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阿姨谢谢您!我‘上岸’国科大杭高院啦!”

前不久,浙江树人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陈邦耀,收到了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他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连同一封手写感谢信,带给了学校拱宸桥校区致勤西楼管家陆宇芳阿姨。

“如果当时没有陆阿姨‘拉我一把’,我根本不可能挺到现在,还逆袭成功。”陈邦耀道出了和陆阿姨结缘的故事。原来,考研初试结果出来后,因成绩处于被淘汰的边缘,陈邦耀一度压力很大、情绪低落。陆阿姨发现后主动开导他,并时常给他留言鼓励“相信自己”“你行的”,还在他忙得忘记吃早饭时悄悄买了点心放桌上……“陆阿姨让我感受到亲人的温暖,树人让我有了家的感觉。”陈邦耀欣慰地说。

这样的暖心故事,其实每天都在浙江树人学院上演。在无数树人学子心中,学校就是他们最温暖的港湾。

爱会带来力量,伴随同行。这个温暖大家庭,正携手迈向更高的台阶。

多年来,浙江树人学院在学科发展、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迈出新步伐,学校综合实力有了很大提升。今年学校迎来建校40周年,在最新发布的2024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中,学校位列第三。

浙江树人学院还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行业学院,专攻特定行业领域。学校建有“树兰国际护理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绍兴黄酒学院”“绿筑钢结构”等12个行业学院,实现了本科专业全融合。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做优平台建设,推进应用型建设向以现代产业学院为代表的3.0版跃迁。其中,学校智慧康养产业学院最具示范性,是浙江省首批21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之一,通过产学研联动,形成了“校—行—企”三元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致力于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康养人才。

今年高考刚落幕,考生和家长正在为填报志愿做准备,浙江树人学院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就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高招问题,杭报邀请学校招生办主任张卫东进行解答。

【焦点问答】

杭州日报:2024年学校招生计划如何安排?有哪些新变化?

张卫东:浙江树人学院2024年计划招生5450人,较2023年增加50人;本科4850人、专科600人,其中省内本科3685人、省内专科565人。在招生地区方面,学校今年新增河北省招生,共面向浙江、安徽、江苏、福建、河南、贵州等16省招生。此外,学校今年还有多个专业调整,新增专科专业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停招本科专业物流管理,停招专科专业护理,恢复本科专业日语招生。

杭州日报:学校有杭州和绍兴两个校区,2024级各专业新生分别在哪儿就读?

张卫东:浙江树人学院杭州拱宸桥校区位于杭州中心城区,大运河旁、拱宸桥附近;绍兴杨汛桥校区位于鲁迅故里、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市柯桥区,两校区杭绍地铁可直达。2024级树兰国际医学院、信息科技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新生在杭州校区就读;管理学院、城建学院、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经济与民生福祉学院、艺术学院新生在绍兴校区就读。

杭州日报:学校有哪些优势、特色专业?

张卫东:学校学科涵盖医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工学、艺术学8大门类,现有5个省一流建设学科,其中临床医学为省一流建设学科(A类),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省一流建设学科(B类)。2024年学校有46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开展招生,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土木工程、汉语言文学、环境工程、社会工作、视觉传达设计、临床医学、护理学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商管理为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点。学校还特别注重课程思政,推出了一批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课程,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6门,“千人业师”与“百业培师”计划并行,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保障。

杭州日报:学校有哪些奖勤助贷政策?

张卫东: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保障困难学生学习条件,学校实行“奖、勤、助、贷、险”全覆盖:设立国家、省政府、王家扬树人奖学金等几十项奖学金,累积最高奖励超3万元;对西部地区相关省份报到注册新生给予入学资助金;经济困难学生可办理助学贷款,新生入学时开设“绿色通道”;学校每年免费向学生提供“学生平安保险”一份;符合政策条件的学生,可参加杭州市大学生医保。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