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韵、光韵、戏韵、雅韵、舞韵、诵韵、墨韵……将这“七韵”汇聚在一起会是什么景象,或许你可以前往西兴古镇找寻答案。6月21日,滨江之“运”——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2024“从西兴出发”浙东运河文化周活动在西兴古镇举行,于浙东运河的源头,上演了一抹融古通今的“滨江韵味”。

迤逦穿行的千里运河,沿岸因水而兴、依水而居的风土人情,在《大运河之舞》与《浙东唐诗之路:从西兴出发》先导片中渐次呈现。十年前的夏至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浙东运河(西兴段)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以鲜明的地域性和丰富的遗产构成闻名。而本次“从西兴出发”浙东运河文化周,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十周年暨2024京杭对话活动的配套活动之一,将围绕诗韵、光韵、戏韵、雅韵、舞韵、诵韵、墨韵七大主题开展活动,以各种艺术形式重拾运河记忆,让文化遗产在滨江薪火传承。

在西兴古镇的官河边,“滨江之运·与河共兴”过塘行非遗市集、空间诗会热闹开场,代代传承的西兴竹编灯笼、西兴剪纸、岩彩珐琅等非遗项目一起亮相,吸引众多市民与游客驻足欣赏。国风博主们化身“卖花姑娘”“卖货郎”和市民们一起参与漆扇体验、滨之锦鲤等互动活动,重温“七十二爿半过塘行”的西兴韵味。

而古镇上的美术馆,经过提升改造,也在6月21日重新开放——“从西兴出发”浙东运河主题摄影展在这里隆重举办。57位艺术家分别以摄影、装置、手工艺等形式来表达他们眼中的浙东运河以及运河沿岸的十年蝶变。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13日。

“滨江之‘运’是我们要继承的历史之运、时代之运、城市之运。”在谈到滨江将如何重塑千年古韵时,高新区(滨江)相关负责人表示,滨江要把握好“后亚运”的时代红利,在高水平打造“千年古韵、江南丝路、通江达海、运济天下”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浙江样本中,不断擦亮独特韵味的文化标识。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