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摩托车内销总量比去年下滑40万辆已成定局,如果按这个下滑幅度持续下去,今年内销总量要下滑80万辆以上,相比于去年内销下滑20%,这是一个惊人的幅度。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年以如此大的幅度下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经济大环境是首要原因之一,大家赚钱都难了,自然消费也会谨慎很多,大件消费、可要可不要的消费自然先会停下来。摩托车消费,起步价都在6000以上,动辄几万的中大排量就更不用说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应该算得上是大件消费,能不买的就尽量会不买。

其次作为150排量以下的通路摩托车而言,是很容易被更廉价的电动摩托车所代替。一般的家庭有辆汽车加上一辆电动车就可以解决城区通勤所有需求了。还要摩托车干嘛?那些以摩托车作为工具的群体,如不禁摩城市的外卖、快递人员,以前都是用摩托车,可现在就业形势不好,从事外卖快递的人员数量增多,大家竞争激烈,就开始算计交通工具的费用了,于是都被电动车所替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中大排量玩乐型摩托车而言,随着前两年的快速增长,保有量也逐渐增多,二手车交易数量也开始增多,现在很多摩托车发烧友都开始购买二手摩托车以满足自己的玩车梦想,这样玩乐型摩托车的内销数量自然就受到影响。而且,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中城市的人口虹吸效应,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在减少,一二线的城市人口在增加,而偏偏一二线城市几乎都是禁摩城市,所以,摩托车最有消费能力的群体被挡在了摩托车消费之外,所以说禁摩是摩托车行业发展的最大拦路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就是降价的心理预期也暂时妨碍了一些人的摩托车消费,人们普遍存在着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房产、股市无不如此,当前的摩托车市场价格不稳,降价声此起彼伏,没人愿意当韭菜被割,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抱着等等看的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非政策变动(如城市解禁),摩托车内销目前这种状况想在短期内得到改善几乎不可能。所以经销商要有市场销量长期困难的思想准备,尽量拉伸赢利链条,从二手车交易、维修服务、骑行装备等方面下功夫,并开拓实体店与线上等多方集客途径,打造自己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未来三年,将可能有30%以上的摩托车经销商转行或是出局,这不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