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锚定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湖滨样板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力做好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大文章。

“农业农村一直是湖滨新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湖滨新区成功创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进一步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提升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今年,我们将持续发扬‘上下同欲、百折不挠’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精神,把‘四化’同步集成改革作为基本路径,加快‘千万工程’经验落地转化,高水平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湖滨样板,高质量打造农业强区,奋力打造‘产业轻、环境美、质态好、见效快’的宜居宜业现代化活力新城。”湖滨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先彦说。

围绕现代农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发展是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走进湖滨新区骆马湖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排排整齐的蟹塘映入眼帘,现代化的设备和科学的养殖技术让人眼前一亮。这里不只是“霸王蟹”标准化养殖及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更是现代农业科技与传统养殖经验完美结合的典范。为了推动园区进一步向生态化、标准化、智能化迈进,去年以来,园区又建设了3000多亩“霸王蟹”标准化养殖及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霸王蟹”的养殖品质和产量,进而促进当地农业转型升级。

“在农村产业多元化方面,我们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除了打造‘宿有千香·霸王蟹’核心品牌外,还打造了骆马湖啤酒、骆马湖花鲢、皂河贡米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通过‘农业+旅游’‘农业+文化’等模式,将农村的美丽风光、深厚文化、特色美食等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湖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磊说。

近年来,湖滨新区按照“西部水产、东部农旅”产业发展定位,紧扣“打造百亿级生态产业”目标,依托现有企业和区位、资源等优势,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质效,实现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推进“霸王蟹”“晓店葡萄”等全产业链培育。

围绕生态宜居加快建设和美乡村

“我们村自从装完路灯以后,晚上出来散步再也不用担心看不清路了,大家饭后都喜欢在村里转一转,聊聊天,生活可惬意了。”看着安装好的路灯,家住湖滨新区祥和社区克先小区的张阿姨高兴地说。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自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来,该区紧紧围绕“千万工程”的核心要义,以建设“大美田园、和美家园、富美农园”的“三美三园”乡村为抓手,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系统谋划、精准发力,全域开展“十村示范”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加快‘千万工程’经验的落地转化,是当下湖滨新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我们将结合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布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因地制宜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全力以赴推进全域‘十村示范’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高效开展,让乡村面貌更加美丽,让农民生活更有品质。”湖滨新区管委会三级调研员刘勇表示。

围绕共同富裕加快富民增收步伐

近年来,湖滨新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富民强村帮促和“头雁竞飞”振兴村集体经济行动,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单元,加快推进强村与富民协调发展。

在富民强村帮促方面,该区在祥和社区打造富民强村示范建设项目,项目分为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和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三类。其中,产业发展类新建了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引入预制菜加工项目,通过产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将预制菜加工项目发展为富民增收的“新引擎”。在振兴村集体经济方面,该区坚持以“头雁竞飞”振兴村集体经济行动为引领,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一村一策”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截至5月底,全区46个村(居)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2232.3万元,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48.53万元,同比增长33.5%。

沃野千里展新姿,乡村振兴正当时。湖滨新区的乡村振兴之路,将继续按照“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基本路径,大力发扬“上下同欲、百折不挠”的创建精神,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区,高质量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湖滨样板,为全市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湖滨力量。(韩小庆 杨广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