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4年6月以来,油价再创新高:

全国主要城市的数据显示,92号汽油已攀升至7.8元/升,95号汽油更是步入了8元/升的新纪元。

回想20年前,92汽油价格才2.3元/升,简直不要太划算;而如今,不断高涨的油价,真的直呼让人加不起…

然而,油价的飙升只是冰山一角,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的汽车市场,最近出现了这3种情况,你发现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是某技术公司语出惊人,在公开场合表示“想撞都难”、“行驶1314公里零接管”;后是,一些通过剪辑、拼凑的”民间小视频“流传于网络…让人难辨真假。

因此,营造出了一种智能驾驶“非常成熟”,完全不用人开的假象。

于是乎,很多用户信以为真,争相模仿:

譬如,有理想汽车的车主,驾驶员离开驾驶座,让汽车在“无人驾驶”状态下自动行驶,副驾驶还有一名儿童,且该儿童未系安全带;

有问界M7车主在高速公路上,开启智能驾驶功能后竟然入睡;

更有小鹏汽车的车主,开启智能驾驶模式后,一边嗑瓜子,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电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且不说他们是否对自己负责,就这样的行为,考虑过别人的安全没有?

不要忘了,不管现在的车企吹的多厉害,目前的智能驾驶也就L2的水平,距离L5来说,就是一个很初级的阶段,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否则,车企还优化算法、升级硬件、开发4d雷达干嘛呢?就是因为不成熟啊!

说白了就是,车企也好,用户也好,必须要有敬畏之心,别瞎吹牛了,可以“使用智能驾驶”,但不能“盲目和盲信”——否则,就是害人害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加载中…

譬如,就在前几个月,先是高合汽车被传车主私密视频遭泄露,后是理想汽车被传,车内摄像头拍摄的不雅照片遭流出。

虽然高合、理想,对于上述网传内容均予以否认,认为不实!

但从现实的情况是,随着汽车越来越智能,记录的用户信息越来越多,个人的隐私到底该如何去保护?车辆的归属权到底属于谁?

这并非杞人忧天。

最近,一位理想车主就在社区论坛上发帖称,自己的社区账号突然被管理员锁定,导致无法通过APP解锁车辆,这直接影响了他对车辆的正常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面上看,这只是车企和用户之间的小冲突。

然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背后涉及到的隐私问题非常严重。

说白了就是,如果车企能控制车主的账号,就能控制车辆乃至所有车载信息。

更有甚者,一旦发生恶性事件,车主可能还未来得及保存信息,车企就能直接“销毁”相关数据。

不仅如此,在行驶过程中,车企是否会突然“锁车”,甚至代替车主控制车辆?这些都是值得严重关注的问题。

因此,随着智能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需要推动明确的权责划分,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对汽车市场持续关注,往往就会发现,坚持纯电汽车的车企,中国没几家了。

越来越多车企,因为无力与特斯拉竞争,转而开发起了增程汽车。

毕竟,能避开特斯拉的锋芒,消费者也更容易接受,且利润高、技术难度低。

这虽然是市场自然的分化和选择,但从中国汽车的发展来看,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说白了就是,增程就是一种过渡技术,从新能源的发展来看,最终还是要走到纯电阶段,或者更稳定的“混动”。

放眼全球,其实也是这个趋势:无论是大众也好,还是福特也罢,或者丰田、本田,根本没放心思在增程上。

但凡有点志气的企业,都在坚持纯电,或者把混动技术做优秀、做成熟。

现在,我们的车企开始“走起了捷径”,固然能赚很多的钱。

但继续发展下去呢?别人的纯电技术迎来突破,你“三电技术”都还不行,能耗管理居高不下,怎么和别人去竞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就是,“油价的上涨”固然令人担忧,但除此之外:智能驾驶的炒作问题、智能汽车的隐私问题、“关键技术”的重视问题,也许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毕竟,油价的波动,只是短期内影响我们的钱包,而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则关系到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和我们的长期利益。