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至21日,“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活动走进浙江杭州,聚焦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风景线、文明观赛氛围营造等推进情况,实地探索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路径,深入挖掘我市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中国文明网、新华网等媒体记者参与活动。

拱墅区大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下设8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百姓书场、百姓戏园2个特色品牌实践点,通过搭建“理论政策宣讲”“教育培训服务”“文明风尚培育”等六大平台,打造群众“走得进、坐得下、还想来”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采访组边听边记,近距离观看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了解街道挖掘辖区内碑刻名家黄良起、“摇滚奶奶”董云蓉等文化达人的过程,对实践所“以活动引领精神文明实践”的做法表示认同,并点赞场地的实用性和居民的参与度。

桥西历史街区是杭州首个儿童友好街区所在地,近年来秉承“拱宸有礼”品牌理念,积极整合区域内博物馆、非遗文化商铺资源,举办运河拱宸茶集等互动市集,上线“拱宸·邻里元治理”爱心积分兑换系统,成为杭城沉浸式文明实践体验街区的代表。采访组参观京杭运河博物馆,驻留微笑亭、运河·爱心义仓了解志愿服务工作成效,感受运河边“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理念和儿童友好街区打造成果。

西湖区黄龙体育中心场馆周边,随处可见布置在空中跑道、台阶、景观小品处的文明观赛提醒标识。为深入推进“浙江有礼·最美杭州”市域文明新实践,助力杭州打造国际“赛”“会”之城,今年,西湖区黄龙体育中心还举办了全市首场现场观摩活动,文明观赛试点建设工作稳步推进。采访组搭乘场馆电车进入主场馆,了解文明观赛宣导方面的成效,听取西湖区借助文教资源强化文体融合观赛体验的工作思路,对“西湖阿姐”志愿服务团队、西湖实践日特色活动等带来的观赛风气变化表示称赞。

临平区“庙街拾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文化街区位于临平老城区最繁华地段,这些年通过社区资源盘活、惠民项目打造等,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娱乐、共建共享文明生活的好去处。沿着庙东服务一条街,采访组听取心愿小屋、爱心冰柜等公益项目的介绍,体验文明驿站相关活动,询问每周活动安排和公益积分循环造血模式。志愿者们发挥技能特色积极参与公益的故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浙江省第一党小组诞生地——上城区小营·江南红巷,采访组走进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钱学森故居、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等红色阵地,感受街道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精品场馆的生动做法,了解小营居民的幸福生活。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是全国第一座湖泊类专题博物馆,场馆开设“杭州市第二课堂”相关活动,寓教于乐、丰富多彩,其文化科普“没有身段的”亲民姿态赢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其间,采访组还对第八届浙江省道德模范、2023年度“中国好人”荣誉获得者——彭清林作人物专访。2023年夏天,彭清林从离水15米高的杭州西兴大桥(钱江三桥)上,跃入钱塘江救下一名落水女子,被市民称作“最美小哥”。取得荣誉后,他开始思考如何发挥骑手走街串巷的优势,扩大“小哥”服务队伍,将“最美”效应辐射到交通安全文明劝导等各个领域。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