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年听雨,由远及近;上听张志和:“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境界;中听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然;后听蒋捷“僧庐下,抚手处鬓已星星的遗憾”。我有时也妄想在听雨中,听取另一个人完整的一生。

听雨,先从看环境开始;什么环境决定下雨,才是关键;有时候环境黢黑,大家都知道是要下雨;但对于事情来说,天地成象,再做推测已经略显迟疑。古人讲:“观势在前,才能顺势而为。”为了学习这种智慧,我记起了一个故事:有一年我在老家,斜阳从院子穿落下来,倒影在整片墙上昏黄的厉害;我爷爷坐在四方桌边啃着红透了的西瓜,在吐子声中,神色淡然地说了一句我学习一生的话:“明天要下大雨”。我手搭着桌子的一角,边充满好奇,边拿起手机。明明是晴天,怎么会有这样的结论?于是我不动声色的打开天气软件,确认他说的正确与否;好得到我反驳他的论点,成就我的小聪明。结果,天气预报显示他说的对。我有点偃旗息鼓了,我问为什么;他说你看墙。凭我当年浅薄的眼力见,墙穿了我也看不出什么。我只看到眼前昏黄,像落霞平铺在水面上的那种浪漫;折射在我与爷爷两代人身上,那时他年纪正好,而我则年少。

我保以无声的语言,回复着我对这个问题的无知。第二天,在瓢泼大雨锤打土地声中,我认可了我爷爷对天气的提前观望;同时也学到了识别昏黄色就下雨的眼力。这是我爷爷给予我生活上的经验,是比他种出夏日西瓜更甜的果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色将黑,灰白之间,有风声从外面吹来;吹过当年的我,和吃瓜的爷爷。还是夏天,还是那个时间;吃着瓜的他,和坐在他对面,独占四方桌的我。“今天会不会下雨?”我略显官方的提问;他吃着西瓜,吞噎下甘甜的水声,笑呵呵的说:“你看天”。“不出十分钟,倒计时”;我坚定的看着他。今时不同往日,我也能看天气,自诩比他强一些,毕竟我年记轻轻,就学会了看天气这种大的本领,值得骄傲。三、五分钟后,雨从树缝里潇潇而下,自带节奏和音响;穿过世事的静谧与繁琐,默然与此中人对望。他的西瓜很甜,他看着我笑的如土地般憨厚;七、八十年的淳朴不知道怨恨人间……

当我将肉骨懒散地瘫坐于坐位之上,与座椅贴合;看着他头上日渐漫过的银白色和手里的西瓜红彻。听雨声从屋檐滴落。一滴两滴、三滴四滴;无数滴的累积,汇聚成小溪。我有时候也会猜测它的流向,会不会也滋润着另一个人的人生?

作者——雨颜(陈雪晴)

来稿请投:shiwenxuexi@163.com

欢迎读者朋友以个人名义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用于商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