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郑州市中医院医养中心治未病科副主任张玲燕做客《医生说》节目,和您一起聊聊“ 火 炎焱燚 艾在三伏”。

中医有三宝:“一根针、一碗汤、一柱灸”,《黄帝内经》中提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记载“针之不及,药之不到,必须灸之”,都明确了艾灸的治疗作用,根据《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生大法,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因此,三伏天进行艾灸治疗,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伏艾灸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艾柱灸、悬灸、隔姜灸、隔附子饼灸、雷火灸、盘龙灸等等,其中盘龙灸因其治疗效果显著,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在这里着重介绍一下什么是盘龙灸,盘龙灸是将督脉、姜、补肾温阳药物、艾灸的综合作用融为一体,施灸于人体的督脉上,宛如一条龙伏于背部,故名“盘龙灸”,具有平衡阴阳、抵御病邪、温补督脉、温通气血、调整虚实、激发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三伏艾灸

具体有哪些适应症

三伏艾灸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三伏艾灸呢?

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三伏艾灸,三伏艾灸主要适应于身体寒气湿气较重,阳气不足,脾胃虚弱的人群,具体表现为乏力、腹胀、腰膝酸软、身体困重、头昏头蒙、怕冷、手脚冰凉、宫寒痛经、风湿老寒腿等。

对于一些阴虚火旺,口干口渴或者正在发烧的人群,需要辩证进行三伏艾灸,艾灸常用于寒症,但是历史上也有热证可灸论,《扁鹊心书》《神灸经纶》《备急灸法》中常有记载,湿热下注的带下,湿热熏蒸的痤疮、胃火上延所致的牙疼、火毒所致的伤口久不收敛等通过艾灸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说明热证非不可灸,艾灸对于热证、炎症都有很好的效果。但一定要在辨证的基础上才能够达到好的效果,否则事倍功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到底什么病可以进行三伏艾灸呢?

  1.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2. 风湿免疫性疾病: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3.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4. 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5. 儿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6. 慢性皮肤病: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7. 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肌瘤、囊肿、不孕症等。

  8. 亚健康人群:阳虚质、痰湿质、气虚质、血虚质等体质偏颇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伏艾灸后有哪些禁忌及注意事项呢?

1.属大汗、大渴、大饥、大饱、大醉、风雨雷电及情绪不安慎灸。2.面部、大血管、关节活动处不宜瘢痕灸;乳头、睾丸不宜艾灸。3.阴虚热证及实热证无艾灸实践经验者禁忌。

4.在哺乳期慎灸。

5.灸可安胎,但无此类艾灸经验者禁止对孕妇艾灸尤其腰骶部。

6.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7.饱餐后半小时方可施灸。

8.灸后4小时内不宜洗澡。

9.灸后注意避寒避风,饮食忌生冷忌油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伏艾灸的具体时间

今年三伏艾灸的时间表为大家整理出来了,大家可以看好日期进行三伏艾灸,具体时间如下:

夏至:2024年06月21日-2024年07月04日

伏前:2024年07月05日-2024年07月14日

初伏:2024年07月15日-2024年07月24日

中伏:2024年07月25日-2024年08月03日

加强:2024年08月04日-2024年08月13日

末伏:2024年08月14日-2024年08月23日

伏后:2024年08月24日-2024年09月02日

文字:程鹰

编辑: 梁景芝

统筹:岳翔、李昌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