女子医治无效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功山事发现场。

武功山最高峰为金顶,海拔1918米。驴友到武功山进行户外穿越的热度早已有之。武功山景区在2016年发布的文章称,“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驴友关注武功山,每年有数以万计的驴友在界上驴行”。

南都此前报道,武功山景区工作人员回应称,该女子徒步路线不属于“核心景区购票入园的管理范围”,而是户外徒步线路。工作人员表示,这些路线没有受到过多的商业开发,吸引不少游客,景区并未禁止游客的户外徒步路线,游客可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去选择想要的旅行体验。

无独有偶。在5月,北京多名大学生爬长城被雷击事件引发关注。南都记者获悉,事发当天早上有雷阵雨,其中有1名男学生伤势较为严重。知情人士表示,箭扣长城属于野长城,未经开发,不是旅游景区,“气势磅礴但比较危险”。

南都记者总结发现,6月份多起驴友被困、遇险事件也发生在未经开发的“野景点”和路线之内。

6月2日,浙江台州,2名驴友在屿头乡石人峡野外溪流落水失联。经全力搜救,2名失联驴友于4日10时许被搜救人员找到。经确认,已无生命体征。据了解,石人峡沿途有步道、吊桥、瀑布等,成为当地户外圈有名的徒步和玩水地,被誉为“台州的九寨沟”。当地曾回应媒体称,石人峡是个没有正式建成的景区,也从未在政府备案对外销售门票,多年前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被荒废至今。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古人的言论证明了,长久以来人们对于“探险”有着忍不住的冲动。不过,也正是如此,探险的风险一直就存在,驴友遇险也并非近年来的新鲜事。

早在2013年就有报道指出,2011年以来,怀柔警方共接报因攀爬“野山”、“野长城”被困警情75次,救助被困人员206人,其中有45人不同程度受伤。警方称,不少驴友抱着猎奇心理前来登山,很容易出现各类登山险情。

2018年,名为《户外探险敲警钟》的文章引述了消防部门对驴友遇险的原因分析。怀柔消防支队迎宾路中队原四级警士长耿德科认为,驴友大多不是专业人士,却常喜欢去偏僻的地方探险,由于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旅游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问题估计不足,缺少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知识和应对措施,导致事故多发。

探险领队的应对

最初,2名驴友在石人峡野外溪流落水的视频流传出来的时候,何贤访曾公开表示,这个渡河的案例“几乎犯了所有的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人峡事发现场。

视频显示,一根有弹性的绳子横在水面,两头固定在溪流两侧。红衣男子和背着背包的白衣女子尝试借助绳子渡过,但因水流湍急,女子不慎踩空,两人都被带入激流之中。红衣男子拉住女子的手,想把女子带向岸边,岸边的人也试图挽救。不过很快女子被激流淹没,红衣男子为施救女子也被水流盖住,岸边的人努力往上拉,却无济于事。随后,绳子突然断裂,两人被冲走。整个过程仅3分钟左右。

何贤访是广州市红十字会蓝焰应急辅助队队长,熟悉应急救援、安全培训。他认为,横渡人员必须穿戴个人救生装备,此外禁止横渡路绳处于松弛状态,禁止横渡路绳与水流方向成90度夹角,横渡操作下游必须设拦截系统等。

据了解,视频中的红衣男子为此次户外徒步活动的领队,该徒步活动走石人峡至布袋谷环线,徒步距离15公里,预计耗时6小时。活动的组团公告标注称,本次活动为AA约伴,自愿参加、风险自负、责任自担,组织者不负责任。

南都记者搜索涉事主办方的账号发现,其自称为公益户外组织,每周组织各种户外活动,也为团队定制徒步业务。南都记者留意到,该户外组织进行的多次组团公告中,均提醒“AA约伴活动,务必注意安全,自愿参加,风险自负,责任自担”。公告中还附有免责声明称,活动中个人如有意外,组织者只负责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组织者及领队不承担任何责任。

何贤访告诉南都记者,面对渡河的情况,领队必须具备准确判断,并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那个水流,如果是领队自己过,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要评估到身边这些队友的能力”,何贤访说,该领队是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耿德科也曾做过分析,认为大多“驴友”遇险的发生与主观失误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如定向失误、技术操作失误、判断失误、路线选择失误、应对失误等。此外,他表示,驴友群这种组织形式松散、没有责任主体的户外团队,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较弱。

驴友遭遇意外,谁来担责?2023年,山东省高院就此做过普法释疑。普法文章称,针对此问题,民法典新增了“自甘风险”的有关条款。“自甘风险”规则是指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没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

上述普法文章提到,对于活动的组织者来说,是否承担侵权责任要综合考虑其在户外活动中是否营利和是否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如果组织者是非营利的,其仅在合理范围之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组织者从户外活动中营利,当参加者遭遇意外时,组织者未对其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则须承担赔偿责任。

应急教育不是一句话

6月2日,一游客在四川阿坝州理县洛日依甲雪山登山时意外坠亡,登山游客一行总共5人。据了解,洛日依甲雪山属于未开发景点,山脚沟口张贴有“禁止穿越”的告示。事发当日天气恶劣,有雨雪和大雾天气。

近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林区25名徒步人员被困,救援力量于6月9日将24名被困人员成功转移,其中两名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另有一名女性(45岁)因坠落导致颅内出血及脏器出血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吊罗山救援现场。

经调查核实,该徒步团队是以网络自发组织的形式,从琼中县吊罗山乡界徒步进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林区,因复杂地形和通讯信号不佳被困。

如何采取措施,才能减少这些悲剧?2022年,一篇名为《徒步登山户外团体运动安全的行政法规制》的论文提供了制度层面的思路。论文作者建议,可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加快设立户外众多山野区域开展活动的行政许可,在一些地势险峻、安全隐患高、路线难度大且每年发生多起山难事故的区域或路线,设立前往和进入的行政许可。

此外,论文作者还建议,应规范用户报名审核机制,户外旅行社在用户报名时添加审核环节,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用户予以拒绝参加,可以有效保障用户的个人安全。

上述论文还提出,应建立山野区域风险等级制度,目的是为了让参与者提前有心理准备,仔细评估自身的身体状况,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对应难度的路线。文中提到,湖北远安官方曾经发布《远安县户外运动涉险地安全等级划分统计表》,划分相关场地的危险级别。南都记者查询了解到,该统计表将辖区内一些户外运动涉险地分为禁止区和较危险区等,每个场地有责任人及联系电话。

何贤访对南都记者表示,如果普通人想参与户外探险活动,首先要学会“做功课”。

他举例说,这些“功课”包括但不限于,计划徒步多长时间、带多少食物,穿什么鞋、带什么装备,包里第几层放什么东西,需要预防迷路、蛇咬、伤病问题等等;再比如,“在山下面三十多度热得半死,山上就二十度”,再加上山上小气候,刮风下雨,足以让人迅速失温。

何贤访说,应急教育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例如“提醒大家小心点,不要到河里面玩;小心点,注意消防安全了”。相反,应急安全知识是综合的、系统的知识,需要花时间认真学习。

同时,他强调,这样的学习又十分重要,因为“个人的命还是要把握在自己手上”。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