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静王开智报道

近日,广东佛山一企业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反映,新建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征地涉及该公司檀香种植基地48亩,但是补偿评估报告多次协商未果,48亩地的树木被推倒。针对该情况,当地回应,现在已经进入司法程序,最终以法院的判决结果为准。

企业:40多亩檀香树被推倒

近日,佛山市枫源绿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法人、董事长杨陈燕反映,今年6月12日,该公司种植的48亩树木被推倒。“我们种了十几年了,还没到产出的时候,这些树被连根拔起,全都死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8亩树木被移除(受访者供图)

2010年10月,杨陈燕到广东佛山高明区考察高质量农林产业项目。当年12月,公司首期承租高明区更合镇渡水村300亩山地,种植印度檀香、海南黄花梨等。从2012年开始,该公司扩大投资规模,第二期承租400多亩,第三期承租700多亩。

杨陈燕说:“第一期租期38年,第二期租期35年,第三期租期33年,我们都取得了不动产证。”

2022年10月,杨陈燕接到高明区征地拆迁办和更合镇拆迁部门的通知,广湛高铁项目征地涉及该公司种植基地48亩。

记者从佛山市高明区政府网查询发现,2022年10月29日,《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政府关于新建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更合段)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提到,拟征收土地位于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辖区内,合计84.4966公顷,折合约1267.4490亩。其中,多年果树、经济林木清理补偿标准写到,檀香树5年以上树龄每棵补偿300元。

但杨陈燕对这个补偿标准并不认同。“这些树木成材时间长,需要20至25年才能制作药材,现在还处于投入阶段。檀香和黄花梨移植的成活率低,而且还有移植、租地、人工等费用。”

补偿:评估报告以何为准

2022年11月,高明区征地拆迁办组织区镇征拆办、枫源公司和核查评估机构对预征范围内的土地林木、地上附着物等进行现场测量清点,并对测绘成果报告进行了确认。

2023年3月,更合镇征拆办通知枫源公司配合落实征地工作,提出双方可以通过政府平台预选若干评估机构中,抽选一家评估机构共同委托,按照此前共同确认的测绘成果报告进行补偿评估。

2023年5月,双方商议在初选的六家评估公司中,抽选一家开展评估。杨陈燕表示,“由于没有充分考虑檀香和黄花梨移植成活率低、损失大的特殊性,我们没能就评估内容和标准达成一致,所以暂停抽选。”

2023年6月,杨陈燕在六家评估机构中选取了一家,委托其进行评估。“经评估确定,涉及我们公司48亩地的名贵林木市场总价值2060万元,平均每亩林木价值43万元;釆取搬迁移植方案费用及林木损失补偿合计1580万元,平均每亩拆迁移植损失补偿33万元。”杨陈燕说,“政府部门认为未经双方共同委托同意的评估报告不予采纳。”

2024年1月,经高明区征迁办同意,更合镇征迁办和佛山枫源公司共同委托评估公司出具了评估报告。“经评估确认,涉及佛山枫源公司48亩林地的檀香黄花梨总价值1340万元,平均每亩价值28万元;如果采取搬迁移植方案费用和林木损失补偿合计940万元,平均每亩迁移费用和损失补偿约19万元。”

但这也没有成为最终的补偿标准。

当地:已经进入司法程序

杨陈燕说,2024年3月,更合镇政府单方面委托一家评估机构,评估报告结果为平均每亩林木价值8万多元,搬迁移植补偿平均每亩3万余元。

高明区人民政府以此作出补偿决定书,要求佛山枫源公司在限期内领取补偿,否则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杨陈燕表示,“6月12日,我们48亩树木被推掉,造成了1300多万元的财产损失。”目前,她已经将起诉书交到高明区人民法院。“法院现在受理了,我的诉求是合理赔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移除的树木(受访者供图)

6月25日,记者拨打更合镇征迁办电话,工作人员表示,“需要联系宣传部门咨询。”

随后,记者联系到更合镇人民政府镇长杨楠。针对该情况,杨楠回应,“就杨陈燕提到的赔偿,因为之前做过评估,相关部门向法院申请是准予执行的,全部是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的,评估的钱我们也是进行了提存的。”此外,她还表示,“杨陈燕起诉了高明区政府,现在已经进入司法程序,最终还是要以法院的判决结果为准。”

记者拨打高明区人民政府电话,工作人员称将联系相关部门回复,但截至发稿前,记者始终没有收到回复。此外,记者多次拨打高明区人民法院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